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0)
2023(589)
2022(400)
2021(407)
2020(232)
2019(578)
2018(537)
2017(958)
2016(522)
2015(591)
2014(573)
2013(542)
2012(457)
2011(444)
2010(469)
2009(380)
2008(348)
2007(406)
2006(292)
2005(235)
作者
(1353)
(1053)
(1016)
(976)
(682)
(551)
(525)
(438)
(419)
(363)
(358)
(347)
(341)
(335)
(332)
(308)
(301)
(297)
(291)
(291)
(275)
(271)
(267)
(266)
(266)
(260)
(259)
(250)
(222)
(216)
学科
(1590)
经济(1577)
管理(1140)
(960)
中国(890)
业经(678)
(635)
教育(626)
地方(603)
理论(562)
农业(559)
(513)
社会(488)
(487)
企业(487)
工作(400)
(380)
建设(359)
教学(353)
(342)
政治(340)
土地(325)
方法(322)
环境(316)
思想(312)
(307)
农业经济(304)
学校(303)
思想政治(303)
政治教育(303)
机构
学院(6513)
大学(5919)
研究(2189)
管理(1903)
(1808)
经济(1728)
中国(1604)
理学(1490)
理学院(1456)
管理学(1426)
管理学院(1408)
(1331)
科学(1277)
职业(1258)
(1219)
中心(1143)
(1143)
师范(1137)
技术(1111)
(1052)
(1001)
(973)
(972)
(873)
业大(867)
教育(861)
研究所(859)
职业技术(853)
师范大学(846)
(837)
基金
项目(4125)
研究(3893)
科学(3182)
基金(2461)
社会(2404)
社会科(2058)
社会科学(2057)
教育(2020)
(1972)
编号(1964)
国家(1940)
(1922)
成果(1756)
科学基金(1672)
课题(1564)
(1502)
(1493)
基金项目(1222)
项目编号(1133)
规划(1073)
(1071)
(1067)
建设(1043)
重点(1008)
(983)
(961)
研究成果(960)
(948)
(946)
阶段(943)
期刊
(3038)
经济(3038)
中国(2150)
教育(2090)
研究(2080)
(1268)
技术(895)
职业(884)
农业(862)
学报(848)
科学(773)
(766)
管理(731)
大学(728)
业经(663)
学学(637)
图书(629)
技术教育(581)
职业技术(581)
职业技术教育(581)
书馆(484)
图书馆(484)
(460)
论坛(460)
(449)
社会(441)
农业经济(415)
(383)
金融(383)
社会科(380)
共检索到10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叶桂香  
征地拆迁已成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由此而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日益突出,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极不协调。本文试图从征用土地、拆迁房屋、补偿安置、拆除违章、社会保障等方面,探索建立相应保障机制的途径,切实维护失地征迁农民的合法利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一兵  
建设和谐社会,信用是精神支撑、价值资源和文化基础。但因信用缺失而暴露的征信管理问题,严重影响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必须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实现信用信息共享、加强监督制约等,切实加强征信管理,提高全社会的信用度,推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刘博逸  夏洪胜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理念的一次重大飞跃。从信用的视角探索和谐社会的建设,拓展了“和谐”与“信用”的内涵,有利于加强信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信用立法和信用管理,进一步完善政府、企业、个人等信用建设,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中原  
本文主要从经济和社会领域分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就今后一段时间的重点任务和主要对策进行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胡立法  唐海燕  
制度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鉴于市场经济制度及其构成要素的缺陷,整体性市场制度安排不能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而通过市场经济制度与其互补制度的变迁,是实现经济学视野下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在理论上,逼近和实现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帕累托最优和严格公正,有赖于制度变迁的实现,而推进改革开放则是实现制度变迁的有效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卫东  
对资本社会的批判根本上是对资本文明景观所依附的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一经济哲学批判所呈现的公理,构成了全球化、市场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看,人类社会应当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和人的发展最大化三者目标间平衡发展的综合逻辑向度上,来全面认识和实践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方向,这一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社会发展综合逻辑,必将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和谐世界的深层推进与历史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东恺  施国庆  
城市 建 设征 地和 拆 迁中 政府 与 失地 农 民 / 拆迁 人 之 间 存在 问 题 的 根源 是 利 益 冲突 , 主 要 表现 在 征 地 与失被地、土地 增值 与 征地 补偿 、城 市扩 张 与失 业、宏 观目 标 与 微 观目 标 、长 远 利 益 与当 前 利 益 等五 个 方 面 。本 文 通 过 对城市建 设征 地 和拆 迁的 利 益相 关者 进 行分 析,为 更 好地 揭 示 和 认识 城 市 建 设征 地 和 拆 迁中 的 利 益 冲突 提 供 前 提,在 此基础 上,提出 政 府角 色定 位 :规范 公 权力 ;制 度 创 新 ;征 地 制度 与 市 场 经济 规 则...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祥松  
当前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因素是资源行政性配置量中的权力市场化、市场体系的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中的分配不公及利益失衡等体制性因素。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继续深化行政性垄断部门的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和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调节收入分配差距和完善分配制度等体制改革,从根本上革除影响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制度性因素,不能因为改革过程中由于改革不完善而出现的经济社会的不和谐而废止改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袁定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审计发挥重要作用,为此审计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在此基础上,依法审计,促进经济法规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问题,促进制度完善和加强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蓝建  
基本文化教育是所有人都必须获得的、与学历教育和就业技能教育不同的另一类教育。成人基本文化教育已经是现代社会一种维护人权的全民素养。它不仅是公民公平参与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必要素质,而且也是维护自身身体和精神健康的必须,是世界和平和社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须。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定财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存在着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社会组织和政府关系尚未理顺及自身发展不足等现实困境。促使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社会治理,需要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保证社会组织的合法性;改革双重管理体制并理顺与政府间的关系,提高社会组织的先进性;加强社会组织自身建设,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爱民  
征地拆迁应该重视主观性的研究,社会认同理论的切入是一个很好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归类、社会比较对征地拆迁中矛盾的化解具有负向的社会认同,而城市化意义则具有正向的社会认同。因此,实践中应该推动"自上而下"规划性认同的重建,尤其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化意义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建构"制度认同",是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关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爱民  
征地拆迁应该重视主观性的研究,社会认同理论的切入是一个很好的视角。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归类、社会比较对征地拆迁中矛盾的化解具有负向的社会认同,而城市化意义则具有正向的社会认同。因此,实践中应该推动"自上而下"规划性认同的重建,尤其是要积极推进城市化意义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建构"制度认同",是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的关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彦  王发毅  
学风建设作为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指标,有着尤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对新建本科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加强学风建设的新途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彬  熊万胜  
摒弃已有从征地拆迁原因和结果切入的理解路径,从征地拆迁过程的角度,认为征地拆迁是地方政府将构筑在农村土地上的国家、集体和个体三重社会性建构进行层层解构,以实现农村土地商品化的过程。社会性解构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层面的政策性解构、集体层面的组织性解构和个体层面的关系性解构。社会性解构已成为地方政府实现农村土地商品化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与此同时,社会性解构的方式使国家、集体和个体均从属于农村土地商品化。应尽快将社会性解构方式纳入法治化的框架,使征地拆迁在法治规范中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