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78)
2023(7911)
2022(6551)
2021(6313)
2020(5218)
2019(12249)
2018(12655)
2017(21978)
2016(12632)
2015(14657)
2014(15136)
2013(13985)
2012(12632)
2011(11457)
2010(12014)
2009(10555)
2008(10382)
2007(9677)
2006(8398)
2005(7555)
作者
(36061)
(29618)
(29602)
(28375)
(18940)
(14217)
(13586)
(11658)
(11301)
(11024)
(10245)
(10071)
(9847)
(9564)
(9159)
(9097)
(9032)
(8851)
(8782)
(8438)
(7706)
(7433)
(7340)
(6987)
(6873)
(6735)
(6653)
(6578)
(6228)
(6024)
学科
(42494)
经济(42441)
管理(33473)
(28727)
(24314)
企业(24314)
方法(19929)
数学(17247)
数学方法(16673)
中国(13664)
理论(13001)
(12605)
(10635)
教育(10497)
(10371)
教学(10283)
(10282)
业经(9731)
地方(7946)
(7914)
(7793)
银行(7770)
农业(7753)
(7430)
(7119)
(6978)
金融(6971)
(6784)
贸易(6777)
技术(6712)
机构
学院(171129)
大学(167830)
管理(61053)
(57084)
经济(55310)
研究(55012)
理学(51184)
理学院(50574)
管理学(49052)
管理学院(48743)
中国(41889)
(37048)
科学(35630)
(29015)
(28803)
(28648)
(28422)
中心(25716)
业大(25678)
研究所(25516)
技术(25080)
(25074)
师范(24762)
北京(23559)
(23351)
农业(22338)
财经(21688)
(20531)
职业(20217)
(19435)
基金
项目(108705)
科学(82963)
研究(82844)
基金(72518)
(63140)
国家(62543)
科学基金(52734)
社会(46761)
(46292)
社会科(43937)
社会科学(43925)
教育(42074)
(38242)
编号(37547)
基金项目(36939)
自然(34117)
自然科(33354)
自然科学(33345)
自然科学基金(32688)
成果(31701)
资助(31456)
课题(27820)
重点(25041)
(23331)
(22887)
(22842)
项目编号(22665)
(22450)
创新(21178)
大学(20859)
期刊
(69178)
经济(69178)
研究(49702)
中国(43921)
教育(35791)
学报(28263)
(26572)
管理(24553)
(24084)
科学(23751)
大学(21463)
技术(20406)
学学(19473)
农业(17840)
(14043)
金融(14043)
业经(12900)
图书(12370)
职业(12256)
经济研究(10647)
财经(10234)
统计(9711)
(9665)
(9223)
(9009)
论坛(9009)
(8869)
书馆(8822)
图书馆(8822)
(8668)
共检索到2686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曾军  
在全球金融危机、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背景下,人文学科人才培养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问题:优质生源倾向于报考应用性、技术性较强的工科、商科和社会科学等学科,人文学科生源质量大幅下降;商品经济和就业压力下,人文学科适应社会需求能力下降,专业不对口问题日益突出;人文学科人才培养质量的质性评价与现代高等教育中的量化评价缺乏兼容度。人文学科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安庆师范学院综合文科专业试验改革课题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宋韬  
形成体育和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高校拥有适当自主权的"体教合一"模式。文化教育只有和体育训练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后备人才的科学和可持续培养。使高校在人才培养和人事管理上具有发言权,实现"队校合一"。众所周知,将高等教育与竞技体育相结合,以教育促体育发展的思想由来已久。被誉为"奥林匹克之父"的皮埃尔·德·顾拜旦,既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起人,同时也是法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体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涛  
随着全球IT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和企业对IT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是,在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清晰、课程体系滞后于技术发展、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实践教学不足、评价体系错位等问题,导致高校工程教育泛科学化、人才培养严重脱离产业需求。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经过深入学习和探索,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工程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改革创新之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伟  
"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需要校企共同全程与全面参与。本文认为师资队伍的"双师"要求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是"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制度、文化和机制建设则是校企长效运行机制建设的保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孔德兰  李华  张惠君  姚军胜  邵月花  杨艾  于玲燕  
为了有效破解会计专业人才普适性与特色化培养、通用性与行业个性化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与特色等问题,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会计专业基于学院金融行业背景与优势,提出并构建了"双素、双能、双证"的"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介绍"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基础上,提出了"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并阐述了"三双"高素质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成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玉清  
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内外环境的变化,阐述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外延,分析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并介绍本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实践,同时提出今后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梁红艳  
高校的外语人才培养面临着一些共性问题,如师资团队的科研服务能力不强,师资力量和结构亟需加强和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模式不明确等。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应用、开放办学的教育理念,建立以教学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教学新模式。教学评价作为高校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不可或缺的环节,既可以对教学效果做出判断和反馈,又可以验证教学目标的制定是否科学。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岳林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加强专业基础教育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技能培养,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直接从事解决实际问题,并具有创新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本文从专业结构、教学模块、师资力量、导师引导、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实践方面,积极探索应用性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特色办学道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帆  毛智勇  王玮  
应用型人才需要有其相对独立的培养路径和完整的培养体系。但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尚无统一定式。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创新地提出了"企业全程介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全程介入"通过与签约企业合作,以联合培养为导向,找准互利共赢切入点,吸引企业与学校联合,并"全程介入"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教育教学和就业的全过程,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车美娟  
阐述了"工学四合"的提出以及产生过程,并对"工学四合"提出以后在校内和校外产生的变化及影响进行了详细论述,旨在证明"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对于探索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吉顶  范国辉  
"4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装饰技术专业经过近10年实践探索而形成的具有行业和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4业"指的是"专业+企业、就业+创业","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就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专业、企业、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与互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潘溪  
培养的应用型法学人才要"上得了法庭,出得了现场"。对于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教学可以多种模式的教育方法,如证据调查和物证技术兴趣小组模式、物证技术实验室产学研模式以及与实践部门合作培养模式等。通过利用共建单位物证技术资源开展实验教学、教学参观活动等活动带领学生"走出去",以及通过邀请物证专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国际化物证技术前沿交流和讲座"请进来"的教学实践案例,为开展该类实践课程的探索和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云助  
地方高校要针对过于专业化取向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弊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根据"通识为基、能力为本、人文为魂、服务为重"的人才培养基本原则,合理设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实践取向的综合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修朋月  张宝歌  
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学习能力、心理能力、研究能力与教学能力“四维一体”的校本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总结与归纳,为高等师范院校构建校本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定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