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03)
- 2023(15116)
- 2022(12845)
- 2021(11857)
- 2020(9738)
- 2019(22003)
- 2018(21673)
- 2017(40712)
- 2016(22303)
- 2015(24807)
- 2014(24340)
- 2013(23626)
- 2012(21902)
- 2011(19810)
- 2010(20052)
- 2009(18523)
- 2008(18494)
- 2007(16798)
- 2006(14973)
- 2005(13628)
- 学科
- 济(92012)
- 经济(91922)
- 业(71285)
- 管理(70083)
- 企(60650)
- 企业(60650)
- 方法(38594)
- 数学(33502)
- 数学方法(33044)
- 中国(27274)
- 财(26481)
- 农(24112)
- 地方(22807)
- 业经(22177)
- 制(21878)
- 银(21704)
- 银行(21659)
- 行(20463)
- 技术(20440)
- 务(18586)
- 财务(18546)
- 财务管理(18506)
- 企业财务(17763)
- 融(17658)
- 金融(17657)
- 农业(16745)
- 学(16429)
- 贸(16339)
- 贸易(16319)
- 易(15776)
- 机构
- 学院(310343)
- 大学(306397)
- 济(125411)
- 经济(122816)
- 管理(120135)
- 研究(103467)
- 理学(102591)
- 理学院(101460)
- 管理学(99534)
- 管理学院(98956)
- 中国(84681)
- 京(64840)
- 科学(63328)
- 财(60529)
- 农(54629)
- 所(52735)
- 江(49060)
- 中心(48502)
- 研究所(47269)
- 财经(46905)
- 业大(46156)
- 农业(42695)
- 经(42505)
- 北京(41224)
- 州(40003)
- 范(39262)
- 师范(38727)
- 经济学(37303)
- 院(37159)
- 财经大学(34742)
- 基金
- 项目(201525)
- 科学(158928)
- 研究(145167)
- 基金(144618)
- 家(126825)
- 国家(125679)
- 科学基金(108565)
- 社会(92231)
- 社会科(87591)
- 社会科学(87571)
- 省(82214)
- 基金项目(76249)
- 自然(71293)
- 自然科(69748)
- 自然科学(69734)
- 自然科学基金(68528)
- 划(68009)
- 教育(67693)
- 资助(59351)
- 编号(57892)
- 发(47089)
- 创(47063)
- 成果(46190)
- 重点(45594)
- 创新(43153)
- 部(43077)
- 课题(41383)
- 科研(38396)
- 国家社会(37471)
- 大学(37297)
- 期刊
- 济(142179)
- 经济(142179)
- 研究(93548)
- 中国(69334)
- 农(49770)
- 学报(49016)
- 财(48818)
- 管理(47967)
- 科学(44684)
- 融(41385)
- 金融(41385)
- 教育(37019)
- 大学(36929)
- 学学(34711)
- 农业(32543)
- 技术(28259)
- 业经(24920)
- 财经(23074)
- 经济研究(23067)
- 经(19664)
- 业(18286)
- 问题(17848)
- 科技(16357)
- 技术经济(16331)
- 商业(15160)
- 统计(14999)
- 策(14890)
- 版(14535)
- 理论(14354)
- 图书(14252)
共检索到4839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企业高质量的技术创新能否在债券市场获得资源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分类号,构建表征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探索型创新指标,考察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探索型创新程度越高,公司债发行价差越低,这说明,总体上债券投资者关注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会降低对探索型创新程度高企业索要的债券风险溢价。机制检验表明,探索型创新主要通过信息环境优化、信用增进和政府支持这三种渠道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成长性较高、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以及所处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企业高质量创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角色,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助力企业探索型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小运 黄婉
企业高质量的技术创新能否在债券市场获得资源支持,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表征,也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的关键。本文利用手工收集的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分类号,构建表征企业高质量创新的探索型创新指标,考察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探索型创新程度越高,公司债发行价差越低,这说明,总体上债券投资者关注了企业创新行为的差异,会降低对探索型创新程度高企业索要的债券风险溢价。机制检验表明,探索型创新主要通过信息环境优化、信用增进和政府支持这三种渠道降低公司债发行价差。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成长性较高、产业政策支持行业以及所处市场化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企业,探索型创新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为明显。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监管部门更好地理解企业高质量创新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的微观主体角色,同时对于进一步完善债券市场助力企业探索型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宋迪 杨超
本文以2007—2018年沪深两市已公开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关注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债券发行规模和发行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质量可以提升公司未来债券发行的规模,并降低债券信用利差;与国有企业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对非国有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和信用利差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丰富了内部控制与公司债券领域的文献,为资本市场债权投资者理解上市公司公开发行债券动因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内部控制 公司债券 信用利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安家鹏 曹思宇 翟胜宝 孙光国
审计失败会对客户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可能波及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公司。基于共同审计师视角,选取2007—2022年公司债数据,实证检验审计失败在债券发行定价中的传染效应。研究发现,当发生审计失败后,拥有共同审计师的关联公司债券发行定价显著提高,即审计失败对债券发行定价具有传染效应,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风险信息传递、低质量会计信息是审计失败产生传染效应的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当聘用学历较高或具有行业专长的审计师、投资者面临风险更小、投资者保护更好时,传染效应有所减弱。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贾秀彦 杜运潮 徐凤菊
基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这一准自然实验场景,利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对该问题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能显著降低试点地区公司债发行价差。机制检验结果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主要通过提高债券发行方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信任程度,降低投资者要求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公司债的发行价差。这主要表现在发行方会强化信任制度建设、实施诚信行为、提供信任结果保障和债券投资者给予信任四个方面。异质性分析表明,在社会信任环境较差的地区以及债权人保障水平较低的企业,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对公司债发行价差的降低作用更加明显。针对二级市场的分析表明,社会信用体系改革试点还能降低二级市场债券的交易价差,实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协同优化。该研究结论对于继续扩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范围、强化现有的社会信用体系,提高债券市场的定价能力、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叠峰 程晓园
"11超日债"违约是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打破了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现状。以2013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检验刚性兑付被打破是否系统性地影响到公司债的初始定价。实证结果表明:"11超日债"违约后,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加强,其中对产权性质的增强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刚性兑付的打破总体上增强了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感知,尤其是国有产权形成的隐性担保在公司债定价中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有利于我们合理评估"11超日债"违约事件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正确看待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对公司债券定价的影响,为如何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苏宏
发行公司债优于股票增发融资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券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负债比率(或资产负债率)指标表示。目前,我国国有公司的融资结构表现为两种极端:弹性过度的高负债水平融资结构和弹性不足的高权益融资结构。而国有上市公司一般更偏好股权融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赵璐 梁秀桓
国内外主要运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公司债发行的公告效应和对公司实际业绩的影响。公司债发行对公司股票价格和公司业绩的实际影响到底如何?目前并没有统一的结论。随着我国公司债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研究公司债发行对公司实际业绩的影响将是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点。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公告效应 可转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清江 漆鑫
本文在综合资本结构理论和债务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方法考察了我国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的市场反应及其原因。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发行公司债券融资对公司股价具有负面的效应,公司的成长性、资产负债率等反映公司自身情况的因素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负相关;而在反映债券的债务结构特征中,发行利差与累积异常收益率显著正相关,当债券赋予了投资者回售等权利时,该公司的股价会做出明显的负面反应。
关键词:
公司债券 股价反应 累积异常收益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根据英国柏克莱投资银行(BZW)年度研究报告指出,1996年全球可转换公司债券(简称ECB)发行量创下新高,为250亿美元,比1995年的220亿美元,增长了13.6%。
关键词:
可转换公司债 柏克莱 研究报告 居第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付雷鸣 万迪昉 张雅慧
本文以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发行公司债的31个样本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对这些公司发行公司债所产生的公告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我们研究的事件窗口中,我国公司债发行会产生负的公告效应,但是在公告发布之前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正,而在公告发布之后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为负。横截面数据的回归分析表明,股票的累积异常收益率与公司的成长性显著的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资产负债率、债券相对发行规模及公司规模显著的正相关,与公司的年龄、债券的信用评级及债券的存续时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雄元 高开娟
本文探讨大客户在公司债发行定价中的作用以及承销商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第一大客户销售占比与公司债发行价差显著正相关,这一结论即使在控制内生性后依然成立,说明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具有风险效应。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承销商市场排名较低、承销费率较高、非承销团承销、承销商分类评级较低以及承销商不同时承销IPO组,说明承销商声誉能抑制大客户对公司债发行定价的风险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第一大客户非政府背景、与企业不在同一省份以及关系不稳定,债券无担保、信用评级较低以及筹资用于偿还债务,货币政策紧缩与经济增长较慢时,大
关键词:
大客户 公司债发行定价 承销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欧阳才越 谢妍 熊家财
基于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5年的数据,研究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新发行公司债券定价的关系,结果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导致更高的新发行公司债券信用利差。进一步发现,这一关系仅存在于上市公司身处东部区域组、股价崩盘风险较高组以及管理层能力较高组,从而支持了控制权变更风险假说。此外还发现,这一关系在高掏空组不显著,在低掏空组反而显著,在不同信息质量组不存在显著差异,从而排除了掏空路径和信息风险路径。
关键词:
股权质押 控制权变更风险 债券定价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叶龙 刘海浩
我国国债发行方式改革和市场化探索赵叶龙刘海浩1996年我国国债发行总量达2,200多亿元(含短期国库券),创16年来国债发行的最高纪录,取得了多品种、多批量、滚动发行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回顾的是发行1800多亿元可流通债券,财政部全面试行了公开招标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