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7)
- 2023(13724)
- 2022(11940)
- 2021(11286)
- 2020(9330)
- 2019(21682)
- 2018(21690)
- 2017(41050)
- 2016(22817)
- 2015(25995)
- 2014(26247)
- 2013(25585)
- 2012(23697)
- 2011(21603)
- 2010(21806)
- 2009(19793)
- 2008(19090)
- 2007(16875)
- 2006(14964)
- 2005(13199)
- 学科
- 济(95654)
- 经济(95566)
- 管理(61807)
- 业(58469)
- 企(47461)
- 企业(47461)
- 方法(41583)
- 数学(36156)
- 数学方法(35616)
- 中国(28423)
- 农(24924)
- 地方(24589)
- 业经(21250)
- 学(19882)
- 财(19324)
- 农业(17004)
- 理论(16548)
- 贸(15916)
- 贸易(15901)
- 易(15334)
- 和(15191)
- 制(15166)
- 教育(15089)
- 环境(15081)
- 技术(14902)
- 银(14464)
- 银行(14425)
- 融(14208)
- 金融(14207)
- 行(13895)
- 机构
- 大学(321888)
- 学院(318591)
- 管理(125401)
- 济(122681)
- 经济(119820)
- 研究(109099)
- 理学(108214)
- 理学院(106921)
- 管理学(104701)
- 管理学院(104127)
- 中国(80000)
- 京(70211)
- 科学(69091)
- 所(55126)
- 财(54671)
- 农(51680)
- 研究所(50157)
- 中心(48795)
- 业大(48120)
- 江(47118)
- 范(45735)
- 师范(45331)
- 北京(45206)
- 财经(43548)
- 农业(40138)
- 院(39770)
- 经(39491)
- 州(39247)
- 师范大学(36387)
- 经济学(35330)
- 基金
- 项目(216246)
- 科学(169348)
- 研究(159935)
- 基金(153528)
- 家(133106)
- 国家(131922)
- 科学基金(113100)
- 社会(97972)
- 社会科(92715)
- 社会科学(92691)
- 省(86506)
- 基金项目(81297)
- 教育(75038)
- 自然(73767)
- 划(72600)
- 自然科(72047)
- 自然科学(72035)
- 自然科学基金(70656)
- 编号(66629)
- 资助(64368)
- 成果(54960)
- 发(49287)
- 重点(48423)
- 课题(47196)
- 部(46873)
- 创(44837)
- 创新(41547)
- 大学(41437)
- 科研(40976)
- 项目编号(40806)
- 期刊
- 济(138692)
- 经济(138692)
- 研究(98132)
- 中国(66440)
- 学报(50156)
- 教育(47860)
- 农(47744)
- 管理(46926)
- 科学(46070)
- 财(38771)
- 大学(38655)
- 学学(35034)
- 农业(33877)
- 技术(29312)
- 融(27247)
- 金融(27247)
- 业经(24132)
- 经济研究(21756)
- 财经(20310)
- 图书(19936)
- 问题(17861)
- 业(17243)
- 经(17232)
- 科技(16419)
- 技术经济(15768)
- 理论(15647)
- 实践(14510)
- 践(14510)
- 现代(14371)
- 统计(14216)
共检索到4785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应强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易红郡
德国柏林大学开创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大学思想 ,对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无疑是最大的受惠国之一。依照本国国情与德国大学的办学模式 ,美国一方面对原有的英式传统学院进行改革 ,增设研究生课程 ;另一方面也尝试着创立新的研究型大学 ,以进行科研和培养研究生为主。1 876年创办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是美国第一所真正的研究型大学 ,标志着研究生教育在美国高等学校中的正式确立。霍普金斯大学创办的成功为美国传统大学的变革和其它新型大学的建立树立了榜样。那么 ,美国现代研究型大学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本文试图对此作些探讨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郑永平 党小梅 吴荫方 孟宪飞
本文从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角度讨论了专利工作与学校发展的关系。文章认为,专利精神是现代人才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专利工作是高校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专利产业化是高等学校服务于社会的重要方式。
关键词:
专利工作 学校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茹
在阐述大力发展交叉学科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研究型大学发展交叉学科的有利条件,探讨了促进交叉学科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交叉学科 学科建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欧进萍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研究型大学的社会角色、责任与使命,正确处理好大学、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短期任务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对促进我国大学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当前,中国高等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从注重规模和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发展模式转变,正在从高等教育大国迈向高等教育强国,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沈红
随着社会发展对大学需求的增加,大学越来越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发生了重大变革,对大学的改革与创新带来了挑战。研究型大学、创业型大学、创新型大学和新兴大学的出现及发展,促进了新型研究型大学的形成。新型研究型大学呈现出坚持培养学生为未来的创新者,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的基础性、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坚持跨学科有组织的知识生产模式,坚持创新力、引领力和合作力的协同等特征。新型研究型大学继承和创生了研究型大学的基因,基于研究型大学但又不同于既有的研究型大学,不以出生“新”为划界标准,而以多种办学模式的“小众”归于研究型大学的大类之中。创新力、引领力和合作力之间的相生相长,循环运作,形成了新型研究型大学快速成长的力量。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别敦荣
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经成为我国部分大学的自觉行为。一部分大学为此开展了一场"静悄悄"的生态再造运动,形成了新的更有利的生态系统,包括边界延展、学科群落建立、运行机制创新、和谐功能维护等。未来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应当着眼于崇尚学术,陶铸英才;扎根社会,引领方向;辐射全国,融入世界的目标定位,采取更有效的发展战略,提高发展品质,提升学术和社会功能。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军仪
20世纪下半叶,部分美国研究型大学突破大学的传统职能,向为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创业型大学转变。美国创业型大学以发展高科技、孵化新产业为目的,以创新和开放的积极姿态与政府、产业界建立新关系,进而促进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分析美国创业型大学的内涵、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典型特征,便于我们了解创业型大学对知识经济的重要意义,并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创业型大学 研究型大学 创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郑晓齐 王绽蕊
基层学术组织是大学这一组织履行其学术职能的核心,是大学各项学术管理制度的最终落脚点,是大学的基本组成单位。目前,形式多样是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首要特征。学系、研究所代替教研室成为我国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主体,国家实验室、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团队等新型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不断涌现,教研室进一步瓦解,一些尚存的教研室也大都风光不再,行政职能大大萎缩。加强与政府、产业部门的合作,致力于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创新,建立更为开放、灵活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成为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基层学术组织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是高等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高校类型已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其发展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我国可吸收各国建设研究型大学的经验,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形成并认定一批研究型大学作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从中逐渐在我国建设并形成世界一流大学。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研究型大学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研究型大学的内涵与定位,并对我国研究型大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对在我国建设和发展研究型大学,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双一流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发伸
研究生教育是在本科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最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当一个新的学校(或专业)刚刚建立的时候,必须把主要力量放在本科生教育上,逐步完善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实验室建设等,努力捉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经过这一阶段之后,学校及其所属院系应当不失时机地强化科学研究工作,更多地鼓励教师承担科研课题,走向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主战场。有了坚实的本科生教育和科研工作基础,有了科研经费和指导教师队伍的保障,高等教育向研究生教育阶段的发展不仅成为可能,也是客观需要。不仅如此,当本科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形成一定规模、达到一定水平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何晋秋
研究型大学在世界各国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正处于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及增强综合国力的攻坚阶段。在这一关键时期,强调加速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综合论述了研究型大学对现代社会的贡献,并在对国外研究型大学主要特点进行讨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研究型大学面临的若干重要问题,最后对研究型大学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研究型大学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长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嘉毅 陈建海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把一批高水平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建成创新性大学,是经济社会转型期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性大学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以知识创新为基本内核,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解决原始创新稀缺问题、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性优势。主动革新办学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转变学术研究范式,加强跨界协同创新,大力培育创新文化,是加快创新性大学建设的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