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76)
- 2023(12028)
- 2022(9714)
- 2021(8979)
- 2020(7143)
- 2019(16774)
- 2018(16716)
- 2017(31431)
- 2016(17423)
- 2015(19817)
- 2014(20148)
- 2013(19552)
- 2012(18180)
- 2011(16766)
- 2010(17363)
- 2009(15795)
- 2008(15605)
- 2007(14065)
- 2006(12762)
- 2005(11754)
- 学科
- 济(77528)
- 经济(77455)
- 管理(46663)
- 业(42954)
- 企(33088)
- 企业(33088)
- 方法(27224)
- 中国(26630)
- 地方(23743)
- 数学(23456)
- 数学方法(22884)
- 农(22092)
- 业经(18568)
- 农业(15091)
- 学(14283)
- 理论(13733)
- 发(13550)
- 财(13538)
- 制(13246)
- 环境(12631)
- 银(12514)
- 银行(12501)
- 行(12117)
- 地方经济(12063)
- 和(12053)
- 融(12027)
- 金融(12025)
- 贸(11782)
- 贸易(11767)
- 技术(11507)
- 机构
- 学院(246751)
- 大学(241500)
- 济(95373)
- 经济(92863)
- 管理(91088)
- 研究(86827)
- 理学(76263)
- 理学院(75285)
- 管理学(73502)
- 管理学院(73032)
- 中国(66846)
- 京(54422)
- 科学(54198)
- 所(44655)
- 财(43253)
- 农(41187)
- 江(40917)
- 中心(40558)
- 研究所(39929)
- 范(36585)
- 师范(36253)
- 业大(35286)
- 北京(35163)
- 州(33824)
- 财经(33047)
- 院(31753)
- 农业(31571)
- 经(29679)
- 技术(29586)
- 省(29248)
- 基金
- 项目(158095)
- 科学(123530)
- 研究(118927)
- 基金(109379)
- 家(94861)
- 国家(93964)
- 科学基金(80353)
- 社会(72834)
- 社会科(68845)
- 社会科学(68826)
- 省(65258)
- 基金项目(56935)
- 教育(55818)
- 划(53927)
- 编号(51050)
- 自然(50835)
- 自然科(49559)
- 自然科学(49551)
- 自然科学基金(48581)
- 资助(45395)
- 成果(41924)
- 发(39660)
- 课题(36928)
- 重点(36009)
- 部(33137)
- 创(32857)
- 发展(31678)
- 展(31138)
- 创新(30573)
- 年(29836)
- 期刊
- 济(117526)
- 经济(117526)
- 研究(75965)
- 中国(60413)
- 农(38893)
- 教育(37639)
- 学报(35753)
- 管理(35554)
- 科学(34114)
- 财(32674)
- 大学(27037)
- 农业(26447)
- 技术(25555)
- 融(24931)
- 金融(24931)
- 学学(24605)
- 业经(21713)
- 经济研究(17756)
- 图书(16740)
- 问题(16071)
- 财经(15499)
- 业(14121)
- 经(13445)
- 资源(13326)
- 统计(13054)
- 发(12800)
- 技术经济(12230)
- 书馆(12156)
- 图书馆(12156)
- 坛(12072)
共检索到394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中共中央党校课题组 张汉飞 张玉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雄 张建锋
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规模的大小、区位条件的好坏、资源禀赋的富裕程度和所处的生命周期。本文通过湖北松宜与辽宁阜新两个转型初始条件较大的资源型城镇转型实践进行案例对比,并分析以上因素如何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研究表明:湖北松宜矿区经济规模小、区位条件差、资源存量少,适宜采用整体搬迁模式,而辽宁阜新经济规模大、区位条件优越、资源存量丰富、政府支持力度大,适宜采用产业更新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镇 转型模式 对比研究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商艳光
我国传统资源型城市发展过于依赖"外力型—自上而下"发展动力,必须探索多种动力综合协调的发展动力模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借鉴社区发展动力"内—外/上—下"二维模型(IFE模型),"外力型—自上而下"、"外力型—自下而上"、"内生型—自上而下"、"内生型—自下而上"四种发展动力应该统筹兼顾、平行发展,需要进行政策和体制创新。应设立资源型城市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视民营经济和"非正规经济",并激活全民创业精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霄泉 李国平
本文以辽宁大石桥为例,通过综合分析城市的产业和经济发展特点,对城市发展阶段进行了基本判定,并结合城市的综合发展条件,提出了大石桥经济转型的模式和基本路径,指出大石桥应当充分把握机遇,在当前的城市繁荣期尽快通过多元化的转型模式实现城市转型。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大石桥 经济转型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正刚
本文借鉴东京都等国际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辽宁省城市的未来发展战略建议:以打造都市圈经济为核心,重点实施交通引导城市开发(TOD)战略。以建设辽宁省城际轨道交通系统为切入点,依据交通设施布局,重新制定辽宁省城镇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布局以及生态环保新格局。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做大以沈阳为核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区,做强以大连为核心的沿海经济区。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交通引导开发 都市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波 赵黎明
现有文献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较多,而对于暂时未出现资源枯竭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研究不足。本研究以资源型城市山东招远市为研究样本,利用社会学的参与式调查,案例研究中典型案例分析,探讨了处于主导资源上升期的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研究发现:资源型城市必须在资源开采的鼎盛期就着手准备替代产业的培育问题,才能保证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引、规划先行,协同发展是转型发展的前提;骨干带动、产业延伸、裂变成长、高端引领、创新发展是结构调整的关键;政策引领、机制创新、服务保障是制度设立的基础。研究结果对于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转型模式探索具有理论和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植凤寅
主持人的话: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锐减、国际矿产品价格大幅下跌,资源型城市本已尴尬的发展再次遭遇更大困难。2001年底,国务院将辽宁省阜新市确定为全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以及老工业基地,阜新能不能走出一条中国式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之路,无论对资源型城市本身,还是对国家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资金来源从来都是大问题。近期,记者奔赴辽宁阜新对此进行了采访。本期一线话题采访嘉宾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张启阳、阜新市政府副秘书长艾强、阜新市金融局局长张争红、阜新市发改委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怀璧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甘肃省白银市因厂矿而设立,以贵金属命名。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白银市产业结构单一,新时代下更要注重实现工业与绿色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资源型城市 产业转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柳天恩 王素梅 周彬
美国东北沿海产业联动有四种典型模式,即在18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为核心的极核带动模式、在19世纪形成的以波士顿和纽约为双核的双轮驱动模式、在20世纪形成的以波士华交通带为主轴的轴带合作模式和当前形成的以城市群协作为特征的网络协同模式。四种模式在时间上先后继起,空间上从小到大,体现出由点到线、以线带面逐步拓展特征。通过借鉴美国经验,可以有效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产业联动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宣羽 肖立军 熊斌
重点探讨资源型城市旅游业发展模式,以期寻求资源型城市后续的发展产业,并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旅游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旅游 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平
我国资源型城市长期致力于矿产开采及其加工,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基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周期性,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与资源枯竭的矛盾日趋尖锐,给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本文对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提出资源性城市多元化发展战略、产业创新与开发战略、集约经营战略、资源优化战略的战略体系。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可持续经济 战略模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梁爽
辽宁省软件外包产业发展主要以大连为龙头城市,其产业集群规模已经基本形成,沈阳等其他城市软件外包产业及集群发展正在建设中。在分析大连市和沈阳市软件外包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抓住机遇建立以大连市为核心的软件外包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文娟 石水莲 边振兴 钱凤魁
转型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明晰辽宁省15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期的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根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污染治理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9年的转型发展分值,ArcGIS 10.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夜光遥感数据验证分析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空间耦合。结果表明:(1)熵值法和夜光遥感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性总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73.33%。(2)辽宁资源枯竭地区在10年间的转型发展动态变化率差异较大,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转型发展提升率较高,抚顺市、调兵山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提升率较低。(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是产业转型力度不够,第三产业占比较少;民生发展受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制约;生态环境恢复时间较长,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4)辽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均以经济转型为主,民生转型次之,以生态环境转型为辅,多数地区存在发展短板,制约区域转型整体效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靳文娟 石水莲 边振兴 钱凤魁
转型发展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明晰辽宁省15个资源枯竭城市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关键期的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根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环境污染治理三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2009—2019年的转型发展分值,ArcGIS 10.2进行空间分析。利用夜光遥感数据验证分析转型发展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对两种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空间耦合。结果表明:(1)熵值法和夜光遥感分析结果的空间耦合性总体较好,空间耦合相一致区域占比为73.33%。(2)辽宁资源枯竭地区在10年间的转型发展动态变化率差异较大,葫芦岛市、盘锦市、北票市和葫芦岛南票区的转型发展提升率较高,抚顺市、调兵山市、义县和葫芦岛杨家杖子开发区的提升率较低。(3)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共性问题是产业转型力度不够,第三产业占比较少;民生发展受下岗职工安置和再就业问题制约;生态环境恢复时间较长,短期内难见明显成效。(4)辽宁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均以经济转型为主,民生转型次之,以生态环境转型为辅,多数地区存在发展短板,制约区域转型整体效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