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447)
2023(22067)
2022(18693)
2021(17460)
2020(14554)
2019(33535)
2018(33078)
2017(62767)
2016(34379)
2015(38715)
2014(38664)
2013(38200)
2012(35371)
2011(32147)
2010(32468)
2009(29976)
2008(29814)
2007(26612)
2006(23732)
2005(21729)
作者
(101670)
(84419)
(83951)
(79987)
(54048)
(40562)
(38257)
(32847)
(32227)
(30677)
(28989)
(28706)
(27347)
(27158)
(26429)
(26074)
(25127)
(25051)
(24511)
(24258)
(21181)
(21055)
(20588)
(19438)
(19020)
(18945)
(18866)
(18858)
(17283)
(16872)
学科
(144440)
经济(144277)
(108582)
管理(104965)
(93890)
企业(93890)
方法(61654)
数学(50788)
数学方法(49998)
中国(41625)
(40608)
(38848)
业经(37620)
地方(30660)
(30165)
(28884)
农业(27798)
(26933)
贸易(26909)
(26111)
理论(26083)
(25967)
财务(25872)
财务管理(25820)
企业财务(24485)
技术(24479)
(24330)
(23297)
银行(23231)
(22318)
机构
学院(491731)
大学(490802)
(197579)
经济(193210)
管理(188498)
研究(170965)
理学(160760)
理学院(158867)
管理学(155898)
管理学院(154988)
中国(132317)
(107567)
科学(106813)
(92240)
(88227)
(85925)
研究所(79810)
中心(77137)
(75944)
业大(73679)
财经(72442)
北京(68808)
农业(67314)
(65853)
(65246)
师范(64529)
(62167)
(61294)
经济学(59143)
财经大学(53527)
基金
项目(323703)
科学(253523)
研究(234688)
基金(233346)
(205306)
国家(203548)
科学基金(173596)
社会(146855)
社会科(139088)
社会科学(139049)
(126522)
基金项目(121916)
自然(113613)
自然科(111018)
自然科学(110987)
自然科学基金(109017)
教育(107884)
(106631)
资助(97657)
编号(95330)
成果(78337)
重点(73089)
(71022)
(70590)
(67757)
课题(66907)
创新(62925)
科研(61846)
国家社会(60413)
教育部(59961)
期刊
(226779)
经济(226779)
研究(148708)
中国(103982)
学报(80367)
(78598)
管理(74572)
科学(73605)
(72780)
大学(60546)
教育(58459)
学学(56499)
农业(54217)
(46369)
金融(46369)
技术(45103)
业经(37463)
经济研究(36179)
财经(35860)
(31128)
(30936)
图书(28974)
问题(28931)
技术经济(25302)
(23515)
(23316)
科技(23007)
统计(22697)
现代(22549)
理论(22267)
共检索到756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两大发展空间和三种发展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骏  
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丰志勇  何骏  
在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和发展空间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三种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丰志勇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我国迅速崛起。而明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重点进行了研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静  
生产性服务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其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结构优化、价值链层级提升和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已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置于战略高度,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该文从产业、价值链和行业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阶段,而后以我国京、津、沪、渝四大都市圈为例,阐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四种模式,最后指明生产性服务业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本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地理分布特征和其与制造业的关联特性,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制造业主导的生态群落集群和虚拟集群模式,提出要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空间虚拟网络的创造,大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集群模式,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在产业集群中的创新、专业化分工、环境优化等方面的作用。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与全球直接投资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本文对全球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主要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和重点进行了研究。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何骏  
环境和资源的外在约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升级的内在需求,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由于产业融合的推动,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在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并在全球迅速崛起。而以创新方式加快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更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基于此,文章在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崛起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需型路径和外需型路径,并构建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并培育了相应的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杰  何骏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应以创新方式加快发展。其路径拓展应是内需型发展路径和外需型发展路径;其创新发展模式应是服务外包模式、集聚区模式和外资拉动模式;与此同时,还要培育与模式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机制,主要包括合作机制、互动机制和需求机制。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晓雨  
分析我国城市体系下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估计生产性服务业对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在我国城市体系下,制造业的内生分布使大城市相比小城市对生产性服务业有更高的需求。大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改善了结构的不平衡,通过前后向关联提升城市生产率,小城市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却造成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不平衡,资源和要素过度集中于低生产率的服务业,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利用门槛面板模型实证发现规模超过261.2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生产率,而规模低于50.96万人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反而降低城市生产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静  
生产性服务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行业,其增长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产业结构优化、价值链层级提升和整体经济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产业角度来看,生产性服务业经历从制造业中分离、独立发展、与制造业互动融合三个阶段;从价值链角度分析,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服务于制造业的上下游、核心环节以及生产性过程中;从行业角度来看,初级阶段以人力服务、物流服务为主,中级阶段以资本服务为主,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知识技术服务为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梦霞  石爱民  
本文的主旨是研究一个崭新的营销学理论分支即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理论。文中首先对生产性服务业营销进行理论界定,进而阐述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特征;然后,分析目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实践的发展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国际领先的生产性服务业营销实践典范的适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营销管理的战略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德超  张建华  
明晰和识别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能为不同区域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1997年~2006年中国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和经济发展的有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考察和识别中国转型时期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集聚对东部、中部和西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专业化程度加深、效率提高、非国有产权比重的增加与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显著正相关,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有抑制作用,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对各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影响微弱;分工深化对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最大,而产权结构改变对中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琳  
集群式发展是生产性服务业成长的方式之一。本文首先运用实证分析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然后指出基于产业互动关系,生产性服务业根据其与制造业分工模式的不同在集群区位选择、集群规模和集群演进等方面的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指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邱灵  方创琳  
二战以来国际产业分工演化重构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关系,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增长及其空间集聚体现了世界范围内以城市为依托的生产与控制的等级体系。基础设施作为城市发展硬条件、制度环境作为城市发展软条件、人力资源作为城市智力支撑要素、市场腹地作为城市空间作用强度对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产生重要影响,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进而对城市经济发展、城市空间重塑和世界城市崛起产生积极作用。未来需要以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重点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并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与城市功能转型的良性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