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07)
- 2023(16239)
- 2022(13439)
- 2021(12666)
- 2020(9885)
- 2019(22506)
- 2018(21982)
- 2017(39885)
- 2016(21575)
- 2015(24190)
- 2014(23822)
- 2013(23347)
- 2012(22216)
- 2011(20660)
- 2010(21172)
- 2009(19380)
- 2008(19203)
- 2007(17481)
- 2006(15854)
- 2005(14512)
- 学科
- 济(91937)
- 经济(91836)
- 业(60276)
- 管理(59305)
- 企(45493)
- 企业(45493)
- 农(35412)
- 中国(33283)
- 方法(29124)
- 业经(24758)
- 地方(24187)
- 数学(23722)
- 农业(23651)
- 数学方法(23482)
- 技术(20671)
- 制(19931)
- 财(19378)
- 贸(18328)
- 贸易(18303)
- 学(18156)
- 银(18016)
- 银行(17993)
- 易(17755)
- 行(17485)
- 融(17040)
- 金融(17038)
- 发(16430)
- 理论(16097)
- 环境(14575)
- 和(13965)
- 机构
- 学院(307461)
- 大学(304473)
- 济(129861)
- 经济(127025)
- 研究(112530)
- 管理(111129)
- 理学(92862)
- 理学院(91695)
- 管理学(90355)
- 管理学院(89732)
- 中国(89054)
- 京(66738)
- 科学(64746)
- 财(60215)
- 所(56345)
- 中心(51076)
- 农(50691)
- 研究所(50334)
- 江(49610)
- 财经(46047)
- 范(44931)
- 师范(44550)
- 北京(43446)
- 经(41778)
- 业大(40728)
- 院(40573)
- 州(40281)
- 经济学(40221)
- 农业(38194)
- 经济学院(35943)
- 基金
- 项目(193531)
- 科学(152914)
- 研究(151530)
- 基金(137021)
- 家(118025)
- 国家(116878)
- 科学基金(99536)
- 社会(96979)
- 社会科(91595)
- 社会科学(91576)
- 省(76654)
- 基金项目(70858)
- 教育(69932)
- 划(63701)
- 编号(62930)
- 自然(58244)
- 自然科(56810)
- 自然科学(56795)
- 自然科学基金(55806)
- 资助(53933)
- 成果(53305)
- 发(47541)
- 课题(45811)
- 创(45054)
- 重点(44247)
- 部(43136)
- 创新(41285)
- 国家社会(40489)
- 发展(39239)
- 性(38870)
- 期刊
- 济(161821)
- 经济(161821)
- 研究(101445)
- 中国(78654)
- 农(52272)
- 教育(47296)
- 财(45725)
- 管理(45074)
- 学报(43723)
- 科学(43386)
- 农业(35181)
- 融(34795)
- 金融(34795)
- 大学(34288)
- 学学(31140)
- 技术(28931)
- 业经(28115)
- 经济研究(25030)
- 财经(23090)
- 问题(20677)
- 经(20257)
- 图书(18769)
- 业(18262)
- 贸(17625)
- 世界(16454)
- 坛(15965)
- 论坛(15965)
- 国际(15795)
- 科技(15679)
- 技术经济(15412)
共检索到50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叶青
<正>系统探索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的理论认知、政策机制、实践经验和实现路径,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推进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研究的纵深结合,受《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委托,在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海南师范大学程叶青教授、安徽建筑大学陈晓华教授、西南林业大学唐雪琼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陶伟教授共同策划组织了“新时期传统村落保护与利用”专辑。专辑的组稿得到了国内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和城乡规划学等相关学科专家的积极响应与参与。经专家评审,本专辑精选15篇论文,包括专家访谈、景观基因与景观修复、有机更新与活态化、多功能性与价值实现、旅游发展与地方营造5个栏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为我们深入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引。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的潜力也在乡村。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弥合解决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繁荣乡村经济、
关键词:
乡村旅游资源 共同富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康
资源型城市和地区是依托本地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和资源型产品生产输出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和特殊类型区域。作为中国资源能源供应的主体和基础工业的主要集聚区,其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都贡献了重要力量。但因资源依赖性,资源型城市(地区)往往陷入“因资源而兴、受资源所困”的“资源诅咒”。放眼中外,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一直是世界性难题,西方国家的经验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国华 龙花楼
新“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对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共同富裕与人民美好生活意义重大。人—地—业协调发展和城乡和谐共存,深刻体现了中国新“三农”发展和乡村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功能提升的本质要求,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朝向“双碳”目标和共同富裕要求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朝向人—地—业协调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新“三农”理论研究、乡村发展实践与体制机制创新,成为当前破解新“三农”问题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领域与重要内容。
关键词:
城乡和谐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加林
资源环境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海洋战略的不断推进和海洋经济的转型升级,加强海洋资源环境、海洋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创新,对发挥海洋国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带动作用,助推国家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海洋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受《自然资源学报》编辑部委托,宁波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文化学院、宁波大学东海战略研究院共同组织策划了“海洋资源经济与战略”专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卫东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是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平台,但长三角区域内部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随着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突破区域行政壁垒,合理配置地区资源、深化区域内部交流与合作是打破长三角地区不均衡发展局面、实现区域深度协同发展的关键。新时代以来,国土空间治理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国土空间高效治理水平、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明星 赵荣钦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标志着中国正式确立了碳中和、碳达峰战略(简称“双碳战略”),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既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正迈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双碳战略”目标实现将贯穿整个发展新阶段,是实现新时代生态文明、美丽中国与现代化的重要内涵。
关键词:
碳中和 可持续城市化 生态系统碳储量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窦银娣 刘悦滢 李伯华
随着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功能属性与结构特征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探索其更新演进的行动逻辑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行动科学理论视角,分析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与行动逻辑表达式的耦合关系,构建了有机更新的行动逻辑框架和实践路径。研究表明:(1)行动逻辑表达式的三个要素“主体、场合、行动”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行动主体、行动领域、行动本身”之间存在明显的要素耦合关系。(2)以多元主体视角为研究起点,借鉴马克思主义理论,从需求、系统、时间、空间四个维度构建行动逻辑框架,梳理了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内在逻辑规律。(3)将需求协调逻辑、系统互促逻辑、时间控制逻辑、空间支撑逻辑作为基点,形成了“主体需求协调与主体治理协同、主体系统升级与主体关系重构、更新时序控制与更新节律平衡、空间更新优化与场域资本互动”的优化路径。本文以探究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行动逻辑的未来演变趋向,形成具有客观性、能动性与规律性特征的行动路径,为中国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有机更新的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提供了经验借鉴与决策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甄峰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也长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压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近些年来,极端天气、化工厂爆炸、传染病等重大公共事件的出现,已经对我国居民身心健康、城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国家国土空间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基本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安全和谐、富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土空间格局。2021年自然资源部发布的《国土空间规划城市体检评估规程》也强调从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文化安全、城市韧性和规划管控等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禾
党建工作是党管理与教育党员、引导群众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其中基层党组织因其数量庞大、范围广阔、人员构成种类多样而成为党建工作的重点与难点。高校作为思想政治意识建设与宣传的重要基地,其党建工作是新时代党的进一步发展的必要因素。因此,以高校为参考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前进方式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意义重大。由常亮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基层党建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一书,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大玉 张文君 陈丹良
传统乡村聚落普遍具有集群特征。过去传统乡村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单一聚落的演变特征、空间特征、历史文化和基因图谱等方面,成果虽丰,但随着新时期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要求不断提出,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实际困难。对此,基于集群理念,首先,从理论上对传统乡村聚落的集聚性、关联性、系统性和特质性等四个支撑属性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和辨析,认为“集群模式”的传统乡村聚落保护发展是保护和发展的动态融合过程,保护激发发展潜力,发展又不断促进保护。其次,在保护观和规划观上进行转变,传统乡村聚落集群模式是自然空间体系、城乡协同体系、价值增值体系和品牌营建体系的四位一体的综合体系;在规划上提出应合理划分集群单元和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多元系统;在运营上营建刚性与弹性融合的韧性机制和品牌IP。最后,进一步讨论未来价值评估方法和因地制宜实施路径是传统乡村聚落集群模式的主要内容,以期完善我国传统乡村聚落保护发展的集群模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彬 王巧玲
传统村落承载着人们的乡愁记忆,保护传统村落对于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浙江省义乌市推进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诉求,探索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的实施路径,并提出了相应的用地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中国工业经济》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权威学术月刊。自1984年创刊以来,在"顶天立地"的理念指导下,《中国工业经济》形成了一整套与时俱进、与世俱进的学术期刊发展战略。包括:①办刊宗旨:一切为了"两个上帝";②办刊使命:办好一本期刊,打造一个体系,创造一种文化,引领一个时代;③目标导向:影响因子、社会反响、心理认可;④理念定位:理论顶天,实践立地;⑤论文取向:前瞻性、原创性、实用性;⑥编辑模式:作者走进编者,编者走进作者;⑦编辑考评:用时、用力、用心;⑧运作思路:按照顶天立地的理念办期刊,按照国际惯例的范式办期刊,按照企业运行的规则办期刊。经过努力,现在全国学术期刊中由第...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章启庆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高校教育教学也应紧跟时代步伐,与现代社会协同利用现代教育教学形式强化其人才培养效率,进一步推动国家社会的建设,培育更多优质复合型人才。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大学生综合实力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效率的高低迅速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新时期社会竞争环境变得愈发激烈背景下,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更是势在必行。优良教育教学方法作为高校加快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率必需要素,自然受到相应影响。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郐艳丽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我国传统村落面临快速消失和濒临破坏的困境,自破坏和他破坏现象层出不穷,现有部分传统村落能够保留下来多数并非法律制度管控下的主动性保护结果,而是消极状态下的遗漏性遗存使然。虽然我国已经构建了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到传统村落保护的自上而下的双轨制政策体系,但保护制度的系统性、协调性不足,忽略了本身的生命性特质,未解决传统村落现实保护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两个极端问题:在理论上作为文物的过度保护和实践上作为旅游商品的过度开发。本文从反思传统村落保护制度的矛盾问题入手,提出具体的创新建议。
关键词:
传统村落 保护制度 制度反思 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