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24)
- 2023(16392)
- 2022(13782)
- 2021(12755)
- 2020(10395)
- 2019(23708)
- 2018(23553)
- 2017(44211)
- 2016(23942)
- 2015(27014)
- 2014(27196)
- 2013(26270)
- 2012(24207)
- 2011(22044)
- 2010(22340)
- 2009(20079)
- 2008(19432)
- 2007(17122)
- 2006(15235)
- 2005(13785)
- 学科
- 济(115859)
- 经济(115760)
- 管理(65105)
- 业(60484)
- 企(48486)
- 企业(48486)
- 方法(44156)
- 数学(38862)
- 数学方法(38165)
- 中国(31464)
- 地方(29535)
- 农(27843)
- 业经(24168)
- 财(21904)
- 学(20449)
- 农业(19069)
- 理论(18586)
- 制(17965)
- 地方经济(17276)
- 贸(16914)
- 贸易(16900)
- 易(16245)
- 环境(16171)
- 融(16155)
- 金融(16152)
- 银(16078)
- 银行(16054)
- 技术(15568)
- 和(15534)
- 行(15470)
- 机构
- 学院(337142)
- 大学(332186)
- 济(141827)
- 经济(138821)
- 管理(127017)
- 研究(114079)
- 理学(108363)
- 理学院(107122)
- 管理学(104944)
- 管理学院(104302)
- 中国(86696)
- 京(70656)
- 科学(67754)
- 财(63173)
- 所(56578)
- 中心(52675)
- 江(52402)
- 研究所(50830)
- 农(49783)
- 财经(49724)
- 范(46758)
- 师范(46314)
- 业大(45576)
- 经(45027)
- 北京(44842)
- 经济学(43830)
- 州(41972)
- 院(41763)
- 经济学院(39062)
- 农业(38221)
- 基金
- 项目(220019)
- 科学(173928)
- 研究(165651)
- 基金(156596)
- 家(134996)
- 国家(133835)
- 科学基金(115969)
- 社会(104500)
- 社会科(99081)
- 社会科学(99062)
- 省(88377)
- 基金项目(81696)
- 教育(78910)
- 划(73469)
- 自然(72936)
- 自然科(71264)
- 自然科学(71251)
- 自然科学基金(69902)
- 编号(69070)
- 资助(64857)
- 成果(55455)
- 发(52072)
- 重点(50248)
- 课题(48822)
- 部(48085)
- 创(46325)
- 创新(43204)
- 国家社会(42926)
- 发展(41858)
- 教育部(41846)
- 期刊
- 济(165903)
- 经济(165903)
- 研究(102514)
- 中国(73348)
- 管理(50237)
- 财(49222)
- 教育(47311)
- 学报(46521)
- 农(45600)
- 科学(44403)
- 大学(36701)
- 技术(36547)
- 学学(34029)
- 农业(31390)
- 融(31239)
- 金融(31239)
- 经济研究(26949)
- 业经(26896)
- 财经(24860)
- 经(21547)
- 问题(20668)
- 技术经济(18207)
- 统计(17823)
- 图书(17361)
- 业(16754)
- 策(16667)
- 商业(15664)
- 贸(15418)
- 职业(15320)
- 科技(15187)
共检索到5193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俊 陈志丹
当前,独立学院的战略重心已到了由规模数量的扩张转向以提高建设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式发展的历史新阶段。在新的历史阶段,独立学院必须充分考虑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适应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确立教学型大学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定位,要把内涵建设的重点放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曹深艳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该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围绕市场需求明确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以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为主力,构建"理实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打造"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商务英语人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而职业教育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战略导向,二者是一对高度相关的共同体。广西作为西部多民族落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为滞后,随着广西"两区一带"经济区的发展,对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当前广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已经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对此,职业院校必须根据广西区域产业的特点和优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办学方向,重塑办学观念,突出区域办学特色,以实现与区域经济的联动协调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薄爱敬
文章梳理了目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指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区域经济需求的必然相关性,并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下适合不同专业类别的人才培养模式: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或"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合经济类专业;"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技术类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和"2+1"人才培养模式适合服务类专业。
关键词:
区域经济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红
当前区域经济发展对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预测人才市场走势,产学研用一体化,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创新型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地方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低、师资水平有待提高、地方政府投入机制存在倾向性、教学功能单一灵活性差、产学结合深度和广度不够的现状,文章提出从打造师资队伍、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参加职业技能竞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关键词:
区域经济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利琳 季诚钧 徐青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许多高校都把目光纷纷聚焦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上,以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杭州师范大学面对这一形势,敢为人先,大胆创新,探索出一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之路,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构筑坚实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力 赵修文 蒋珍菊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作为地方本科院校,顺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把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办出自己的特色,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蒙冬英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办学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指导、地方经济的支撑,而高校又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为其提供智力与人才的支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什么层次的人才、如何培养人才值得我们思考。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难以应对知识经济与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与地方经济发展情况脱离,亟待调整。基于服务地方经济思路分析地方经济与人才培养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探讨改进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全旭 张小东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的大胆探索和创新,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根据独立学院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特点、学生特点、区域经济(或地方经济)的实际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对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索,并结合作者工作实际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和实践进行了阐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国强 朱炜 陆卫国
当前,我国虽然大力提倡培养高技能人才,但高技能人才的总量和比例仍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高技能人才培养在供需匹配、校企合作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问题突出。构建区域产业学院校企合作平台,将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深化产教融合,打造"对接产业设置专业,对接岗位制定标准,对接任务建构课程,对接评价实施教学"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教融合指数推进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优化,使人才培养紧跟社会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培育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队伍。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寿根 殷革兰
上海等城市已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如何培养,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结合上海高等教育发展实际,提出对上海部分应用型高校先行先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构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立交桥作了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武迎春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少到多的发展过程。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看,民办本科高等教育是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设置的院校一般属于地方性大学,以教学为主要任务,主要履行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职能,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主要目标的全日制教学型大学。民办本科高等院校具有灵活的办学机制、办学体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董晓红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机制和体制的大胆探索与创新,在扩大高等教育资源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独立学院应根据自己的办学定位、学科专业、学生特点、区域经济的实际,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我院自成立以来就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创建了"1321"人才培养模式,并形成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子飘 丁孝智
根据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了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该区域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专业改造和新专业设置要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加大实践训练的力度,这样才能为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加快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提高科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鞠明明 李华 黄晓雪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适应市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如何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又精通商务专业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建立有效的职业能力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了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商务英语 人才培养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