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20)
2023(12014)
2022(9762)
2021(8934)
2020(7480)
2019(16795)
2018(16766)
2017(31823)
2016(17271)
2015(19306)
2014(18582)
2013(18217)
2012(16300)
2011(14373)
2010(14747)
2009(13706)
2008(13878)
2007(12948)
2006(11413)
2005(10495)
作者
(47686)
(39619)
(39476)
(37107)
(25243)
(19016)
(17808)
(15141)
(14750)
(14517)
(13363)
(13296)
(12707)
(12686)
(12166)
(11937)
(11806)
(11777)
(11548)
(11210)
(9825)
(9689)
(9477)
(9136)
(9027)
(8885)
(8717)
(8694)
(7998)
(7789)
学科
(83289)
(77440)
企业(77440)
(69877)
经济(69791)
管理(67803)
业经(28818)
方法(28663)
(25194)
(24392)
技术(20796)
数学(20166)
数学方法(19962)
(19596)
财务(19569)
财务管理(19541)
企业财务(18454)
农业(18225)
中国(17586)
理论(16716)
(15876)
(14369)
(14283)
(13811)
技术管理(13741)
企业经济(12452)
经营(12297)
(12200)
(11815)
贸易(11802)
机构
学院(243617)
大学(234270)
管理(99665)
(99613)
经济(97614)
理学(84632)
理学院(83843)
管理学(82732)
管理学院(82277)
研究(71985)
中国(59125)
(48938)
(47182)
科学(42212)
(40824)
(40066)
财经(36723)
(35598)
业大(34684)
中心(33956)
(33157)
农业(31909)
(31630)
研究所(31536)
北京(30413)
经济学(28876)
(28324)
商学(28131)
师范(28026)
商学院(27884)
基金
项目(152883)
科学(121975)
研究(117163)
基金(108913)
(93190)
国家(92234)
科学基金(81630)
社会(74424)
社会科(70560)
社会科学(70538)
(63841)
基金项目(57740)
教育(53814)
自然(51279)
(50698)
自然科(50195)
自然科学(50186)
自然科学基金(49429)
编号(48721)
资助(42930)
(38896)
成果(38237)
(36838)
创新(35190)
重点(33912)
(33779)
课题(33434)
(32688)
(30809)
项目编号(30280)
期刊
(118878)
经济(118878)
研究(70638)
中国(53254)
管理(44074)
(41995)
(38854)
科学(31311)
学报(31090)
教育(29946)
农业(26806)
技术(26554)
大学(24797)
学学(23081)
业经(23077)
(21969)
金融(21969)
财经(18440)
经济研究(17821)
(17553)
(16090)
技术经济(15473)
问题(14554)
财会(13946)
现代(13090)
科技(12980)
商业(12895)
会计(11412)
图书(11402)
(11017)
共检索到3743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盛明泉  吴少敏  张娅楠  
探索式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源头,对于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至关重要。利用2013—201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拐点效应",且呈正"U"型,即当研发资源的投入处于低水平时,探索式创新对主营业务资源的占用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研究的推进及成果的显现,探索式创新会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2)异质性会对企业的创新动机与内部资源配置造成影响。按照产权性质分组,探索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没有显著差异;按照行业性质分组,相对于非研发企业,研发企业的探索式创新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间"U"型关系更加明显。(3)税收优惠与内部控制质量提高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资源禀赋和创新效率,进而能够有效缓解探索式创新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负面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传忠   薛宇择  
研发联盟、开放式创新作为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组织与模式,对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企业研发联盟“关系建立—联合创新—价值获取”的开放式创新阶段出发,实证检验了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该作用主要通过促进信息流通、缓解资源错配、提升创新能力三重机制得以实现,企业提高自主创新意识也有助于强化该作用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仅有以共同研发作为契约机制的研发联盟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提升效应,且提升效应在国有企业、大型企业、不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企业、东部地区、强知识产权保护地区以及中心城市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持续提升在研发联盟中实现的开放式创新广度和深度有助于规避联盟机会主义行为、提升联盟创新协同效应从而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本文研究不仅为研发联盟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也为打造以企业作为研发主体的研发联盟与创新联合体、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对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罗超平  胡猛  
采用Wind数据库互联网线上销售和上市企业数据,以企业创新为中介变量实证检验了互联网线上销售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是新时期制造业企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新动力,且该结果在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进一步使用门槛回归模型证明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呈现出显著的"边际效应"递减的非线性特征;(3)互联网线上销售对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存在地区异质性,东部地区明显优于西部地区;(4)中介效应机制检验证明互联网线上销售可以通过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进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夫祥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路径检验证实,连锁股东通过促进双元创新这一路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企业、盈利企业、薪酬激励较高企业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连锁股东的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严伟涛  庄尚文  
文章基于2002~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WTO关税数据库等合并数据,从企业创新的角度,实证研究了进口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与作用机制。一方面,进口贸易自由化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最终能够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提升最小。另一方面,中间产品进口贸易自由化不利于促进企业创新,最终导致企业生产率水平下降,而且对国有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私营企业生产率的不利影响最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思阳  孙光国  
本文基于董事在关联行业任职(DRIs)的数据,考察产业链信息溢出给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RIs增强了上市公司的产业链信息优势,通过驱动企业创新提高了全要素生产率。董事在关联行业担任非独立董事或管理层更有利于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当上市公司对产业链信息需求更高时,DRIs的作用更强。进一步检验发现,良好的外部治理机制是DRIs发挥产业链信息优势的保障。DRIs具有产业协同作用,可以实现产业链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本文为剖析产业链信息如何实现融通提供了新视角,对探索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展路径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昆儒   孙夫祥  
以2007—2022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连锁股东有助于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用路径检验证实,连锁股东通过促进双元创新这一路径来提升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发现,连锁股东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规模较大企业、盈利企业、薪酬激励较高企业和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企业样本中。研究结论有助于深化连锁股东的经济后果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也为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英华   刘宇钊   李海彤  
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新一轮生产力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企业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衡量指标,实证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显著提升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机制检验表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通过推动生产、营销、管理环节的降本增效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其作用方式包括降低劳动力投入、外部销售成本和内部管理成本。调节效应检验表明,知识产权保护正向调节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企业生产率提升作用。异质性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数据开放水平、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等宏观创新环境以及企业人力资本结构等微观企业特征会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提升作用产生差异性影响。本文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的生产率效应评估提供了企业层面的微观证据,对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企业生产经营的高效融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朋吾   刘雨霏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创新作为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2—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采用企业报告中出现的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技术的细分指标的频次衡量数字经济水平,探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经过变量替换和补充变量等稳健性检验,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检验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企业提高创新绩效水平,以及市场竞争程度在数字经济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中产生显著的负向调节效果。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小青   袁思秦   徐允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开放式创新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动态能力在开放式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开放式创新广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强;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生命周期处于成长期的企业中,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论文的实证发现有助于厘清开放式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企业和政府从创新驱动视角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海本禄   马昂  
企业创新是资源分配和创新投入的有机统一。基于2003—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从创新广度和创新深度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企业创新活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倒U型关系,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异质性研究表明,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创新深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相较于非高技术企业,高技术企业创新广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更加陡峭。进一步研究表明,高市场化水平情景下,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情景下,创新广度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曲线呈现峰值提高、拐点左移的特点,创新深度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说明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地区企业创新效应更加显著,但随之而来的创新广度“门槛”问题也更加突出。由此,提出测度企业创新活动的新视角和新方法,进一步揭示不同市场化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下企业创新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与实施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克甝   徐宗文  
企业进行数字技术创新,不仅能够通过技术进步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可以通过赋能其他生产要素并改善要素配置来间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采用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2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企业的数字专利增加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提高企业员工中高学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比例以及技术资产占比,同时还能降低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管理费用和代理成本,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通过优化要素结构和提升管理效率来促进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数字技术创新对国有企业、大型企业、成长性较高企业、西部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更强的提升作用;企业数字技术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在技术密集型行业、资本密集型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中依次减弱。因此,应将数字技术创新作为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着力点,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联合共建数字技术人才高地,依托数字技术拓展企业的治理边界,并将企业家精神融入公司治理及技术创新的全过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修广利  
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提升作用,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其中,创新要素集聚是数字基础设施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更显著。据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发挥创新要素乘数效应、制定差异化转型策略的政策建议,以期不断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国民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巴曙松  白海峰  胡文韬  
金融科技创新为金融资源合理配置进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利用中国33个省份2011—2018年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探究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进而具体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创新活力和金融科技创新规模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金融科技创新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带动作用在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更加明显,而且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门槛效应,只有当金融科技创新高于门槛值时,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才较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