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49)
- 2023(19587)
- 2022(16683)
- 2021(15612)
- 2020(12988)
- 2019(29559)
- 2018(29248)
- 2017(55018)
- 2016(30214)
- 2015(33985)
- 2014(34059)
- 2013(33830)
- 2012(31410)
- 2011(28606)
- 2010(28569)
- 2009(26101)
- 2008(25726)
- 2007(22783)
- 2006(20092)
- 2005(18058)
- 学科
- 济(125707)
- 经济(125573)
- 管理(82628)
- 业(79567)
- 企(64187)
- 企业(64187)
- 方法(51925)
- 数学(43718)
- 数学方法(43287)
- 中国(37869)
- 农(35219)
- 业经(29521)
- 财(29367)
- 地方(29260)
- 学(27059)
- 贸(25026)
- 贸易(25008)
- 易(24245)
- 农业(23752)
- 制(22892)
- 理论(20958)
- 和(20230)
- 银(20107)
- 银行(20035)
- 环境(19795)
- 技术(19433)
- 行(19226)
- 融(18945)
- 金融(18942)
- 务(17543)
- 机构
- 大学(430678)
- 学院(430521)
- 济(174150)
- 经济(170478)
- 管理(163140)
- 研究(151723)
- 理学(139978)
- 理学院(138317)
- 管理学(135989)
- 管理学院(135223)
- 中国(114031)
- 科学(94477)
- 京(93814)
- 财(78089)
- 所(77927)
- 农(75539)
- 研究所(70914)
- 中心(67765)
- 业大(65958)
- 江(64423)
- 财经(62143)
- 北京(60128)
- 农业(59247)
- 范(59202)
- 师范(58557)
- 经(56470)
- 院(54517)
- 经济学(52568)
- 州(52215)
- 经济学院(47347)
- 基金
- 项目(288066)
- 科学(224420)
- 研究(210036)
- 基金(206187)
- 家(181357)
- 国家(179759)
- 科学基金(152153)
- 社会(131843)
- 社会科(124825)
- 社会科学(124794)
- 省(112579)
- 基金项目(109007)
- 自然(98057)
- 教育(96363)
- 自然科(95705)
- 自然科学(95679)
- 划(95103)
- 自然科学基金(93953)
- 编号(85803)
- 资助(84813)
- 成果(70176)
- 重点(65123)
- 发(64729)
- 部(62984)
- 课题(60237)
- 创(59767)
- 创新(55735)
- 科研(54607)
- 国家社会(54117)
- 教育部(53555)
- 期刊
- 济(197826)
- 经济(197826)
- 研究(130423)
- 中国(88489)
- 学报(72574)
- 农(69103)
- 科学(64910)
- 管理(60653)
- 财(58452)
- 大学(54065)
- 教育(53232)
- 学学(50501)
- 农业(47601)
- 融(38334)
- 金融(38334)
- 技术(36568)
- 业经(33346)
- 经济研究(32178)
- 财经(30128)
- 经(26013)
- 业(25665)
- 问题(25654)
- 图书(24813)
- 科技(21347)
- 贸(20828)
- 版(20728)
- 技术经济(20491)
- 商业(20095)
- 理论(19631)
- 现代(18998)
共检索到6500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学真
文化产业具有低投入、低消耗、强关联等优势,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增长潜力的"朝阳产业"。许多国家将其视为战略产业,我国也把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因此,文化产业如何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制是什么、影响效果有多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吴石磊博士撰写的《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书魁 雷原
文章基于1998—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市场需求和供给能力两个方面出发,分别建立实证模型,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文化产业市场需求方面,居民受教育水平、城镇化水平具有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居民人均收入具有积极影响,且呈现明显的三阶段特征;适龄消费人口的影响在发达省份明显,在欠发达省份不明显。文化产业供给能力方面,人力资源存在积极影响,且不存在省际间差异;资本投入的影响在中等发达省份明显,但在欠发达省份和发达省份均不明显;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和科技化水平的影响只是在少数经济较发达的省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影响因素 供求模型 面板数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袁江
我国文化产业在经历了前期孕育、初步发展时期之后,近几年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然而,由于产业发展中的金融排斥问题广泛存在,我国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困难重重。要获得突破性发展,亟需解决产业投融资瓶颈的制约,实现产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的良性互动,而构建完善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是文化产业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韩学周 马萱
文化产业在中国逐渐上升到了战略的高度,但存在整体实力偏弱、集约化程度不高和国际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尤其在产业运营效率上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通过利用文化产业统计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从技术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中国2000~2009年10年间,表演团体、画廊画店、剧场影剧院、文化经营机构、娱乐业等文化产业分类行业的发展效率,研究结果对于中国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法 文化产业 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石磊 王学真
文章根据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理论,结合文化产业具有的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双重属性特点,构建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影响机制的分析框架,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和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分析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能够通过增加社会就业机会、提高人力资本素质,进而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成军 潘燕 刘芳
美国文化产业总产值占其GDP的25%左右,而中国目前仅为3%。美国电影衍生品的收入高达电影总收入的70%,远高于其电影票房,而在国内电影收入的90%-95%都来自票房和植入式广告,很多电影的衍生品收入竟然是零。面对如此巨大的数字鸿沟与实质差距,这里概述总结了美国电影产业的史事历程与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该领域内当前实际状况给出了值得学习借鉴的一些具体举措和引领性作法,寄希望于以此推动中国文化产业的成长、发展并走向卓越。
关键词:
好莱坞奇迹 文化产业 爱迪生 文化强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仕潮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作为空间样本,从供需协同视角构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31个省份2013—2019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并采取DP矩阵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特征。研究发现:中国31个省份文化产业供给侧、需求侧及高质量发展指数均存在时空差异,且呈现由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递减的分布格局。东部沿海地区遥遥领先,上海最高,浙江、北京、天津、广东等次之,长江中游的安徽、湖南等发展潜力巨大;考察期内文化产业发展质量类型可分为均衡领先型、市场带动型及基础培育型三种,并呈现"基础培育型—市场带动型—均衡领先型"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高质量发展 时空演化 DP矩阵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卫学莉 张帆
中国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为推动经济增长转型,国家更是努力将其打造为支柱产业。人才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创意人才、制作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人才诉求。我国文化产业目前面临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管理不善等问题,必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加大政府投入、转变投入方式,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产学研交流,从而推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和高端转型。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人才需求 人才困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滕堂伟 翁玲玲 韦素琼
基于2000年、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截面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差异进行了度量,并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显著,但呈收敛趋势,区间差异和华东文化区区内差异是造成区域文化产业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受政策导向、经济发展等影响,不同时期影响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区域文化特质差异,是造成文化产业发展差异的一大条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孙铁柱 刘谭
"互联网思维"这一概念的蓬勃兴起不仅对经济生活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更激发了人们对产品推广、商业生态乃至产业发展的重新审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依然存在着产业链不完善、文化消费比重偏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及人才匮乏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未来我国文化产业应竭力探索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将互联网平台化、互动化与多元化的特性应用于文化产业,扩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使其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怀文
文化产业与互联网都是创新的产物,二者的融合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与需求。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平台投资风险低、收益稳、盈利快,具有比较好的发展前景。从目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产业集聚效应难以实现、文化产业的消费不足、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文化产业中专业性人才匮乏是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面对网络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文化电子商务"战略布局日益明显的现状来看,还需要从文化产品的创作与管理环节,进一步延伸文化产业链条、加强文化产业的营销环节、抓好文化产业的投资环节等,进一步拓展互联网电子商务营销与中国文化产业发展路径。
关键词:
文化产业 互联网 电子商务营销 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玉娟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对外发展的困境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建设不足、结构不合理等,应以文化内容、文化服务代替文化产品,以文化创造、文化融合代替文化照搬,寻求多边合作代替闭门造车,突出资本带动的整合优势,用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共同推动。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 文化产业 对外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韩东林 吴瑞 夏传伟
依托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数字文化产业已然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字技术与文化产业有效融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依据中国2007—2016年相关统计数据,建立VAR模型,运用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等工具,对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产业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数字技术应用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效果不明显,数字技术应用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尚有较大发展空间;数字技术应用在短期和长期都能对文化产业发展造成有效影响,且移动端规模的发展对其影响程度更大。
关键词:
数字技术应用 文化产业 VAR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