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3)
2023(11834)
2022(10182)
2021(9678)
2020(8090)
2019(18777)
2018(18704)
2017(33762)
2016(19609)
2015(22267)
2014(22576)
2013(20984)
2012(18931)
2011(16957)
2010(17070)
2009(14801)
2008(14200)
2007(12645)
2006(10873)
2005(9499)
作者
(51289)
(42332)
(42276)
(40381)
(26832)
(20639)
(19688)
(16645)
(16492)
(15441)
(14757)
(14109)
(13437)
(13373)
(13286)
(13009)
(12832)
(12638)
(12277)
(12262)
(10803)
(10399)
(10100)
(9882)
(9786)
(9551)
(9431)
(9416)
(8591)
(8488)
学科
(65650)
经济(65575)
管理(50398)
(46504)
(38811)
企业(38811)
方法(33679)
数学(29862)
数学方法(29309)
教育(22991)
中国(22722)
(18767)
(18250)
理论(16742)
(14660)
业经(14591)
教学(13187)
地方(12789)
农业(12435)
(12383)
技术(12001)
(11710)
财务(11661)
财务管理(11625)
(11014)
贸易(11005)
企业财务(10985)
(10685)
(10395)
环境(10253)
机构
大学(256381)
学院(253619)
管理(95668)
(91555)
经济(89227)
理学(82433)
理学院(81484)
研究(80574)
管理学(79763)
管理学院(79260)
中国(55667)
(54716)
科学(48873)
(43338)
(43326)
师范(42982)
(41110)
中心(38973)
(38231)
(38152)
教育(37175)
业大(36858)
师范大学(34788)
研究所(34643)
财经(34584)
北京(34245)
技术(32958)
(32215)
(31390)
(29742)
基金
项目(172135)
科学(136987)
研究(133123)
基金(120686)
(103627)
国家(102587)
科学基金(89013)
社会(81198)
社会科(76722)
社会科学(76701)
教育(71168)
(70716)
基金项目(63417)
(60331)
编号(57380)
自然(56761)
自然科(55489)
自然科学(55476)
自然科学基金(54451)
资助(49094)
成果(47806)
课题(42474)
重点(40188)
(39504)
(37277)
(36705)
(34985)
教育部(34883)
项目编号(34745)
创新(33959)
期刊
(96030)
经济(96030)
研究(79779)
教育(65731)
中国(58956)
学报(36705)
(35496)
管理(33823)
科学(32710)
(32574)
技术(30052)
大学(29891)
学学(26065)
农业(22121)
(19056)
金融(19056)
职业(18083)
财经(16445)
业经(16441)
图书(15456)
(14212)
经济研究(13886)
问题(12593)
(12348)
论坛(12348)
技术经济(11959)
(11929)
(11901)
统计(11898)
技术教育(11837)
共检索到3792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刘钧燕  
2022年4月,我国颁布了最新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16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新版课程标准有两大关键突破:凝练了课程核心素养,凸显学科育人价值;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明确育人要求。新课程的落地,除了新教学之外,还需要实施新评价,积极探索如何基于课程标准合理测评学生的核心素养:应依据学业质量标准合理设定评价目标;注重情境在考试命题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基于真实情境的开放性题目设计;探索跨学科试题命制;探索非书面测试方式;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着力研制评分标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曹漱芹  杨晓芳  沈晨波  
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颁布对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发育性障碍的孤独症学生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有待于对孤独症学生核心素养与模型建构的研究,从而为孤独症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结构性的参照体系。孤独症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结构吻合度与内涵诠释表明:孤独症学生的核心素养模式建构将有助于孤独症学生教育目标的具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以及教育效能的综合评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沈晓敏  
中国大陆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逐步关注经济教育,但是在正规课程中仍然没有独立的经济课程,除了高中思想政治课设有自成体系的经济领域,小学和初中的经济内容分散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思想品德课程的各个主题中,并以消费和理财为重点。经济教育仍然从属于品德教育和思想教育,且分散在各主题中的经济内容相互间缺乏关联,整个经济教育缺乏明确的目标与核心概念。这样的经济教育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理智消费和节约金钱的意义,也不能理解某种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之所以更合理更具优越性,更无法运用所学的经济知识解释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解决生活问题。为探索系统而有效的经济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笔者在编写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之际,尝试基于"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效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委托管理是2007年上海市为推进农村学校内涵建设、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对委托管理产生的宏观背景做了分析,介绍了托管工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委托管理在优质教育资源输出、学校办学内涵提升、教育专业机构及第三方评估机构培育等方面的特点及成效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托管工作的深入推进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煜晖  李倩  
核心素养取向的课程改革是国际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根本在于考试评价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我国语文考试评价的评价构念与课程标准缺乏内在同构性,相应评价内容务多求全且组织形式碎片化,评价任务封闭性强且任务之间关联性弱,依据参考答案“踩点赋分”的评分方式也存在负向回冲效应。从核心素养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出发,借鉴国际教育评价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语文考试评价的系统变革应着眼于相互关联的四个方面:坚持素养立意,探索评价构念的建构逻辑与内涵;借鉴“关键实践”,推进评价内容的结构性变革;增强评价任务的开放性,以情境为媒介建立关联;参考“表现编码”,关注真实作答和整体性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教委日前宣布:上海市各区县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为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必要的阶段性测验,上海市教委同时规定:小学一、二年级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于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它学科只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崔允泖  刘辉  郑东辉  
课程评价是当前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课题之一,也是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瓶颈之一。以钟启泉教育为首席专家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素质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和崔允漷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基于标准的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研究》在该领域特别是学生学业成就评价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现将该项目组的部分研究成果发表于此,除了分享,更重要的是"增值",希望引起更多的同仁关注评价,研究评价,开展新的评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霁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收入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近年来,通过各级政府的努力,农村教师收入有了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与此同时,农村中小学教师收入分配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锡美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无论是学校数还是在校生数从全国范围来看所占比例都很低,即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实施后,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改变;相反,近年来我国民办中小学却呈弱化态势。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面临的困境,需要办学者在办学过程中注重内涵建设,走特色发展之路,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公共财政扶持的力度。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倪文锦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考试改革是大家关心的一个热门话题。考试虽然不等于评价,但是考试作为评价的方式之一,它同样需要体现评价思想的变革。本文在简要论述语文课程评价为什么改革,改革什么,以及怎么改革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谈了新的评价思想对语文考试改革的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龙洋  郑白玲  
建立随班就读学生在"瀑布式特殊教育服务体系"中的交流制度,是保障随班就读学生获得与自身学习能力相适应教育条件的一种制度设计。我国随班就读学生交流制度受制于理念、经费、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等因素的影响,一直未能有效开展。通过完善我国特殊教育服务体系、加强针对随班就读学生交流的定向拨款、完善随班就读学生学习能力综合评定机制、交流方式等,将有助于推动随班就读学生的交流工作。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宝山  
在国家层面,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是本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改革创新点。网络作业与在线考试的技术与实施正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结合课题研究和有关调研,就网络作业与在线考试的技术与实施的研究现状做些分析,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光辉  彭伟辉  
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择校行为的根本原因,从外在表现看主要是超额需求和差异化需求。择校是一个双向选择行为,即生择校和校择生。适度允许择校有利于增进社会福利,但要合理设计制度,避免优质教育资源主要被社会少数群体占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慧玲  唐胜杰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教育经费收支是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专项收支及代收代支经费以外,由各级财政保障及学校筹集的年度预算内外各项收入及支出。实施预算细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强化预算管理意识;科学规划年度收支;合理细化经费支出;严格经费分项使用;有效提高使用效益;确保经费收支平衡。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年度教育经费收入预算细化管理(一)收入预算的原则综合预算的原则,预算来源要将学校上年结余可用资金及年度预算内外收入全额纳入细化预算管理,预算外收入要在谨慎稳妥的前提下做到应收尽收;依规合法的原则,对于预算外收入要确保收入形成符合相关财经法规的规定及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杨向东  
如何命制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考试题目是推进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问题。学科核心素养不同于固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关注的是学科课程学习的真实性学业成就。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本质上是以建构为核心的评价,需要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建构理论,深刻反思当前双向细目表的不足,构建整合真实情境、课程内容和学科核心素养等多个维度的评价框架。在命制考试题目时,需要准确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外延,发掘特定现实情境用于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可能性,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与情境特征的明确关系确定合理的任务呈现方式,提供恰当的支撑性材料或信息,充分考虑设问指向和设问方式对问题空间大小的影响。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依据,结合具体评价任务,研制包括评价框架、表现水平和表现样例等成分的等级性评分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