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405)
- 2023(20484)
- 2022(17362)
- 2021(16019)
- 2020(13586)
- 2019(31096)
- 2018(30664)
- 2017(58525)
- 2016(32089)
- 2015(35886)
- 2014(35829)
- 2013(35499)
- 2012(33021)
- 2011(29905)
- 2010(30236)
- 2009(27872)
- 2008(28233)
- 2007(25634)
- 2006(22368)
- 2005(20300)
- 学科
- 济(139308)
- 经济(139152)
- 业(108689)
- 管理(105127)
- 企(98510)
- 企业(98510)
- 方法(62739)
- 数学(51990)
- 数学方法(51390)
- 财(41553)
- 中国(36692)
- 业经(35951)
- 农(34998)
- 地方(29686)
- 务(28678)
- 财务(28614)
- 财务管理(28552)
- 制(28122)
- 企业财务(27228)
- 学(27040)
- 贸(24902)
- 贸易(24882)
- 技术(24703)
- 理论(24552)
- 易(24082)
- 农业(23572)
- 和(22794)
- 银(22311)
- 银行(22251)
- 融(21410)
- 机构
- 学院(462650)
- 大学(460146)
- 济(189265)
- 经济(185301)
- 管理(180686)
- 理学(154636)
- 理学院(152917)
- 研究(151822)
- 管理学(150283)
- 管理学院(149399)
- 中国(117384)
- 京(97167)
- 科学(92834)
- 财(91221)
- 所(77258)
- 农(76426)
- 江(72698)
- 财经(71753)
- 中心(70689)
- 研究所(69503)
- 业大(67522)
- 经(65030)
- 北京(61168)
- 农业(59685)
- 范(58891)
- 师范(58219)
- 州(57864)
- 经济学(57742)
- 院(54892)
- 财经大学(53088)
- 基金
- 项目(301502)
- 科学(238503)
- 基金(219077)
- 研究(218227)
- 家(190884)
- 国家(189195)
- 科学基金(163763)
- 社会(138860)
- 社会科(131727)
- 社会科学(131696)
- 省(120110)
- 基金项目(115383)
- 自然(107217)
- 自然科(104855)
- 自然科学(104824)
- 自然科学基金(103040)
- 教育(102273)
- 划(99806)
- 资助(90666)
- 编号(87602)
- 成果(70864)
- 重点(67913)
- 部(66582)
- 发(66520)
- 创(65713)
- 课题(61399)
- 创新(60872)
- 科研(57956)
- 教育部(57370)
- 国家社会(57148)
- 期刊
- 济(212793)
- 经济(212793)
- 研究(133861)
- 中国(95424)
- 财(76018)
- 管理(72827)
- 学报(72340)
- 农(68267)
- 科学(66870)
- 大学(55002)
- 学学(51807)
- 教育(51072)
- 农业(45722)
- 融(44727)
- 金融(44727)
- 技术(43746)
- 财经(36565)
- 业经(35470)
- 经济研究(33673)
- 经(31511)
- 问题(27547)
- 业(26684)
- 技术经济(24992)
- 统计(22881)
- 贸(22447)
- 版(22005)
- 商业(21915)
- 策(21654)
- 财会(21479)
- 图书(21430)
共检索到700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剑力
利用251家企业样本数据,将组织结构特性作为权变调节因素纳入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考察中,构建了一个调节效应分析模型,利用回归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结果显示: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两种重要途径,二者平衡有助于绩效提升、不平衡有损于绩效提升;组织结构特性不同,其对两种创新方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同,其中,组织分权化对探索性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组织正式化对开发性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组织联通性则没有显示出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剑力
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创新方式。笔者把环境不确定性、冗余资源、组织结构特性等权变影响因素纳入分析框架,构建了一个多要素互动的整合研究模型,从多个角度挖掘两种创新方式在不同匹配条件下的企业绩效影响水平,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为未来实证研究提供基础框架。
关键词:
探索性创新 开发性创新 平衡 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剑力
基于251家企业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不确定性环境下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平衡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发现,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是提高企业绩效的两种重要途径,二者的平衡更有助于提升绩效,不平衡有损于绩效;环境不确定性的不同维度对两种创新与绩效关系发挥着不同调节作用;不确定性程度越高,越需要对两种创新方式进行平衡,进而更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孙霆姝 周晨
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均能促进国际创业企业成长,但受到行业特征影响,国际创业企业的创新策略随之不同。基于权变、优序融资、委托代理、技术跨越等理论,本文从创新创业、国际商务领域主流学术刊物中遴选出与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国际创业企业成长以及行业特征有关的29个独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元分析研究方法,以探索性创新、开发性创新为自变量,以行业国际竞争力、行业融资依赖程度、行业科技强度为调节变量,以国际创业企业成长为因变量。研究结论是:高国际竞争力行业、内部融资依赖行业中的国际创业企业更适合采用探索性创新;低国际竞争力行业、外部融资依赖行业中的国际创业企业或仅更适合采用开发性创新;行业科技强度对于创新策略影响国际创业企业的调节作用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不同行业中国际创业企业的创新策略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剑力
基于探索和开发理论视角可把创新分为探索性和开发性两种。本文在考察探索性和开发性创新的内涵、相互关系、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这两种创新方式及其平衡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最后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探索性创新 开发性创新 平衡 组织绩效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静
本文通过分析各种管理理论对创新的两种形式即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之间的相互依赖和相互矛盾的关系,及它们对组织发展所发挥的作用,阐述了平衡两者关系的重要性,提出目前解决该问题的新思路二元组织的形式。
关键词:
开发性创新 探索性创新 二元组织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建宇
企业拥有的资源基础决定了其创新形式的选择,而选择不同的创新形式将会对企业绩效产生差异化影响。本文将资源分为知识性资源、财产性资源和混合性资源,并考虑资源嵌入组织的程度,形成了资源的通用性、模块化和互补性三种性质。研究发现知识性资源有利于探索性创新、财产性资源有利于开发性创新。我们还发现无论什么类型的资源,只要企业加强互补性就有利于开发性创新;而知识性资源强化了互补性之后会使其对探索性创新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针对其拥有的资源基础来选择不同的创新形式,或者根据自己的创新战略方向来获取不同形式的资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余菲菲 张颖 李宗泽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但从长期来看,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偏重于开发性创新,造成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之间的失衡,使其难以抵御恶劣的国际金融环境,阻碍了其持续发展。如何促进其由开发性创新向探索性创新转型,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文化与技术融合的视角切入,综合运用技术战略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与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产业领域关联—企业主体合作—资源要素整合"的理论框架,借鉴美国迪斯尼公司探索性创新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特点,总结出新技术带动文化产业、文化需求推动技术革新与技术要素与文化创意协同三条创新转型路径。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核成 鲁东琴 裘懿
基于112家高新技术企业的调研数据,实证分析技术多元化、网络位势和探索性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探索性创新正相关;非相关技术多元化与探索性创新呈倒U字型关系;相关技术多元化对探索性创新的促进作用大于非相关技术多元化;网络位势在相关技术多元化和探索性创新之间具有调节效应,其中联结强度负向调节、位置中心度和结构洞正向调节,网络位势在非相关技术多元化和探索性创新之间不具有调节效应。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飞 吕文栋 汪全勇
基于组织双元结构观,通过企业案例的形式探讨探索性创新和挖掘性创新活动的四种整合模式,为企业消除两种创新活动的冲突,实现两种创新形式的协同整合提供对策思路。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林筠 高霞 张敏
研究知识型企业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对创新绩效的驱动。结果表明:利用性与探索性创新均对创新绩效有促进作用,探索性创新虽没有利用性创新程度高,但未落入利用性创新的"成功陷阱",而且双元交互效应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最强;聚类分析结果发现,67.60%的样本企业在双元平衡与双元组合方面有较好的实践且创新绩效高;大企业和国有企业探索性创新仍持谨慎态度,西部地区非国有企业双元创新先动于国有企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牛亚丽
微创新是一些创新型科技企业发展经验的归纳,也是为后续转型企业提供发展思路的理论概括。企业微创新的主旨在于:企业立足于市场需求、坚持产业化导向,致力于突破"技术"与"市场"高效衔接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挖掘与充分满足消费者的潜在需求。企业的微创新基于消费者体验的视角,逐步做微小的改进,不断地在某一领域做点滴的积累,最终实现大范围的改善。从率先开展微创新探索的企业实践来看,企业微创新战略大体朝着客户导向、定点突破、精微极致、系统开放四个方向展开。百度、阿里巴巴在进行微创新时一般会采用多种微创新组合方式开展创新活动,依靠不同形式的微创新组合不断提升产品性能;而腾讯微信微创新战略在实践中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因为其深刻洞察市场以及对市场信息进行捕捉且做出适宜的响应,并快速嵌入市场和抢占市场份额,且依靠微创新来完成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吴画斌 许庆瑞 陈政融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家能源企业10多年的纵向案例研究,依据战略引领创新、创新促进能力发展、能力支撑战略的思想,分析和归纳其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和机制。研究表明:该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二次创新到集成创新、再到各创新要素共同演进的路径,而创新机制中的积累机制、学习机制、协同机制在不同的阶段对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创新驱动 创新能力 路径与机制 案例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尹惠斌 游达明 刘海运
在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探讨了环境动态性中的技术环境、需求环境、竞争环境和政策环境等子维度的动态性对探索性学习方式与突破性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采用262份研发团队样本数据,运用多元层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探索性学习对突破性创新绩效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技术环境动态性和政策环境对动态性探索性学习与突破性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均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但需求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并不显著,而竞争环境动态性起着倒U型调节效应。基于上述结论,我国企业应抓住技术变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净 耿军会 陈小荣
非研发创新与研发创新都是创新的重要形式,能够为企业带来创新绩效,非研发创新对于中小企业尤其重要。但在目前传统创新理论为主的研究中,创新绩效评价更多反映的是研发创新的结果,而没有体现出非研发创新的作用。利用文献分析法,将中小企业非研发创新分为两大类六种模式,即技术类包括外部技术和知识采用、现有知识创新应用和改良、产品和服务定制与设计,非技术类包括营销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每种模式的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以全面反映中小企业的非研发创新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