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51)
2023(13618)
2022(11517)
2021(10493)
2020(8561)
2019(19614)
2018(19253)
2017(36713)
2016(20007)
2015(22749)
2014(23352)
2013(23179)
2012(22301)
2011(20513)
2010(21137)
2009(19617)
2008(19580)
2007(18099)
2006(16245)
2005(15094)
作者
(60859)
(50989)
(50898)
(48601)
(32484)
(24378)
(23275)
(19772)
(19244)
(18515)
(17526)
(16984)
(16455)
(16301)
(16022)
(15834)
(15258)
(15009)
(14705)
(14701)
(13045)
(12725)
(12502)
(11679)
(11588)
(11520)
(11517)
(11288)
(10440)
(10191)
学科
(108134)
经济(108044)
管理(52711)
(51358)
(39350)
企业(39350)
方法(36176)
数学(31020)
数学方法(30757)
地方(29646)
中国(29181)
(28013)
业经(23479)
(20131)
(19762)
农业(19042)
(17975)
地方经济(17722)
(16823)
贸易(16810)
(16123)
(15883)
银行(15853)
(15736)
金融(15733)
(15305)
(14706)
环境(14686)
产业(14469)
(14418)
机构
学院(301814)
大学(297445)
(133746)
经济(130872)
研究(109978)
管理(108091)
理学(90417)
理学院(89299)
管理学(87860)
管理学院(87278)
中国(83833)
科学(65608)
(64681)
(59582)
(57490)
(51788)
研究所(51402)
中心(49654)
(49584)
财经(46015)
业大(42543)
北京(41992)
经济学(41722)
(41345)
(41275)
师范(40949)
农业(40120)
(39555)
(39049)
经济学院(37338)
基金
项目(184531)
科学(143205)
研究(139719)
基金(128481)
(110764)
国家(109745)
科学基金(92236)
社会(87514)
社会科(82908)
社会科学(82886)
(75114)
基金项目(67359)
教育(63558)
(61724)
编号(58602)
自然(55443)
自然科(54025)
自然科学(54009)
自然科学基金(53023)
资助(52585)
成果(48490)
(47090)
重点(42187)
课题(42096)
(39939)
发展(38575)
(38402)
(37947)
创新(35915)
国家社会(35605)
期刊
(166226)
经济(166226)
研究(96753)
中国(67561)
(49038)
(46788)
学报(44083)
管理(41082)
科学(41045)
教育(36410)
大学(33201)
农业(32844)
(31290)
金融(31290)
学学(31045)
技术(29366)
业经(27795)
经济研究(26560)
财经(23515)
问题(21889)
(20566)
(17392)
技术经济(17343)
(16772)
商业(15533)
世界(15019)
统计(14843)
图书(14697)
经济问题(14422)
国际(14313)
共检索到483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清香  
随着绿化环保理念在我国的不断深入,在经济科学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也逐渐将关注重点转移到对林业产业的建设当中。构建科学完善的林业化建设成为保障我国绿化经济的顺利发展,也是提高当代居民生活环境的重要举措。大力开展林业企业建设,不但可以增强相应的经济效益,还能够带来更高的环保效益。尤其是我国近几年来由于工厂建设的大力生产,给我国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林业产业发生倒退,从而使自然生态体系难以保持平衡稳定的状态。文章将针对当前林业产业的实际情况,全面探讨分析造成此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完善林业产业的发展策略,希望我国的林产品生产及监管技术得到有效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明贵  刘建新  陈雪阳  
循环经济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惟一出路,发展循环经济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在全面分析上海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设计了上海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并系统地提出了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实现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树华  陈丽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吉颖  
一、辽西地区的自然状况及农业发展现状 辽西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指辽宁西部包括锦州、朝阳、葫芦岛、阜新等在内的几个地区。这几个地区大部分属于暖气候带,年平均气温7—8℃,无霜期为135—165天,日照充足,是辽宁省高日照地区,光热资源充足。土地面积约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总人口为580.30万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之易  
根据生态经济效益理论和生态经济均衡论,引入协调性概念,对陕北榆林地区北6县草场资源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研究,并通过数学模型对草场资源不同发展途径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建立高投入、高产出的良性生态经济循环系统,是根本解决本区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矛盾,保持草场资源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位鑫  
结合具体实际,介绍做好情报报导,传递农业科技信息,编辑出版农业科技书籍,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加强情报分析,及时向领导部门提供咨询服务等服务方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立华  
重化工业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中发挥相当大的作用,但重化工业城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等问题也显现出来。文章根据重化工业城市对循环经济的现实需要,研究了规划重化工业城市循环经济系统的基础准备问题,从循环经济的体制和机制、政策法规、示范企业、生态道德观念、环境信息平台、绿色物流、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生态补偿机制等多视角探讨重化工业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途径,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煦惠  曾淑珍  
高效林业建设途径的探讨周煦惠,曾淑珍导言:目前,我国林业仍然存在严重的资源危机与资金危困,如何走出困境、振兴林业,许多有识之士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建设高效林业即其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一种。高效林业的本质特征是“一优二高”,即高产优质高效,实施的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寿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形势的发展,正在引人注目地迫使人们重新认识和估价乡村建设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们对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决不能低估。特别是以“天府之国”著称的四川,向来以农业为本。在乡村建设中,又面临着人多、地少、森林资源贫乏三大难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剑文  
目前关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必发展、无需发展或发展不起来等认识误区,发展相对缓慢和弱势,没有发挥出其在农村改革发展中应有的作用。对此,一方面应从农村外部解决,要从政策支持引导和组织建设层面为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应在农村内部努力,要科学创新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自我发展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松洲  
循环经济是当前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模式,它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和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环境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发展循环经济对我国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缓解资源约束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等极其重要,我们可以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来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慕庆国  刘学瑜  
中国综合商社组建主要采用“政府推进模式”,其支持政策体系包括:(1)加快贸易体制改革,促进综合商社贸易结构的合理化;(2)推动金融体制改革,促进综合商社功能的发展;(3)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综合商社的规范化;(4)加快国有资产重组步伐,扩充综合商社经营规模。同时,企业行为应着重于以下几点:(1)调整交易方式,发展“复合型”交易;(2)调整贸易结构,发展国内贸易业务;(3)组建贸工联合体,建立稳定的货源基础;(4)注重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发展对外投资综合;(5)调整地区战略,注重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6)扩大经营领域,发展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荆克晶  
随着环境问题的不断加重,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已经基本遍及各个研究领域,但是如何将可持续发展从一种美好的梦想变成现实,这是对经济学家和环境学家提出的重大考验。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马宗国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形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打造城市综合体,将城市运营、区域运营与泛地产有机结合,建设紧凑型、节约型城市,创造最大的产业效益,正成为城市发展异军突起的重要途径。然而城市综合体项目具备两面性,了解风险,规避风险,谨防城市综合体狂热症,在风险中寻求最正确的发展对策是一个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城市综合体的形成机理、主要风险及基本原则,提出了我国发展城市综合体的具体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