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9)
- 2023(486)
- 2022(359)
- 2021(430)
- 2020(244)
- 2019(620)
- 2018(607)
- 2017(1116)
- 2016(621)
- 2015(731)
- 2014(785)
- 2013(722)
- 2012(632)
- 2011(537)
- 2010(545)
- 2009(468)
- 2008(415)
- 2007(379)
- 2006(308)
- 2005(260)
- 学科
- 管理(1833)
- 济(1774)
- 经济(1772)
- 财(1266)
- 业(1195)
- 企(1104)
- 企业(1104)
- 财政(963)
- 方法(954)
- 数学(824)
- 数学方法(805)
- 政(802)
- 教育(762)
- 理论(663)
- 中国(653)
- 教学(599)
- 政治(515)
- 思想(500)
- 制(493)
- 思想政治(479)
- 政治教育(479)
- 治教(479)
- 德育(477)
- 农(459)
- 策(439)
- 地方(412)
- 学法(401)
- 教学法(401)
- 业经(382)
- 学(381)
- 机构
- 学院(7837)
- 大学(7204)
- 管理(2888)
- 理学(2472)
- 理学院(2444)
- 济(2397)
- 管理学(2381)
- 管理学院(2369)
- 经济(2325)
- 研究(1980)
- 中国(1631)
- 财(1611)
- 职业(1450)
- 技术(1424)
- 京(1373)
- 江(1276)
- 科学(1273)
- 州(1171)
- 范(1151)
- 师范(1138)
- 中心(1071)
- 财经(1058)
- 技术学院(1043)
- 职业技术(1014)
- 经(930)
- 所(915)
- 业大(889)
- 师范大学(864)
- 农(858)
- 北京(841)
共检索到11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成永军
"大思政"工作格局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回应高校教育理念变革的要求。在"大思政"工作格局之下,要强调"协同效应",做好"顶层设计";实现知识内化,注重价值引领;正确认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辩证关系;借助先进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形成"大思政"的长效运行和协同创新机制。
关键词:
“大思政”工作格局 课程思政 三全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惠朝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思政工作育人格局为导向,将培育一批课程思政"金课",培养一批"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与团队,形成一套"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考评标准,凝练一系列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典型经验与成果作为"大思政"课程育人行动目标;丰富高等职业教育"大思政"课程育人的建设内容,通过建设两大平台、实施三大工程、打造三大品牌、实现四大融通,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大思政"课程育人模式,形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耦合育人效应,切实实现全课程、全体教师、全教学过程的协同育人;统筹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任务,协同推进大思政专项督导检查,健全典范宣传机制,形成"大思政"课程育人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大思政 课程思政 育人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陆书
文章分析了高职院校传统思政教育面临的困境,阐述了浸润式思政教育模式的主要内容,如文化浸润、课程浸润、活动浸润和管理浸润,并遵循创设情境、确立方式、合理引导、适时评价四个实施步骤,围绕"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积极构建高职院校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形成多维互动育人合力,实现思政教育目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浸润式 思政教育模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诗柱
本文认为聚集税务系统内外的业务专家、教育专家,开展"税务领军人才培养方案"课题研究暨项目研发,厘清税务领军人才的本质特征、核心能力、成长规律和对培养模式的要求,研发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反避税等关键岗位的领军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以满足全国税务系统落实"税务人才规划"、培养领军人才的工作需求,是完全必要的。
关键词:
税务系统 领军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宇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重视实践育人,创新方式,拓展途径。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是我们搞好思政课教学、积极探索思政课实践教学有效模式的重要指针。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中,曾明确指出要"坚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邱国良
全程和全方位是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两个维度,育人全程性和全方位性的强弱决定了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实效性。本文基于矩阵式定位模型,提出了高校"大思政"育人格局的二维四分模型,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了不同的培养路径。
关键词:
矩阵式模型 大思政 育人格局 构建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宫辉 苏玉波 顾蓉
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理论教育功能,日常思想教育管理具有品行引导功能,两者相辅相成、互相支撑。深化"两支队伍"的有效融合,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两支队伍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团队,参与学生理论社团活动,指导学生社会实践。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瑞鹏
在高职院校,完全理论式的思政课教学往往达不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采用PBL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加有益于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
PBL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钞秋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创新教学体系,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理念为导向,探索“大心理”与“大思政”融合互通的教学模式,最大化地发挥出学科融合的价值以及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提升,将思想政治、心理健康、学科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全面发展、心理健康的青年大学生。
关键词:
“大思政” “大心理” 交叉融合 多学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菁
高职思政课体验式教学是依据社会学习论的理论来开展的教学。其操作要点是,创设各种思政课教学的现场教学环境,开展感悟原著思想、体会红色岁月、领悟岗位规范、体验农村生活等系列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获得感性认识,更好地理解课程教学内容,进而达到情感上认同、行动上遵循的实效。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晁洁 龚航
“大思政课”是我国高等教育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的关键课程和必然要求,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和重要的载体。高校要全面贯彻并落实中央“大思政课”建设方案,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有效增强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成效。文章探讨了“大思政课”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项目协同育人模式,并对探索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达到好的育人成效,持续不断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大思政课 社会实践品牌 协同育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燕泉
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构建"轮转式实习"模式,培养具有稳固的职业思想、创新意识、专业方向性和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能够帮助学生打开通往成功成才的大门。
关键词:
以就业为导向 轮转实习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姚晓辉
目前我国的高专思政课的教学模式还比较传统,缺乏实践性和创新性。高专思政课应该教给学生的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理念、爱国思想和民族文化等,通过思想道德的培养,更好地为学生今后的工作服务。然而,高专学校在实践性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育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带领学校、社会各界探索出有效的解决途径。文章指出,高专思政课应重视实践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就业导向 高专思政课 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孔庚
在高职教育中,学校往往重视学生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弱化甚至忽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学生也往往重视专业课,忽略甚至轻视思政课的学习,同时,思政课教学对象为90后大学生,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渠道较广,尤其是熟悉和喜欢使用互联网,而不满足思政课的传统教学模式。本文结合90后学生特点,以"网络化五感归一"模式,探索高职90后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月柱 胡方明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政课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应用型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以此为原则,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联互通"、实践教学主体的"互联互学"、实践教学载体"互联互动"和实践教学规划、研究与探索的"互联互促"为新理念与目标,通过顶层设计、理实融合、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保障机制来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互联互融的实践教学模式。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思政课 互联互融 实践教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