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16)
- 2023(13630)
- 2022(11427)
- 2021(10589)
- 2020(8661)
- 2019(19682)
- 2018(19591)
- 2017(36084)
- 2016(19978)
- 2015(22540)
- 2014(22689)
- 2013(21935)
- 2012(20267)
- 2011(18286)
- 2010(18627)
- 2009(17349)
- 2008(17252)
- 2007(16068)
- 2006(14451)
- 2005(13227)
- 学科
- 济(73826)
- 经济(73703)
- 业(62732)
- 管理(55644)
- 农(50514)
- 企(41526)
- 企业(41526)
- 农业(33763)
- 业经(24496)
- 制(22793)
- 中国(22304)
- 方法(21842)
- 财(21440)
- 数学(17609)
- 数学方法(17368)
- 地方(17348)
- 体(16498)
- 学(15277)
- 银(14849)
- 银行(14825)
- 行(14103)
- 发(13544)
- 理论(13510)
- 策(13114)
- 融(12909)
- 金融(12901)
- 农业经济(12646)
- 贸(12635)
- 贸易(12623)
- 易(12265)
- 机构
- 学院(278564)
- 大学(272919)
- 济(108088)
- 经济(105333)
- 管理(102056)
- 研究(94210)
- 理学(85880)
- 理学院(84890)
- 管理学(83405)
- 管理学院(82890)
- 中国(76007)
- 农(62935)
- 京(59090)
- 科学(56594)
- 财(54244)
- 农业(47875)
- 所(47561)
- 江(47498)
- 中心(45906)
- 业大(45240)
- 研究所(42184)
- 财经(40695)
- 范(39277)
- 师范(38899)
- 州(37100)
- 北京(36622)
- 经(36565)
- 省(33750)
- 院(33565)
- 经济学(31322)
- 基金
- 项目(178210)
- 科学(139213)
- 研究(138566)
- 基金(125242)
- 家(108711)
- 国家(107299)
- 科学基金(90996)
- 社会(86063)
- 社会科(80783)
- 社会科学(80761)
- 省(72744)
- 基金项目(66240)
- 教育(63227)
- 编号(60180)
- 划(59283)
- 自然(55599)
- 自然科(54164)
- 自然科学(54149)
- 自然科学基金(53166)
- 成果(50437)
- 资助(48978)
- 课题(41900)
- 重点(39908)
- 发(39456)
- 部(39167)
- 制(38694)
- 创(37103)
- 性(36208)
- 国家社会(34935)
- 创新(34552)
- 期刊
- 济(138907)
- 经济(138907)
- 研究(84812)
- 中国(70065)
- 农(66927)
- 农业(44929)
- 财(44820)
- 学报(44097)
- 科学(39730)
- 教育(38977)
- 管理(36506)
- 大学(34830)
- 学学(32313)
- 融(31473)
- 金融(31473)
- 业经(28573)
- 技术(25254)
- 业(21711)
- 财经(19956)
- 问题(18896)
- 经济研究(17745)
- 经(17186)
- 版(17054)
- 农村(15965)
- 村(15965)
- 农业经济(15376)
- 图书(15318)
- 世界(14502)
- 经济问题(13134)
- 现代(13021)
共检索到4482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叔云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会为标志,中国进入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改革率先从农村突破,在农村抛弃了高度集中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这是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和关键所在。农村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和一切成就都是由此引发的。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安 任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从侧重解放、发展、保护和共享生产力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实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生产力标准的指引下,确保了农村深化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始终做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深化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我国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追求,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刘乃安 任杰
我国农村土地家庭经营制度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前提,坚持生产力标准,从侧重解放、发展、保护和共享生产力等方面深化改革,推动我国农村家庭经营体制和实现形式的不断创新。近年来,在生产力标准的指引下,确保了农村深化改革无论怎么改都始终做到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以处理好农民和土地关系为深化改革的主线,以实现我国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为追求,贯彻和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天玉
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真正夯实家庭承包长久不变这个基础,真正将人均地权落实到人、落实到户、落实到地块。要坚持六项原则:一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原则;二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三是不得改变所有权性质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原则;四是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原则;五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六是坚持"积极引导、政府推进"的原则。
关键词:
土地承包 土地流转 原则 机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湖北省分行调查组
(一) 1984年底,英山县8.9万个农户中有7.4万户拖欠村组资金1393万元,占村组积累的90.4%,这种状况使集体统一经营失去了资金支撑,阻碍了双层经营体制的深化、完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英山县政府决定委托农村信用社管理村组资金,清收农民积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宋士云 胡洪曙
土地使用是否具有效率主要取决于土地产权各项权能的拥有者之间所形成的产权关系的明晰化程度。本文拟在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经济增长存在正相关关系的理论基础上 ,阐述家庭承包经营制下的农地产权性质及这一产权安排的政治、经济效应。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制 农地产权 性质 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海潮 宋吉三
稳定和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稳定是完善的基础,完善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积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调动各方面力量,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实现这项战略措施,不断发展和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搞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在实践中,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经济条件,以稳定和完善双层经营体制为宗旨,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余展 孙中华
1991年上半年,我们对分布在全国29个省、区、市的274个固定观察村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了专题调查。这些村点大都是1984年按照类型抽样方法确定的,已进行了多年的连续观察。 改革初期双层经营新体制的构架即已显现 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改变了原来人民公社“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形成了家庭承包经营与集体统一经营相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的时间跨度,85%的调查村集中于1981—1983年间。至1990年底,97.8%的调查村耕地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承包面积亦占总耕地面积的97.8%。这种经营形式,实质是将耕地的集体所有权与每一个集体成员(农户...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劳德容
企业家们拿起自己的笔 ,描述本企业探索改革与发展的路径 ,总结亲身实践经验和体会 ,是值得倡导的风尚。他们提出的问题 ,对正在致力于改革的企业更具借鉴价值。本期刊登劳德容同志的文章 ,算是“引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茂才
探索公有制的最佳实现形式四川省社科院院长、研究员刘茂才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能而且应当多样化,这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理论和实践都具有重大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蓝万炼 朱有志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马儒龄
双层经营是伴随农村经济改革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作为一种新体制,它既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经过几年的运行,现在仍需要进一步完善。完善双层经营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 影响双层经营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在诸因素中,能否正确地坚持党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思想路线,无疑是关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但夕凡
以农民家庭经营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经过10多年的实践探索,已在稳定的基础上逐步走向完善。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无论在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上都还存在很多缺陷,应该继续进行完善和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宏宇
一、现阶段我国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家庭小规模生产经营无法适应农业现代化的生产要求。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村改革的重大成果,对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它的局限性在于规模过小、经营分散,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经营,又受自身经济实力限制,投入能力很低,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使用,制约了农业科技特别是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