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74)
2023(6622)
2022(5447)
2021(5248)
2020(4195)
2019(9786)
2018(9671)
2017(17667)
2016(9549)
2015(11221)
2014(11309)
2013(11195)
2012(10470)
2011(9723)
2010(9601)
2009(8809)
2008(8814)
2007(7986)
2006(7110)
2005(6456)
作者
(25967)
(21635)
(21382)
(20674)
(13817)
(10397)
(9942)
(8469)
(8360)
(7858)
(7587)
(7214)
(7015)
(6972)
(6791)
(6594)
(6355)
(6326)
(6277)
(6147)
(5590)
(5111)
(5090)
(5075)
(4896)
(4818)
(4775)
(4771)
(4470)
(4298)
学科
(42084)
经济(41926)
管理(23631)
(20897)
方法(17870)
(16989)
企业(16989)
中国(16479)
数学(14026)
数学方法(13925)
(12097)
(10418)
贸易(10410)
(10243)
业经(10009)
(9714)
(8768)
理论(8396)
(8262)
(7500)
农业(7472)
(7024)
银行(7021)
(6801)
教育(6655)
关系(6489)
(6206)
金融(6203)
(6146)
环境(6047)
机构
大学(139709)
学院(137633)
(63437)
经济(62323)
研究(51505)
管理(48013)
中国(41322)
理学(40137)
理学院(39620)
管理学(39069)
管理学院(38787)
(30735)
(29479)
科学(27655)
(25388)
财经(23295)
中心(22708)
研究所(22651)
经济学(21538)
(21352)
(20445)
北京(20411)
(19913)
师范(19790)
经济学院(19301)
(18184)
(18024)
财经大学(17327)
(16090)
师范大学(16089)
基金
项目(84199)
科学(66895)
研究(66639)
基金(62209)
(53370)
国家(52906)
社会(45663)
科学基金(44825)
社会科(42084)
社会科学(42072)
基金项目(31489)
教育(31464)
(29074)
编号(27082)
资助(26006)
(25425)
自然(25276)
自然科(24709)
自然科学(24703)
自然科学基金(24318)
成果(23921)
(20764)
中国(20204)
国家社会(19616)
课题(19214)
重点(19149)
教育部(18462)
(18159)
(17864)
大学(17380)
期刊
(73844)
经济(73844)
研究(48056)
中国(32852)
(23393)
教育(21034)
学报(18983)
管理(18599)
科学(18425)
(17501)
大学(15194)
学学(13565)
(13088)
金融(13088)
经济研究(12841)
财经(12524)
农业(12020)
技术(11774)
(10982)
(10524)
业经(9930)
问题(9835)
世界(9735)
国际(9141)
图书(8856)
(7006)
(6851)
论坛(6851)
书馆(6798)
图书馆(6798)
共检索到2226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从来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时,曾用国际金融危机的事例批判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的错误观点。习近平总书记说:"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远的不说,就从国际金融危机看,许多西方国家经济持续低迷、两极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加深,说明资本主义固有的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但表现形式、存在特点有所不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的分析,是从刚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兴华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左"风时期忽视快速发展生产力,漠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贫穷社会主义,也是针对在党的理论和宣传史上,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和突出地论述这一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经济理论问题,结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国镇  胡怀国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本文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共同富裕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伴随着西方式现代化的进程,古典经济学围绕经济发展问题对共同富裕理论进行了早期探索。马克思对西方式现代化道路作了深刻反思,强调人的发展,为共同富裕理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了共同富裕理论体系的形成,在实践探索中推动了共同富裕的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并推动了共同富裕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研究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需坚持三项原则: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第二,吸收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经验及理论成果;第三,在新的征程上坚持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挺  
邓小平同志关于共同富裕思想,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目前,加深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搞好这方面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思想;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时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范从来  谢超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的含义是以共同富裕为目标,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作为一个过程,共享发展是其新阶段。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这要求中低收入者从增长中获得的收益大于高收入者即实现益贫式增长。本文以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益贫式增长实现路径。实现益贫式增长的关键一是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多种形式就业,促进居民收入结构的调整;二是提高再分配政策设计的精准性。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步江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是邓小平时代实现这一目标的科学规划和设计,而以共享发展理念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则是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以共享为中心,以发展为落脚点,以理念为主题,强调从人主体方面构建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良性建构,主张通过共享化解社会矛盾,推动发展转型,使共同富裕在人主体方面的实现和建构既具有物质(生产力)层面上的获得感,又具有精神(生产关系)层面上满足感,能同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以后现代性视角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苏兆霖  
在不断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和演进脉络,描述了这一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蒋南平  蒋海曦  
在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是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过程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目的性及创立过程的长期性、艰苦性、开创性。推进新时代共同富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贯穿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根本方法,必须关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继承”、“扬弃”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及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也为全世界劳苦大众作贡献,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昭示着世界各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科学分配制度的重要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地  
改革开放40年来,学界和实际部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进行了不懈探索,已有的共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安排既要体现按劳分配这一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要求,又具有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规定性。据此,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即在公有制经济中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覆盖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的各种生产要素也要贯彻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顾振楠  
在全党全国人民认真学习贯彻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党的十四大和两会精神,全力以赴地进行改革开放和经经建设的热潮中,我们迎来了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毛泽东同志虽然没有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没有形成系统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但是,他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开始突破被奉为"正统"的苏联模式,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具有独创性的艰辛探索,可以说,在许多方面都为后继者开了先河,奠定了基础.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之一,为我们深入理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提供了理论指引。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的潜力也在乡村。切实解决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问题,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弥合解决城乡差距,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繁荣乡村经济、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张毓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主体和客体条件。我国第三次分配作为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呈现鲜明的中国特色。人类社会发展依次经历“人的相互依赖”“物的相互依赖”及“自由人联合体”三大形态。对于中国而言,三大社会形态的分配特征交织在一起,分配理念也融合为一体。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助观念、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分配要求、指向未来社会形态的分配目标,“共时性”地兼具内生动力和外部约束,兼顾分配结构和生产要求,兼容历史底蕴和未来导向,其历史使命在于消解人类解放主客体条件的互斥性,实现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劳动者精神境界的共同提升。从政策诉求看,要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合的制度安排,发挥市场、政府、社会三方力量的协同作用,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更为完善的主体和客体条件。
[期刊] 求索  [作者] 钟德涛  
胡耀邦作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开创建立了不朽功勋。他从标准标志和方法论层面界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内涵,以平反冤假错案和狠抓执政党建设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基石,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主要架构,塑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意旨,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实根基。深入研究胡耀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和开创的贡献,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来源和内涵,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拓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学梅  郭冠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正在形成和发展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建立能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系统化学说",关键和难点是确立正确的研究对象。本文结合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探讨的历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所包含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进行探索,研究发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方式以及相应的生产和交换条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