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36)
- 2023(2524)
- 2022(2220)
- 2021(2226)
- 2020(1622)
- 2019(3689)
- 2018(3751)
- 2017(6396)
- 2016(3843)
- 2015(4422)
- 2014(4780)
- 2013(4439)
- 2012(4132)
- 2011(3754)
- 2010(3937)
- 2009(3482)
- 2008(3661)
- 2007(3489)
- 2006(3085)
- 2005(2946)
- 学科
- 济(10708)
- 经济(10693)
- 管理(10643)
- 业(8740)
- 企(7765)
- 企业(7765)
- 理论(4572)
- 中国(4243)
- 教学(3969)
- 财(3910)
- 教育(3828)
- 农(3687)
- 学(3320)
- 业经(3278)
- 制(3241)
- 务(2700)
- 方法(2694)
- 财务(2691)
- 财务管理(2674)
- 学法(2650)
- 教学法(2650)
- 和(2569)
- 地方(2562)
- 企业财务(2467)
- 银(2456)
- 银行(2449)
- 农业(2409)
- 行(2292)
- 贸(2216)
- 贸易(2213)
- 机构
- 学院(52198)
- 大学(50485)
- 管理(16410)
- 研究(15645)
- 济(15275)
- 经济(14637)
- 中国(12867)
- 理学(12792)
- 理学院(12591)
- 管理学(12275)
- 管理学院(12162)
- 京(11249)
- 江(10267)
- 科学(9882)
- 财(9407)
- 范(8920)
- 师范(8830)
- 州(8463)
- 所(8379)
- 技术(7978)
- 中心(7603)
- 职业(7601)
- 北京(7286)
- 研究所(7092)
- 财经(6793)
- 农(6749)
- 师范大学(6746)
- 省(6540)
- 经(5977)
- 教育(5912)
共检索到91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孝国
最近,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肖四如和张宇的新著《通向繁荣的道路——变革的中国:矛盾、困惑与出路》,这是一部深入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问题的著作。该书对变革中的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面临的矛盾、困惑和选择,作出了系统的、较为深刻的分析,论述了一系列有关改革与发展的焦点问题,探讨了中国经济通向繁荣的历史选择。读罢此书,深感其过人之处有三: 一、本书对于现实经济的分析和探讨,坚持实事求是,敢于面对现实,从矛盾和问题入手。 例如,在分析传统农业改造时,人们常常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为把农民推向市场,实现农业的市场化,而本书则指出,这是一种误导。作者认为,由于土地具有生产要素和生存保障的两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汉屏
繁荣之路的执著探索──评《通向繁荣的道路》刘汉屏由中青年学者肖四如、张宇合著的《通向繁荣的道路──变革的中国:矛盾、困惑与选择》(以下简称《路》)一书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纵览全书,掩卷回味,我觉得《路》书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把握时代的脉...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斌正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个体经济成份为主的城市集贸市场是国营商业必要有益的补充和城市商业网点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给予积极发展。七十年代末以来,我国城市集贸市场得到长足发展,总的态势是健康的,但是在建设布局方面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目前,我国对城市集贸市场的研究比较薄弱,与集贸市场蓬勃发展的局面很不相称。进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研究集贸市场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指导城市集贸市场的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湘
本文认为 ,积极的财政政策是一套进步主导型的政策集合 ,它是应对 2 1世纪一体化挑战、通向繁荣的长期政策 ,健全的财政平衡只能是这组政策集合持续作用的结果。处在必须举债支出和健全的财政平衡两难境地的政府可能一时无力这样去做 ,但完全可以作为一组确定不移的目标来追求 ,以实现持续的繁荣。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知识进步主导型 政策集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宋太庆
一、走向南海,强化广西的沿海意识广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沿海省份。但是,我们却需要强化广西的沿海意识。长期以来,由于南宁、柳州、桂林等经济文化中心都远离海岸,过去的铁路、交通中心都不在广西直接通海,因此,尽管我们有一个得天独厚的南海一北部湾,但却处处象一个内陆省份,没有做出“沿海发展”的大文章,远远地落在粤海一珠江三角洲工业经济带和海南大特区的后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德森
拉美建机市场走向繁荣本刊讯随着拉美经济曙色初露,其建机市场正在全面走向繁荣,为各国建机厂家提供了大量建机设备出口和服务机会。拉美建机市场的最大动力来自对拉美各国的自然资源开发。比如,智利正着力开发含铜量较高的矿产。委内瑞拉、秘鲁和玻利维亚政局稳定,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魁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同他的三个学生孟晓苏、李源潮、李克强的新著《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已由经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战略的力作,是作者对改革实践和理论长期探索的结晶。作者从战略的高度对中国今后的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进行认真的思考,实事求是地分析困难、冷静地剖析问题的成因、大胆地设计对策、创造性地构画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当然,这部著作只是改革理论中的一家之言,但却有着自己鲜明的特色。作者把经济改革的战略与经济发展的战略融为一体进行研究,对企业改革是中国经济改革主线的观点论述得更为明晰,在公有制基础上实现股份制的途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步晓宁 张天华 张少华
本文旨在从"资源错配和生产率"框架下识别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量化其资源配置和总量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基于中国制造业普遍存在中间投入品这一事实,本文借鉴Hsieh和Klenow(2009)的测算框架,引入中间投入品,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高速公路建设数据,实证探讨了中国高速公路建设对3种要素扭曲(资本扭曲、劳动扭曲以及中间投入品扭曲)的纠正程度,并进一步测算了要素优化配置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率惊人,2001~2007年每年平均高达13.23%。总量生产率提升渠道主要来自矫正劳动投入扭曲和中间品投入扭曲两个环节。高速公路建设通过优化中间投入和劳动投入带来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分别为4.39%和9.80%。(2)总量生产率的提升与高速公路建设优化要素配置有关,稳健性分析表明企业距离高速公路的距离每降低10公里,可以矫正中间投入扭曲2.33倍,劳动投入扭曲15.17倍。这些矫正提升了企业平均规模,使得过小企业能够发挥规模经济,过大企业抑制规模不经济。(3)中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资源配置效应有很强的异质性。中西部地区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大于东部;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总量生产率提升效应最大;中小城市的提升效应大于大城市;轻工业和资本密集型的提升效应分别大于重工业和劳动密集型。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区域协调发展效应,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开展高速公路建设方向和深化"一带一路"倡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天权
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系到一个国家软实力和一个民族文明素质的提升,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务。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主力军,是建设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进程中,承担着光荣使命和崇高责任。中国人民大学作为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研究型、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翼 魏文文
工作繁荣指个体在工作中产生活力和学习体验,是个体成长和进步的标志。从积极组织行为学的角度看,员工工作繁荣对于个体和组织都有重要意义,但国内相关研究十分缺乏。本文基于文献综述,从内涵、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及测量等方面对工作繁荣概念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根据工作繁荣社会嵌入模型,阐述了工作繁荣的形成前因,并分析了其影响结果;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繁荣 工作繁荣 学习 活力 资源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余菁
市场经济体系是企业组织的经济体系。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是以庞大的中国企业群体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壮大为实现载体的。在这段时期里,中国的企业组织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经历了三个波段的企业数量增长进程,得到长足发展,为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构筑了坚实的微观基础。同期,微观企业所有制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实现了多种所有制企业的竞合发展。支撑其企业组织繁荣的深层次制度因素是:中国选择了市场竞争机制与政府行政管理的双重逻辑交织下的有国情特色的企业制度。未来中国企业组织制度走向将取决于两方面的影响因素:一是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效率分化情况;二是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中所遇到的外来的制度同形压力。
关键词:
企业组织 国有企业 制度 改革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成武
《财富》杂志2008年底还很难看到金融危机过去的曙光——当时危机已经达到顶峰,没人知道世界末日是否会来临——但是巴尼·弗兰克感到很乐观。他对一个消费者游说组织说:"我认为,明年将是新政以来公共政策最有利的时候。"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柴海涛 廖育廉
中国自从2001年年底加入 WTO以来,对外贸易高速发展。其标志是从2001年起,世界贸易排名每年上升一个名次,至 200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11547亿美元,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位。2005年,中国进出口总值保持了23.2%的增长,其中出口增长28.4%,进口增长17.6%, 进出口总值达14221亿美元,创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庞春
本文把产消者在专业工作、自给自足、影子工作(购物、物品管理和家务)、消费和休闲活动上使用的时间引入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分析影响时间分配的因素,探究在经济进步中生活节奏加快、休闲时间稀缺之谜。该创新性模型演绎得出了丰富的结果。交易技术进步和生产技术进步均能减少自给自足时间、推动分工演进、促进交易品种类和数量以及人均真实收入增长,但也会增加影子工作时间、提高产品消费速度;其中,交易技术进步还会增加工作时间、缩减消费和休闲时间,而生产技术进步既可能增加、又可能减少工作时间(取决于不同的条件),还会同时增加消费和休闲时间,但会提高影子工作时间占比、压低消费和休闲时间占比。由于工作时间增加、影子工作时间加长或占比增大、产品消费速度升高都意味着生活节奏加快,因此交易技术进步产生"富忙"现象,而生产技术进步既可能引起"富忙"现象,又可能形成"富闲"趋势。此外,学习成本会削低技术进步的正效应,引起"穷忙"现象。本文发现,技术进步尤其是交易技术进步,虽然推动了经济繁荣,却加剧了休闲时间稀缺。因此,强化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降低学习成本、培育和发展"时间市场"对促进经济增长、减轻时间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