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3)
- 2023(9267)
- 2022(7704)
- 2021(7111)
- 2020(5813)
- 2019(13358)
- 2018(12958)
- 2017(24121)
- 2016(12412)
- 2015(13781)
- 2014(13846)
- 2013(13531)
- 2012(12464)
- 2011(10990)
- 2010(11530)
- 2009(10944)
- 2008(9901)
- 2007(9295)
- 2006(8081)
- 2005(7392)
- 学科
- 济(49825)
- 经济(49785)
- 业(42382)
- 管理(39781)
- 企(37935)
- 企业(37935)
- 融(25186)
- 金融(25184)
- 银(22840)
- 银行(22836)
- 行(22198)
- 中国(21806)
- 技术(17280)
- 地方(17041)
- 方法(16755)
- 业经(15770)
- 农(13899)
- 财(13587)
- 制(13376)
- 数学(12682)
- 数学方法(12580)
- 产业(12186)
- 技术管理(11928)
- 理论(11234)
- 中国金融(10965)
- 农业(9789)
- 务(9416)
- 财务(9394)
- 财务管理(9371)
- 企业财务(8971)
- 机构
- 学院(169000)
- 大学(163234)
- 济(69971)
- 经济(68379)
- 管理(65418)
- 理学(55157)
- 理学院(54557)
- 管理学(53764)
- 管理学院(53430)
- 研究(51571)
- 中国(47147)
- 京(36494)
- 财(33508)
- 科学(28353)
- 江(27858)
- 中心(27307)
- 财经(25915)
- 所(23795)
- 北京(23689)
- 州(23639)
- 经(23229)
- 范(22035)
- 师范(21867)
- 经济学(21682)
- 研究所(20876)
- 农(20408)
- 业大(20195)
- 经济学院(19631)
- 银(19386)
- 财经大学(19138)
- 基金
- 项目(106998)
- 研究(85631)
- 科学(85290)
- 基金(74464)
- 家(61807)
- 国家(61141)
- 社会(54830)
- 科学基金(54594)
- 社会科(52174)
- 社会科学(52166)
- 省(45117)
- 基金项目(40016)
- 教育(38705)
- 划(36040)
- 编号(35870)
- 自然(31927)
- 自然科(31187)
- 自然科学(31184)
- 自然科学基金(30701)
- 创(29277)
- 成果(28928)
- 资助(28534)
- 创新(26240)
- 课题(25904)
- 发(25625)
- 重点(23856)
- 部(22171)
- 项目编号(22125)
- 国家社会(21845)
- 发展(21813)
共检索到2731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谢文海 马海涛
本文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与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介绍,剖析两种产业在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两种产业互动发展的条件,提出体育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互动发展的四种模式,为北京市"十二五"期间转变文化创意和体育产业发展方式提供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安世绿
2009年7月,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对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市在2005年年底就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远志
在经济全球化与信息传播网络化的当代,经济和文化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国文化的发展将作为其软实力,与经济实力、政治影响力等共同构成国家的综合国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并确立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文化战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杨洋 郭文文
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的优势资源,也是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从产业关联角度,以2014年新的产业界定和2015年底公布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分析近十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域内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呈现自我强化特征。在与其他产业互动中,对其他部门的中间需求较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供给较少,产业关联的单向特征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等部门的关联度较高。此外,十余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向产业关联度降低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北京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红霞 杨洋 郭文文
以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是北京市的优势资源,也是未来产业培育的重点。从产业关联角度,以2014年新的产业界定和2015年底公布的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分析近十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在市域内外产业体系中的地位变化。研究发现,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且呈现自我强化特征。在与其他产业互动中,对其他部门的中间需求较多,对其他部门的中间供给较少,产业关联的单向特征明显。文化创意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金融等部门的关联度较高。此外,十余年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内向产业关联度降低,外向关联作用显著增强,承担了主要的城市外向服务职能。最后,从产业发展、空间组织,以及区域规划等角度提出了促进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和区域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产业结构 产业关联 北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鞠立新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作出新部署,这意味着文化体制改革开始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这一利好机遇期,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式转变改革如何突破难点的探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战略部署,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加快发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北京市文化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阶段,改革难点凸显,尤其是存在着依靠投资拉动的数量扩张和外延发展,内容创新力不足所导致的文化消费增长乏力和结构不合理,缺乏精品节目和世界品牌以致国际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本研究认为,只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溢出效应,获得更大的增长空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弘 昝杨杨
产业融合是信息化社会中的产业创新,是我国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产业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为例,通过建立产业融合的动力机制模型,采用北京市2010-2016年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法定量分析每个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创新、政府政策、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确是推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动力因素;其中,技术创新和政府政策是最重要的动因,而市场需求与企业间竞争合作的推动作用有待提高。最后提出相应的融合发展路径:应积极发挥互联网的引导作用、完善政策规划、提高文化消费能力、形成良性循环的文创产业链来推动北京文创产业的融合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飒 王强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取得快速发展。本文采用模糊数学的实证分析方法,针对北京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从管理能力、生产能力、需求能力和智力能力等4个方面建立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通过测算得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处于较高水平,并进行了相关的实践检验分析和政策梳理。
关键词:
北京市 文化创意产业 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晓平 张京成
文章基于2012年北京地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定量测度文创产业与北京地区经济各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和波及效应,揭示文创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去向。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内部关联最明显,对计算机、金融、批发零售等的后向关联较大,对批发零售、金融、资本市场等的前向关联较大。对波及效应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低于地区产业平均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蒋三庚 王莉娜
本文运用北京区域统计年鉴(20112016年)16个区县文化创意产业数据,研究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对第三产业比重、文化创意产业产值的影响。研究发现,北京市16区县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差异明显,其中海淀区集聚水平最高,门头沟最低。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第三产业比重的提升和文化创意产业自身产值的提高。人均消费支出的作用方向与文化创意集聚水平相同,但固定资产投资和政府财政支出的作用则不明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沈晓平 张京成
文章基于2012年北京地区投入产出表,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计算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直接分配系数和完全分配系数等指标,定量测度文创产业与北京地区经济各部门的前后向关联程度和波及效应,揭示文创产业的投入结构和产出去向。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自身的内部关联最明显,对计算机、金融、批发零售等的后向关联较大,对批发零售、金融、资本市场等的前向关联较大。对波及效应的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低于地区产业平均水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建宇 姚林青
本文使用北京市各区县2008-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很显著,而且郊区县的集聚效应大于市区。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集聚效应 区位熵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玲 王丽龄
集聚带来效益在很多产业领域得到证实,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全面集聚是否是有效的?论文针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效益及其在产业间的差异,应用CES模型分析了北京市文创产业三大类细分产业的集聚效益及动因。研究发现,大多数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总体上能够产生正效益,但某些细分产业的集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负变化。进一步通过动因分析,提出分类引导集聚的必要性与建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邓丽丽
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成北京市的支柱产业。本文从产业融资规律出发,结合对业内企业、金融机构的调研情况,以及结合国际经验,对北京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的投融资问题,尤其是融资难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文化创意产业 投融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