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32)
- 2023(2835)
- 2022(2305)
- 2021(2350)
- 2020(1869)
- 2019(4369)
- 2018(4695)
- 2017(7347)
- 2016(4917)
- 2015(6053)
- 2014(6346)
- 2013(5490)
- 2012(4880)
- 2011(4389)
- 2010(4647)
- 2009(4057)
- 2008(4207)
- 2007(4196)
- 2006(3629)
- 2005(3138)
- 学科
- 管理(12902)
- 济(8953)
- 经济(8937)
- 业(8454)
- 企(7420)
- 企业(7420)
- 教学(7180)
- 理论(6196)
- 教育(6135)
- 中国(5033)
- 学法(4857)
- 教学法(4857)
- 学理(4037)
- 学理论(4037)
- 学校(3741)
- 工作(3676)
- 财(3599)
- 农(3344)
- 研究(3311)
- 制(2995)
- 业经(2863)
- 政治(2766)
- 思想(2760)
- 思想政治(2660)
- 政治教育(2660)
- 治教(2660)
- 德育(2646)
- 技术(2496)
- 务(2479)
- 财务(2469)
- 机构
- 学院(59080)
- 大学(58860)
- 管理(17464)
- 研究(15669)
- 济(14552)
- 经济(13782)
- 理学(13485)
- 理学院(13291)
- 京(13008)
- 管理学(12807)
- 管理学院(12690)
- 中国(12460)
- 江(12173)
- 范(11098)
- 师范(11003)
- 技术(10274)
- 州(10237)
- 职业(10209)
- 科学(9983)
- 财(9606)
- 教育(8493)
- 北京(8428)
- 图书(8278)
- 书馆(8117)
- 图书馆(8117)
- 中心(8006)
- 师范大学(7899)
- 所(7793)
- 技术学院(7404)
- 业大(7301)
共检索到104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明利
自2003年教育部首次批准22所高校试行自主选拔录取新生以来,高校进一步扩大了招生自主权。作为我国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下的一种新的人才选拔方式,它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入学机会,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高考“一考定终身”的不足。北京大学自2003年首次进行自主招生,2007年将迎来第一批毕业生,我们专门以首届自主招生的学生为调查对象,组织了一次系统的调查,对自主选拔录取工作本身有了更多深入、客观、理性的思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应朝帅
高校通过自主招生,加大人才选拔与培养质量的力度,对高考制度创新及人才选拔方式的改革来说,无疑是一种选择路径。一、高考制度改革与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历程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经历了"双轨制"招生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钢
为了探索优秀创新人才选拔的新路子,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22所高校招生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的试点, 2005年增加到42所。这一改革得到了社会包括在京参加“两会”代表和委员的高度评价。试点高校对自主选拔招收的学生的质量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赏,普遍反映:自主选拔生表现出很强的自控能力和专业钻研精神,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思想活跃,学习兴趣浓厚,参与学术活动愿望强烈等特点,初步显示出一些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潜质。3年来,自主选拔录取的改革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规范,不断完善的过程,正显示其生机和活力。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尹佳 杨帆
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新政——"新百年计划"正式对外公布。"新百年计划"由"领军计划""拔尖计划""自强计划"三部分组成,是清华大学面向新百年的育人目标,是人才选拔目标与选拔方式上的重要探索。"新百年计划"的实施成效表明,高校应切实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制定针对不同类型人才不同的选拔方式,才能达到人才选拔和后续人才培养的最优效果。
关键词:
清华大学 人才选拔 自主选拔 新百年计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民忠
尚在观飞雪,蓦然春已至。本期“新闻观察”栏目,我们给读者带来的是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进展扫描,有关土地开发的新政策精神,以及土地权属争议处理的新规定要义。期望通过这番新闻“料理”,使读者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有益的启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嵇留洋 高峰
分析了高等学校招生过程中选拔特殊人才的类型与意义,探讨选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加大高校自主权、多次分类考生、设立特殊人才培养实验基地、加强特殊人才评估机构建设、建立监管机制等方面,对高等学校特殊人才选拔进行探索。
关键词:
特殊人才 选拔 分类考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宁怀信
近年来,由于国家经费补偿不足,卫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承包过程中调控手段不完备,致使一些人只把眼睛盯在增加收入上。出现了五轻五重,即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量轻质,重医轻防,重药轻医,重副轻主;四乱四收,即:乱涨价、乱收费,乱检查、乱卖药;收小费,收回扣,收礼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晓彦
当前的人才招聘选拔侧重于以"人—岗匹配"为理论,以人才测评为手段,事先分析特定岗位所要求的各项素质,组合成测评模型与相应测验,考察应聘者的各项胜任素质,根据各项素质的得分,判断应聘者是否能胜任特定岗位的工作。也有部分企业直接使用结构化面试考察应聘者的知识、能力是否与岗位匹配,价值观与职业目标是否与组织匹配等。总体而言,"人与组织匹配"一直没能在人才招聘选拔实践中得到有效运用。本文在对"人与组织匹配"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整合出"人与组织匹配"模型,并通过设计、使用相应测验,在实践中展开对"人与组织匹配"的创新考察,以期为其他企业在"人与组织匹配"方面的探索提供模型参考与措施借鉴。
关键词:
组织氛围 人与组织匹配 招聘选拔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柳 赖晓凡
文章提出采用"特质选拔、分类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适合高职企管专业的实际。首先,分析了"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施必要性,然后提出"特质选拔、分类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点,并总结了高职院校相关探索的实践经验,从而为进一步推动企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推广可借鉴经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江峰
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新时期,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对教师教育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国优计划”以推动高水平大学培养研究生层次科学教师来夯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基,体现出填补科学教师教育的政策缺位,优化教师教育政策的结构体系;突破传统师范类教育体系的路径依赖,推动高水平大学与中小学联动共建高质量科学教师队伍;直面基础教育科学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发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理工科人才培养优势等政策理性。浙江大学立足于“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的办学传统优势,从面、线、点三个层面发力打造一流的卓越科学教师培养基地,探索“理学/工学+教育学”的培养方案,实行“项目制组织、全方位训练、全链条协同”的卓越科学教师自主培养新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红霞 侯伟
为了活跃大学生体育教育内容,提高高等学校的体育竞技水平,2006年,教育部批准50多所高等学校开展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工作(即招收体育特长生,简称"体育人才"),采取保送、降分录取等优惠政策,选拔和录取了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徐益 李时雨
单独招生(以下简称"单招")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由于单招可以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专业特点以及办学特色招录最有职业潜力、最为满意的考生,并为动手能力较强、职业潜质较好的考生提供了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