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544)
- 2022(11409)
- 2021(10928)
- 2020(8963)
- 2019(20601)
- 2018(20404)
- 2017(38771)
- 2016(20687)
- 2015(23205)
- 2014(23098)
- 2013(22100)
- 2012(20385)
- 2011(18151)
- 2010(17986)
- 2009(16039)
- 2008(15473)
- 2007(13894)
- 2006(12065)
- 2005(10353)
- 学科
- 济(84308)
- 经济(84128)
- 业(60112)
- 管理(53811)
- 农(50638)
- 企(39789)
- 企业(39789)
- 方法(34493)
- 农业(33728)
- 数学(28899)
- 数学方法(28489)
- 业经(25104)
- 中国(23074)
- 地方(20471)
- 财(19582)
- 制(16053)
- 学(14813)
- 理论(14433)
- 贸(13691)
- 贸易(13679)
- 发(13589)
- 易(13261)
- 和(13110)
- 技术(12851)
- 农业经济(12590)
- 环境(12121)
- 策(11865)
- 体(11362)
- 务(11271)
- 财务(11217)
- 机构
- 学院(279234)
- 大学(272888)
- 济(111345)
- 管理(109304)
- 经济(108948)
- 理学(94216)
- 理学院(93192)
- 管理学(91435)
- 管理学院(90912)
- 研究(89089)
- 中国(69600)
- 农(60986)
- 京(58675)
- 科学(54398)
- 财(49819)
- 业大(46609)
- 农业(46121)
- 中心(44785)
- 江(43703)
- 所(42911)
- 财经(39130)
- 研究所(38520)
- 范(37817)
- 师范(37482)
- 北京(36252)
- 经(35713)
- 州(34425)
- 经济学(32759)
- 院(32049)
- 经济管理(30954)
- 基金
- 项目(192426)
- 科学(151934)
- 研究(146061)
- 基金(138070)
- 家(119162)
- 国家(117958)
- 科学基金(102417)
- 社会(93524)
- 社会科(87353)
- 社会科学(87329)
- 省(77165)
- 基金项目(74073)
- 教育(67306)
- 自然(64674)
- 划(63532)
- 自然科(63091)
- 自然科学(63074)
- 编号(61925)
- 自然科学基金(61907)
- 资助(54195)
- 成果(48785)
- 重点(42923)
- 发(42638)
- 部(42460)
- 课题(41968)
- 创(40590)
- 国家社会(37948)
- 创新(37707)
- 制(36814)
- 科研(36652)
- 期刊
- 济(129894)
- 经济(129894)
- 研究(78351)
- 农(64323)
- 中国(62115)
- 农业(43704)
- 学报(42765)
- 科学(39830)
- 财(38753)
- 管理(36843)
- 教育(35478)
- 大学(34669)
- 学学(32199)
- 业经(28436)
- 技术(26839)
- 融(25929)
- 金融(25929)
- 业(20430)
- 财经(18497)
- 问题(18385)
- 经济研究(17127)
- 版(15987)
- 图书(15918)
- 经(15915)
- 农村(15177)
- 村(15177)
- 农业经济(15003)
- 资源(13605)
- 世界(13084)
- 技术经济(13029)
共检索到419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志刚 王启魁 王智斌 唐国林
近年来,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作用机理方面尚无实证性研究。本文根据在北京郊区村庄调研所得的数据,对社会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人口越少、面积越小、距离城市越远的村庄的建设更加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能够利用政策扶持和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社会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部分村庄并没有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使村民均等地获得就业和创收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要加大力度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规模小、距离城市偏远的村庄建设当中,并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建设质量的检查与村庄分配方式的监督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社会力量 新农村建设 作用机理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笑萍 童伟
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根本,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在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满意度调查和需求度调理以及农民的实际需要,确定财政支持的重点类别、优先顺序,构建多元化的农村公共物品投资建设体系,坚持注重管理、建管并重的原则。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均等化 支出优先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章政
本文对华北农村一个普通乡村短短5年内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及其原因即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进行了系统分析。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土地经营、优化土地管理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几个方面正确认识“郑各庄现象”。“郑各庄现象”的社会经济意义在于它提出了一种乡村城市化的新模式,建立了一套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中土地委托—代理机制的新理念。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靳淑平
加强新农村建设,尤其在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方面,为农民采用新技术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已成为北京郊区促进农业健康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问卷形式对北京郊区的顺义、大兴和密云3个区县农户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实地访谈,了解了农民个体及新农村建设现状,并针对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环境、农民业余文化生活等方面,分别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新技术采用情况进行了因素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北京郊区的环境设施建设已取得较大成绩,但在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环境设施建设对养殖业影响较大,对种植业影响较小;三是文化建设对种植业和养殖业均有影响;四是农业推广工作应调整推广方向、更新推广手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孙洪铭
北京市农村人口因婚姻向心迁移的问题,近几年比较突出,人数逐年增加。在农村人口迁移变动的诸因素中,婚姻迁移占很大比重,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郊区人口向心迁移流动的状况。这个问题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另一方面,又对不同地区农村人口的总量、增长速度、分布状况、男女性别比、出生率等产生直接影响。为了加深对这个问题的了解,我们调查了北京郊区一些公社的婚姻迁移情况,就此谈几点粗浅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梁娜 安玉发
本文构建了农村连锁超市加盟关系的"紧密性-稳定性"双维度模型。从紧密性维度,对松散型和紧密型两种加盟关系的特征和形成的内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从稳定性维度,对决定加盟关系稳定性的必要条件,即双方加盟的"收益-成本"财务指标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同时分析了在加盟收益大于成本的情况下,加盟店违约行为的经济学解释和内在博弈过程。最后提出了提升农村连锁超市加盟关系质量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雪原 张文茂 刘树
在“十一五”规划的序幕即将开启之际,由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农村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市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北京市城郊经济研究会承办的“第三届北京郊区现代化发展论坛”于2005年10月31日至11月2日在北京九华山庄召开, 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北京市有关单位、部分省份、北京区(县)、在京大专院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企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类型 模式 标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何国俊 徐冲
本文分析并验证社会保障、法律约束、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人均收入、社会保障以及外出找工作难易程度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影响显著。通过引入极值分析与拐点分析,我们量化了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关系,并得出目前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对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已接近最优水平的结论。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丽
北京郊区都市农业功能的探讨张燕丽在当今中国的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以北京等大都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与一般地区的农业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它已经由过去以农村独立的经济活动和农村自养为主,转变为以为城市服务为主,以城市需要决定农业的发展,城市、...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强
在我国较为发达的都市地区,随着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工业化方式的转型,租赁经济已经成为农村产业经营的重要模式,也成为集体收入和土地流转的主要形式。促进农村租赁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转变观念,因势利导,特别是抓好集体经济合同规范管理这个关键环节。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金塘
近年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有关的文章和论述不胜枚举,但大多数文章侧重于定性地探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类型、特征和在一些简单假设下,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缺乏系统的定量的分析。本文试图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考虑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因素,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仿真模型,研究了三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治过程中,未有效处理好发展与生态和谐问题;农户特征差异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有一定影响。由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家庭年收入不同,农户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绩效评价存在主观认识差异,且具有一定的规律。[结论]通过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村庄空心化程度明显降低,土地利用节约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地区经济结构从第一产业为主转变为一、二、三产业均衡发展,村庄综合整治效果良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谢皖东 田双清 陈宇阳 陈文宽
[目的]通过选取自然情况整治满意度、社会情况整治满意度和经济情况整治满意度3个方面12个满意度指标,对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进行绩效评价,对其整治满意度进行现状调查、成因分析以及规律研究。[方法]文章基于成都市17个典型村庄419户农户问卷调查,采用CSI评价法,从农户特征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总体绩效评价值为4.03,处于"优秀"水平等级;满意度指标绩效评价显示,目前城镇近郊区空心村综合整治中,农田设施建设和村庄产业发展情况满意度程度最高,道路质量和生态环境满意度程度最低,在整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蒋远胜
以西部地区四川省45个县的387名村党支部书记的问卷调查和村支书代表小组访谈为依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村支书对新农村建设内容和优先序的认识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目前,西部的村支书较难胜任带领本村农民发挥新农村建设主体的作用,且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虚位;在新农村建设的五个方面,“生产发展”最急需,而“生产发展”又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最急需;“生活宽裕”排在第二位,其中又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优先;“村容整洁”排在第三位,其中又以农村道路建设为优先;“管理民主”排在第四位,其中又以建立民主议事制度和专业技术合作组织为优先;“乡风文明”排在最后,其中,建设村卫生室、“一池三改”、建立和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乎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