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4)
2023(13376)
2022(10976)
2021(10463)
2020(8422)
2019(19332)
2018(19220)
2017(33212)
2016(19703)
2015(22641)
2014(22838)
2013(21494)
2012(19894)
2011(18220)
2010(18577)
2009(16665)
2008(16688)
2007(15287)
2006(13477)
2005(12710)
作者
(52177)
(43576)
(43573)
(41738)
(27675)
(20663)
(19977)
(16838)
(16795)
(15997)
(14946)
(14683)
(14184)
(14052)
(13841)
(13597)
(12982)
(12954)
(12829)
(12570)
(11496)
(10764)
(10335)
(10082)
(9898)
(9869)
(9856)
(9694)
(8773)
(8748)
学科
(67489)
经济(67387)
管理(54413)
(46533)
(37474)
企业(37474)
中国(29346)
方法(26676)
教育(23460)
数学(23092)
数学方法(22773)
(21126)
(20210)
(18691)
业经(16022)
理论(16007)
(14869)
贸易(14851)
(14735)
(14564)
农业(13033)
(13010)
银行(12989)
(12769)
教学(12615)
(12458)
(12129)
财务(12091)
财务管理(12048)
(11663)
机构
大学(270632)
学院(265632)
(107031)
经济(104613)
研究(97650)
管理(90591)
理学(76075)
理学院(75031)
管理学(73607)
管理学院(73036)
中国(71377)
(60281)
科学(54928)
(53765)
(48576)
(44713)
师范(44382)
研究所(43394)
中心(43026)
(42821)
财经(41218)
北京(39796)
教育(37928)
(37612)
(37452)
师范大学(36209)
(35736)
经济学(34526)
(33538)
业大(33159)
基金
项目(166921)
研究(133681)
科学(132454)
基金(117518)
(101215)
国家(100248)
科学基金(84628)
社会(82898)
社会科(78293)
社会科学(78278)
教育(69923)
(64376)
基金项目(59705)
(56427)
编号(56415)
成果(50214)
自然(50033)
自然科(48846)
自然科学(48834)
资助(48476)
自然科学基金(47984)
课题(43578)
(40033)
重点(39810)
(37137)
(36213)
(35935)
(35629)
教育部(35438)
(35015)
期刊
(122668)
经济(122668)
研究(95626)
中国(72149)
教育(68163)
(43686)
学报(37999)
管理(36131)
(35019)
科学(34992)
大学(31038)
技术(27756)
学学(26985)
(24201)
金融(24201)
农业(23963)
财经(21523)
经济研究(20017)
职业(18723)
(18691)
业经(17958)
问题(15741)
(15345)
图书(14250)
(14008)
论坛(14008)
(13934)
国际(13282)
世界(13266)
技术教育(12310)
共检索到433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何秀超  
建立完善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完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国家教育督导部门以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保障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面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两个层级开展高等教育评估,基本形成了以高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育行政部门监管为引导,学术组织、行业部门和社会机构积极参与的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证和外部质量监督体系。全面改革和建设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相适应、符合基本国情和遵循教育规律的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成为新时代赋予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改革评估制度体系,创新评估理念和指标体系,注重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落实以评促建的长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蒋萌  蒋旋新  
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一项核心工程,探索其规律与创新模式具有战略意义。文章循此思路,以反思历史演化为逻辑起点,以展望未来趋势为理性参照,探索其改革发展创新之道,主张"科学定位、构建体系,创新驱动、优化机制,推进质量、提升品质"策略,旨在为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助力职业教育又快又好地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冀生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基本要点王冀生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为指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经过努力,到本世纪末,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评估制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加快改革...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泽瀛  韩玉  
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是中国特色学徒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教育典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运用态势分析法(SWOT分析),系统分析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及外部威胁,并据此明确新起点推动实施中国特色高层次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杰  刘国瑞  
适应发展新常态,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向自身主体与内在逻辑的回归"。这一"回归"的关键之一,是深化中国特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此,应科学处理服务社会发展与服务学生发展,尊重人才培养的共同逻辑与尊重我国特殊国情的关系,切实落实大学以教学为中心与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方式创新两个关键环节,构建政府不越位、大学不缺位、社会不错位的保障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入选理由《意见》为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为推行新型学徒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主要内容《意见》明确,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以至少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发挥企业培养主体作用,推行培养和评价“双结合”,企业实训基地和院校培训基地“双基地”,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哲  董衍美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职业教育战线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5个方面加快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考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成效,可以从观念变革、实践经验和人才产出3个视角看:从观念变革的视角看,新的人才培养质量观已经成为共识而深入人心并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欣赏;从实践经验的视角看,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加快走向成熟化和多样化;从人才产出的视角看,职业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焦征法  
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作为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并确定浙江省和北京大学等27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理论研究、学校自发探索进入了国家主导的试点推进阶段,成为国家统一决策、统一部署。一、试点工作总体情况自试点工作启动实施以来,始终坚持以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为保障,不断改进现代大学制度外部环境;以制定高校章程为重要载体,不断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以研究制订高校学术委员会规程为引领,保障学术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婷  
高职院校实行导师制育人模式,是在新形势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深化"三全"育人工作的有效探索实践。本文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人文艺术系为例,阐述了高职院校推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意义,结合学院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情况及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高职院校实施导师制育人模式进行了探索。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何秀超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生力军,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我国研究生教育评估工作已经取得了新的成效,包括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保障学位授予基本质量;实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严肃查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推动建立良好学风教风。同时,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现状也与新时代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因此,创新研究生教育评估体系是当前急需的工作,具体包括加快谋划动态监测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定期评估工作制度;突出底线监督和创新指标体系;确保评估工作取得实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程艺  
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关键。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力增加科学研究能力、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国高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应崧  苏志刚  齐小萍  徐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确立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明确提出要"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据此,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下半年开始对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报制度进行了探索,确立了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年度报告"的基本原则、结构框架与主要内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肖丽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主要输出主体,为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随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加快,行业企业对于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但就目前状况来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专业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以及实践教学等方面。为改善上述不足,高职院校还需在全面质量观的指导下,推进专业建设改革、加快师资建设改革、推动课程建设改革和加快实践教学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吉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入了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新阶段,质量意识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提升质量是每所高等学校在未来发展中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吉宁  
清华大学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是在23次教育工作讨论会的基础上举行的。2009年至2010年,我们在百年校庆前夕召开了第23次讨论会,在全校师生广泛讨论的同时,约请了朱邦芬、史静寰、钱颖一、姚强、薛澜等一批对学校使命战略、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有深入思考的教授,牵头组成三个研究组,反思过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形成了三份很有份量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对这次讨论聚焦问题、推进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