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44)
- 2023(8721)
- 2022(7475)
- 2021(6792)
- 2020(5619)
- 2019(12802)
- 2018(12745)
- 2017(23709)
- 2016(13155)
- 2015(15137)
- 2014(15529)
- 2013(15197)
- 2012(14735)
- 2011(13780)
- 2010(14311)
- 2009(13373)
- 2008(13423)
- 2007(12812)
- 2006(11858)
- 2005(10993)
- 学科
- 济(73352)
- 经济(73282)
- 管理(38104)
- 业(32923)
- 企(28406)
- 企业(28406)
- 方法(21686)
- 地方(19178)
- 数学(17807)
- 数学方法(17502)
- 中国(16878)
- 学(16043)
- 业经(14433)
- 农(14269)
- 地方经济(13369)
- 财(12932)
- 制(12616)
- 理论(11011)
- 贸(10216)
- 贸易(10206)
- 易(9807)
- 和(9695)
- 策(9674)
- 融(9590)
- 金融(9589)
- 银(9477)
- 农业(9450)
- 银行(9445)
- 体(9410)
- 行(9065)
- 机构
- 学院(202065)
- 大学(202044)
- 济(86046)
- 经济(84007)
- 研究(77204)
- 管理(67495)
- 中国(58409)
- 理学(55529)
- 理学院(54781)
- 管理学(53597)
- 管理学院(53208)
- 科学(46904)
- 京(44631)
- 所(41546)
- 财(39219)
- 研究所(37018)
- 农(34778)
- 江(34599)
- 中心(33664)
- 财经(30004)
- 北京(28909)
- 范(28089)
- 院(27751)
- 业大(27727)
- 师范(27713)
- 州(27484)
- 农业(27300)
- 经济学(27002)
- 经(26838)
- 省(25304)
- 基金
- 项目(117523)
- 科学(89683)
- 研究(85486)
- 基金(81743)
- 家(72183)
- 国家(71527)
- 科学基金(58838)
- 社会(52249)
- 社会科(49262)
- 社会科学(49244)
- 省(46441)
- 基金项目(41117)
- 教育(40021)
- 划(39060)
- 自然(37390)
- 自然科(36482)
- 自然科学(36469)
- 自然科学基金(35815)
- 资助(35706)
- 编号(35092)
- 成果(30677)
- 重点(27308)
- 发(26961)
- 课题(26437)
- 部(25202)
- 创(23160)
- 性(22068)
- 大学(22038)
- 科研(21911)
- 创新(21700)
- 期刊
- 济(114591)
- 经济(114591)
- 研究(67648)
- 中国(47336)
- 学报(34102)
- 农(32787)
- 财(31646)
- 管理(30517)
- 科学(30131)
- 教育(27132)
- 大学(25448)
- 学学(23542)
- 农业(21901)
- 融(20105)
- 金融(20105)
- 技术(19507)
- 经济研究(18249)
- 财经(16196)
- 业经(15967)
- 经(14260)
- 问题(13879)
- 贸(12157)
- 图书(11943)
- 业(11885)
- 国际(11628)
- 世界(11475)
- 技术经济(11242)
- 现代(10409)
- 坛(10294)
- 论坛(10294)
共检索到3398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池元吉 李晓
战后,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从60年代民间组织机构提出的关于太平洋经济交流与合作的诸多建议,到70年代官方抛出的“环太平洋联合设想”,再到80年代炮制的“东亚经济圈”和“局部经济圈”构想,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日趋具体化,表现出明显的目的性、阶段性、层次性和现实性。在90年代,日本将侧重与东亚各国和地区开展贸易、投资、金融“三位一体”的经济合作,努力培植以自己为中心的“东亚经济圈”,促进“雁行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树淼
一、日本亚太经济战略的演变 日本从明治维新到现代化经济的实现,用了100年时间。在这期间,日本一直奉行“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明治维新以后的20年里,日本在原先幕府闭关自守的自然经济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借鉴西方经济的新经济体系,使日本的工业化基础逐渐得到巩固,挤进了世界列强的行列。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发展更快,到20年代末期已成为工业化国家。此后,日本重工业蓬勃发展。二战以后,日本仍然没有放弃“脱亚入欧”的指导思想,在美国占领的改造下,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很快结束了战争后的混乱状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玉潭 程伟
试析90年代日本的亚太经济战略李玉潭,程伟东西方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因素在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以及国际事务中所占的地位进一步上升。伴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亚太地区转移。作为亚太地区主要经济强国的日本,其在亚太...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玉潭 程伟
日本亚太经济战略今后能否顺利实施,主要取决于它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如何分别处理好同美国、东亚(不包括中国)和中国的关系。 一、联合中存在争夺——对美国的经济战略。美国从80年代中期开始,从全球战略出发,积极地参加并推动亚太经济合作。美国亚太新战略实质是通过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来加强其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制约日本和东亚进一步崛起,争取亚太地区经济领导权。为此,日本对美国实施的战略为:1.在亚太经济合作中,坚持自由贸易体制,支持美国推动泛太平洋区域经济合作,促进其贸易自由化。2.以经济技术优势在东亚扩展实力,通过积极筹建“东亚经济圈”,确立自己在东亚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以此抗衡美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仁淑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进入了以亚太经济战略为重点的新阶段。这种新战略以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等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强与亚太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构筑以日本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毫无疑问,日本90年代新的亚太经济战略的形成及实施,必然影响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其中存在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杨振华 朗晓龙 于晓燕
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的对外经济战略逐步由以加强与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合作为中心转而开始向亚太地区倾斜,形成了“新太平洋共同体”的亚太经济战略。这一战略是在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及美国全球战略相应变化的背景下,由多种原因促成的。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美国亚太经济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俊江美国90年代的亚太经济新战略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浪潮中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美、中两国在亚...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淑君
冷战以后,美国政府根据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全球经济战略进行了大幅度的调整。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将美国的区域经济战略重心由西欧向业太转移,将亚太地区作为冷战后谋求海外经贸利益的主战场。我国对此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我们应充分利用冷战后有利的国际环境,顺应经济国际化、一体化和集团化潮流,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努力发展同亚太各国(包括美国)的经贸关系,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章新
论中国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章新一、任何没有中国参加的亚太经圈将是不完整的“圈”。进入九十年代后,全球化、区域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这一态势,各国经济“区域意识”加强,“区域意识”的驱动_工业化世界各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正...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萍 孙明春
早在60年代《欧洲煤钢联盟》成立后不久,日本就曾表示希望在亚太地区进行环太平洋经济合作。此后,东亚的其它国家在区域经济合作方面又做出了许多尝试。但是美国对此采取不合作的冷淡态度。由于东亚各国在政治、军事、资金以及市场等方面需要依赖美国,也由于亚太国家之间在经济实力、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难以脱离美国形成大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培刚 张建华
90年代以前,人们广泛采用的是狭义的亚太概念,主要指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地区,该地区从60年代中期以后,各经济体相继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泛指环太平洋沿岸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广义的亚太概念被人们频繁使用。这表明东亚或亚洲部分在环太平洋广大地区中的地位日益凸现,也意味着亚太地区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的时期。本文采用狭义的亚太概念,并首先从亚太经济发展的总体特征中去认识中国经济的特殊地位,然后从与亚太地区各经济体历史和现实的联系,以及今后的合作前景中,进一步探讨中国经济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金小川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宫占奎 乐平
日本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中的重要成员,其在APEC中的活动对APEC进程和APEC成员,尤其是亚洲成员影响颇深。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日本在APEC发展中的作用:APEC的产生、发展与日本的推动作用;“APEC方式”的产生和日本的灵活态度;APEC大阪会议与日本的积极灵活保证了会议的成功;APEC菲律宾会议与日本提出的单边行动计划;APEC加拿大会议与日本等提出的关于人口、经济膨胀对食品、能源和环境影响的议题。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祝龙发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展概况 1.基本情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momic Coope-ration.APEC)是顺应亚洲太平洋地区经济相互交往日益增强的趋势,在1989年11月成立的一个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最初APEC只是一个影响力有限的地区经济论坛,而今它已成为该地区促进自由贸易和经济合作先行列车。 APEC现有18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印尼、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中国、香港、中国台北、菲律宾、新加坡、泰国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