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2)
2023(10247)
2022(8335)
2021(7823)
2020(6382)
2019(14229)
2018(14142)
2017(26183)
2016(14361)
2015(16232)
2014(16497)
2013(15887)
2012(14716)
2011(13397)
2010(14028)
2009(13183)
2008(12126)
2007(11316)
2006(10254)
2005(9402)
作者
(41287)
(35084)
(34088)
(32553)
(21348)
(16641)
(15598)
(13450)
(13326)
(12540)
(11836)
(11718)
(11054)
(10860)
(10844)
(10494)
(10182)
(10007)
(9954)
(9777)
(8790)
(8543)
(8432)
(8245)
(7964)
(7890)
(7608)
(7591)
(7180)
(7171)
学科
(55963)
经济(55896)
(49512)
(45224)
农业(33178)
管理(32983)
(25751)
金融(25744)
(24115)
企业(24115)
(24004)
银行(23980)
中国(23321)
(23291)
业经(19330)
(17403)
地方(15727)
(15163)
方法(13792)
(12924)
农业经济(12637)
(12579)
数学(11604)
(11471)
数学方法(11448)
土地(11440)
中国金融(11011)
理论(10205)
(9679)
农村(9658)
机构
学院(198215)
大学(189115)
(77033)
经济(75006)
管理(69766)
研究(69214)
中国(61621)
理学(58220)
理学院(57576)
(56677)
管理学(56482)
管理学院(56147)
农业(43176)
科学(42020)
(40620)
(36896)
业大(36639)
(35913)
中心(35481)
(34232)
研究所(31977)
财经(27644)
(27481)
(26711)
农业大学(26479)
师范(26402)
(26267)
北京(25028)
(24856)
(24552)
基金
项目(124871)
研究(97787)
科学(95948)
基金(85600)
(74501)
国家(73656)
科学基金(61452)
社会(59259)
社会科(55475)
社会科学(55462)
(53023)
基金项目(45186)
编号(44233)
教育(43764)
(42146)
自然(36875)
成果(36245)
自然科(35911)
自然科学(35900)
自然科学基金(35230)
资助(33799)
(31994)
课题(30806)
(29165)
重点(28100)
(26684)
(26247)
(26184)
(25517)
(24637)
期刊
(99680)
经济(99680)
(62591)
研究(57867)
中国(54683)
农业(41663)
(36457)
金融(36457)
学报(33322)
科学(29938)
(28658)
教育(26815)
大学(25821)
学学(24386)
业经(23291)
管理(21284)
(18751)
技术(17865)
农村(15543)
(15543)
农业经济(14977)
问题(13734)
(13249)
财经(13008)
经济研究(12094)
(11155)
世界(10927)
经济问题(10531)
业大(10429)
社会(9950)
共检索到3264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美频  
我国农村金融已经初步形成了多层次、较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但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推进,其中暴露的问题和需要改善的新需求成为下一步发展应关注的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为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作者认为,从三中全会精神出发,建立农地合作银行是贯彻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创新思路的一个可行办法,农地合作银行的基本构想也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个解决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当前问题的新的思考方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李先玲  
中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本文从功能金融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功能缺陷,不能适应土地流转需求。因此,需要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王睿  
农村金融改革不仅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中之中。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与重构,关系到亿万农民的民生大计,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本文从农村金融机构主体功能作用的角度,对农村金融体系的结构问题进行了思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单玉丽  
台湾农村金融体系与资金动作之探索单玉丽(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福州350001)AProbeIntoTaiwanFinancialSystemAndCapitalOperation¥ShanYuLiAbstract:Taiwanruralfinanc...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周萍  
在全面服务于我国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的总目标之下,构建土地信托银行,有效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充当土地资产的"看护人",转变土地为"可携带资产",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本文基于国内外土地银行的实践,解析了国外土地银行的特点与启示,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土地银行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土地信托银行的可能。基于此,本文进一步构建了土地信托银行的体系,阐明了发展目标、市场定位和资本设计,同时搭建了土地信托银行的运行模式,设计了土地信托银行的管理逻辑、资金来源和盈利模式,从而发挥信托和银行的优势,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探寻一条有效路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吴文军  
农村金融关乎“三农”发展大计。200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就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具体规划,为“十一五”时期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指明了方向。农村金融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张立承  
本文从产权制度改革、管理制度改革、资金支持政策以及准入试点等方面回顾了已有农村金融政策体系,认为农村合作金融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构农村合作金融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重构农村合作金融进程中,制度规范是其良性发展的前提,这包括避免行政化和商业化两个方面的内涵。本文认为重构农村合作金融,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议:构建农村合作金融民主管理机制;通过经济杠杆扶持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提供便于农民贷款的合作金融担保形式;扩展合作领域与内涵,从产中向产前和产后扩展,从生产领域向销售领域扩展;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韩俊  
我主要就建立普惠型农村金融体系谈一些看法。我对刚才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致辞中讲到的一句话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格莱珉银行是去找借款人,他们要把信贷的服务送到每个农户的门口"。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俊  
当前,在发展农村金融的过程中应当明确一个理念:信贷是一种服务,既然是一种服务,应该能够尽量做到普惠才是合理的。国际上对普惠型金融体系的定义是,能够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来提供金融服务的体系,尤其是要为那些金融体系现在还没有覆盖到的穷人,或者是社会低收入阶层提供服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冬  袁雅莉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曾经一度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近些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阻碍发展的难题。农村金融的发展受到农村实体的经济影响很大,因此,由于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在成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农村的经济要想取得较为长远的发展,必须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所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进行重构,才能够保证农村的金融体系能够与农村的经济协调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征征  王雪  倪冰莉  
土地流转权的实现,加快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土地市场化的建立,为农民增加收入、加快城填化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要依靠金融的支持与保障,才能顺利进行。但目前我国无论是贷款金额、贷款品种还是贷款结构,都不能符合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要求。因此在保障土地顺利流转的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土地流转体系,大力扶持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担保机构及业务,培育有序竞争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贵森  
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对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农民权益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存在诸多问题。从宏观上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相互冲突,流转主体不明确,流转范围和方式存在限制,实施困难。在具体的环节中,无论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设立、流转,还是配套的保障措施的形成上都存在较大漏洞。针对这些问题,应从立法方面进行推进,取消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不合理限制,形成科学、可操作的流转程序,完善相应的登记制度,探索农地以用代征的新路径,建立起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使用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吕晨光  杨继瑞  谢菁  
本文基于对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和部分地区土地流转实践的分析,对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以下建议:适度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必要的产权基础;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建立严格规范的土地流转配套制度和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