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75)
- 2023(10251)
- 2022(8335)
- 2021(7990)
- 2020(6495)
- 2019(15181)
- 2018(15339)
- 2017(27983)
- 2016(15217)
- 2015(17341)
- 2014(17450)
- 2013(16102)
- 2012(14390)
- 2011(12871)
- 2010(13477)
- 2009(12085)
- 2008(11867)
- 2007(11383)
- 2006(9932)
- 2005(8556)
- 学科
- 济(53409)
- 经济(53353)
- 管理(47155)
- 业(43838)
- 企(38472)
- 企业(38472)
- 方法(22904)
- 数学(19424)
- 数学方法(18884)
- 中国(18095)
- 技术(17162)
- 农(16320)
- 业经(13880)
- 理论(12744)
- 财(12368)
- 技术管理(12169)
- 地方(11256)
- 制(11084)
- 教育(10853)
- 农业(10442)
- 教学(9787)
- 学(9306)
- 银(9159)
- 银行(9153)
- 和(9147)
- 贸(9048)
- 贸易(9036)
- 易(8789)
- 行(8741)
- 融(8543)
- 机构
- 学院(199729)
- 大学(198890)
- 管理(78380)
- 济(74234)
- 经济(72257)
- 理学(66263)
- 理学院(65581)
- 管理学(64029)
- 管理学院(63657)
- 研究(60601)
- 中国(46779)
- 京(42211)
- 财(36117)
- 科学(35909)
- 江(33011)
- 中心(29477)
- 范(28810)
- 所(28570)
- 师范(28569)
- 财经(27073)
- 州(26911)
- 北京(26837)
- 业大(26291)
- 农(25997)
- 研究所(25381)
- 技术(24942)
- 经(24358)
- 院(22642)
- 师范大学(22013)
- 经济学(21488)
- 基金
- 项目(129207)
- 研究(102296)
- 科学(102148)
- 基金(88942)
- 家(76104)
- 国家(75009)
- 科学基金(65578)
- 社会(62147)
- 社会科(58686)
- 社会科学(58670)
- 省(54607)
- 教育(50441)
- 基金项目(46327)
- 编号(44395)
- 划(44176)
- 自然(40610)
- 自然科(39733)
- 自然科学(39727)
- 自然科学基金(39026)
- 成果(37667)
- 资助(35852)
- 创(32440)
- 课题(32293)
- 创新(29212)
- 重点(28974)
- 发(27832)
- 项目编号(27594)
- 部(27396)
- 年(27203)
- 大学(25552)
- 期刊
- 济(88681)
- 经济(88681)
- 研究(60873)
- 中国(52252)
- 教育(40310)
- 管理(33325)
- 财(29249)
- 学报(25375)
- 农(24471)
- 科学(24391)
- 技术(23436)
- 大学(21030)
- 学学(18033)
- 图书(17226)
- 融(16887)
- 金融(16887)
- 农业(16808)
- 业经(15758)
- 经济研究(13275)
- 书馆(12834)
- 图书馆(12834)
- 财经(12716)
- 职业(12401)
- 科技(11992)
- 坛(11644)
- 论坛(11644)
- 技术经济(11078)
- 经(11067)
- 策(10560)
- 统计(10154)
共检索到3164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树国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在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以产学研合作为特征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越来越成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重要力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陶亚 林伟华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日本逐渐从依赖国外技术引进,成长为拥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独立性的国家,其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日本创新型国家发展模式(一)科技创新立"国"1946年,日本《宪法》规定: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杜玉波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与使命,产学研合作是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面向市场和国家需求,与产业界协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重大任务,也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一所具有航空航天特色和工程技术优势的多科性、开放式、研究型大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走产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榕 张麟 武振业
产学研结合是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校实现共同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重要途径。通过这种结合 ,企业可加速技术创新的步伐 ,高校和科研单位也可加速科技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因此 ,加快产学研结合的进程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鼓励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结合探索 ;(2 )政府应加入产学研结合的序列 ;(3 )强化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内涵 ;(4)将产学研结合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
关键词:
产学研 结合 模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文兴吾 何翼扬
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发布为标志,党和国家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实践着"两个基本方略",即以加强自主创新为主导的"科学技术创新发展方略"和以全民科学素质建设为主导的"科学技术普及发展方略"。前者是应对知识化的全球竞争新挑战的科学抉择,后者是追求发展的知识化与人民化相统一的科学抉择。两个基本方略的统一,蕴涵着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的实践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晓伟
创新能力薄弱是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也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的瓶颈所在。协同创新是当前我国提升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作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产业发展的步伐,构建人才、技术、文化需求导向的协同创新模式,加强协同创新管理,组建协同创新团队,强化协同创新评价,构建协同创新文化,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协同 创新 模式 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焕忠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把科技创新作为一个基本战略,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比较强大的竞争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教育必须先行,它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基本的人力资源保障。高校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在于培养人才、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
关键词:
创新型国家 高校 科技创新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端吕 彭保发 王亚力 熊建新
人才培养模式需要系统协同与全局性变革。协同理论适用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成为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耦合体系的有效手段。针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通过需求分析,建立地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架构,提出目标定位是协同创新模式构建的核心,专业设置是协同创新模式结构的骨架,课程设计是协同创新模式内容的优化,支持保障系统是协同创新模式实现的保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武学超
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现已发展成为美国最典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并拓展为"州/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模式。"产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协同创新模式在组织构成、组织管理和协同创新项目设计上都具有其明显优势,并在其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我国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元元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必须做出适应性变革,增强科学发展能力。高校要以建设创新型大学为导向,提高与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能力和对国家创新系统中创新资源的供给和吸纳能力,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 创新型国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鲍素贞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现状,构建了一个面向物流专业、能够贯穿各个培养环节的实践创新体系。重点探讨了分类培养、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实践创新模式,并提出了"三基地、二规范、一保障"的物流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灿灿
PPP模式在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东莞市作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重点城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出台了一系列的PPP项目政策保障制度,但由于PPP模式中的项目参与方众多,具体的项目运作方式复杂,风险、收益分配不合理,在PPP项目实践运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难点,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东莞市PPP模式的发展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PPP 监管体系 社会资本 风险分担机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洪
作为银行,开展投贷联动业务必须控制好风险,如何实现风险隔离、决策隔离、业务隔离、人员隔离,是问题的关键以科技金融为特色,全面服务"三创"客群中关村银行以服务"三创"(创客、创投、创新型企业)为根本宗旨,以科技和数据作为基础支撑,致力于通过服务科技创新以及自身体制机制创新,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综合金融服务,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余露 刘源
如何构建灵活且富有弹性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及与之匹配的治理模式,以回应新时期自然资源管理面临的现实挑战,现有研究并未形成共识。针对不同情景,结合实践案例,本文提出创新治理模式探索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以推动建立弹性、灵活的治理体系,服务于差异化、适应性的系统资源治理需求;梳理了自然资源系统治理面临的制度约束与实践挑战,从“资源系统—资源服务”的视角出发解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并构建系统治理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草地配额流转、跨区域综合治理、生态产品价值转换机制等案例,探索面向不同实践场景、基于自然资源资产属性与生态要素的适应性治理模式,并针对可能面对的制度与管理约束,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