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18)
2023(13632)
2022(11462)
2021(10752)
2020(8807)
2019(20247)
2018(19911)
2017(37487)
2016(19876)
2015(22843)
2014(22910)
2013(22579)
2012(21016)
2011(19373)
2010(19942)
2009(18634)
2008(17622)
2007(15787)
2006(14195)
2005(13377)
作者
(56435)
(46519)
(46359)
(44216)
(29759)
(22210)
(21210)
(18031)
(17962)
(16882)
(15968)
(15770)
(14974)
(14941)
(14566)
(14523)
(13780)
(13549)
(13371)
(13268)
(11940)
(11308)
(11274)
(10831)
(10537)
(10493)
(10369)
(10364)
(9443)
(9238)
学科
(91659)
经济(91572)
管理(52888)
(52422)
(40785)
企业(40785)
方法(36295)
中国(34750)
数学(32431)
数学方法(31865)
(27931)
金融(27930)
(26618)
银行(26606)
(25868)
(24907)
地方(23644)
业经(20321)
(20214)
(19282)
贸易(19260)
(18973)
(18705)
农业(16981)
理论(14524)
(14467)
(13827)
环境(13071)
技术(12456)
(12208)
机构
学院(284253)
大学(280482)
(125347)
经济(122837)
管理(104496)
研究(100232)
理学(87948)
理学院(86975)
中国(85496)
管理学(85333)
管理学院(84822)
(60977)
(57800)
科学(56888)
(50391)
中心(47020)
研究所(45057)
财经(44966)
(43284)
(41889)
(40786)
北京(40096)
经济学(39795)
(38230)
师范(37885)
(36041)
(35888)
经济学院(35680)
业大(35673)
财经大学(33241)
基金
项目(177150)
科学(139782)
研究(134717)
基金(127336)
(109325)
国家(108397)
科学基金(93120)
社会(86204)
社会科(81948)
社会科学(81931)
(68710)
基金项目(65071)
教育(62555)
(57261)
自然(56783)
编号(55569)
自然科(55555)
自然科学(55547)
自然科学基金(54537)
资助(54345)
成果(45630)
(43153)
重点(40176)
课题(39607)
(39518)
(37192)
国家社会(36034)
发展(35477)
(34899)
创新(34816)
期刊
(146420)
经济(146420)
研究(93333)
中国(65303)
(43228)
(42708)
金融(42708)
管理(41711)
(39814)
学报(37394)
科学(36848)
教育(36549)
大学(29631)
技术(27310)
学学(27303)
农业(26837)
经济研究(25375)
业经(24382)
财经(22392)
(19397)
问题(18096)
(16358)
统计(15432)
国际(15234)
世界(15082)
(15012)
图书(14766)
技术经济(14530)
商业(14313)
(13670)
共检索到4579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严晓燕  
2010年3月1日,国内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北银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这种在国外有着百年历史的金融中介,开始步入中国百姓生活。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的开业,对于有效推动银行业在新业务平台上开展对居民消费金融服务、增进消费增长、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由投资推动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樊明武  
新世纪高等教育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快,中国一批高校的合并,增强了综合办学实力,为进入国际竞争提供了条件。为了加强与世界高等教育和科技的交流,要瞄准一流,全面推行“国际化”办学方针;认清不足,奋起直追;以人为本,造就一流的师资队伍和人才;把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工作的主题;科研走国内国际联合之路;探索“成果—产业—资本”良性循环之路,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裴长洪  刘斌  李越  
在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中国积极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大国责任与担当。文章在详细分析中国各类经济功能区发展历程、主要困境以及国际主要自由贸易港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政策建议。首先,加快发展服务业,推进港口产业联动;其次,完善"二线"监管制度,加快探索离岸税制安排;再次,将自由贸易港建设与中国自由贸易区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有效对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国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普惠金融,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服务主体多元、服务覆盖面较广的特点,支付、征信等金融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金融消费者教育和保护不断加强,人均持有银行账户数量、银行网点密度等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已达到国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双宁  
党领导金融事业的历史经验和重大成就我国的金融事业是在党的领导下,随着中国革命与建设、改革与开放的不断胜利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党在创立初期即开始重视经济金融工作,倡导设立农民借贷机构。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新月   张锦鸿   张友泽  
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实现金融强国建设目标、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金融发展路径,具体可阐释为金融国际化之路、金融市场化之路、金融开放化之路和金融法治化之路。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高效协作是中国特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基本发展模式。通过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金融要素将进一步生成与集聚,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将大大提升,科技金融与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将高质量做好,经典的“三元悖论”将得到有效调和,金融强国坚实的法治保障将加快筑牢。探究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模式,有助于切实学懂、弄通、做实金融强国建设的行动路线图,也有利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的金融学知识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远企  
公司治理有效性是商业银行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也是银监会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行法人监管的重点。近日,银监会制定了《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胡东芳  
“课程共有”是课程政策理想模式的基本设想 ,旨在寻求一种反映社会变革和课程改革要求的课程政策及其制定的新的方式、观念和模式 ,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 ,指的是课程权力分配的一种理想状态 ,即国家、地方以及学校等课程权力主体都能够拥有明确的课程权力并保持一定的“张力”;第二 ,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即超越“统一论”、“适应论”和“特色论”的课程政策价值观 ;第三 ,指的是课程政策制定的一种新模式——共有模式 ,其形态是使各方面人员都能得以充分的交流和参与的“水漏型”。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荣长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日益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国家领导层的重视,对它加以科学的界定和阐述已成为一项迫切而严肃的工作。本文从近代以来150年的历史透视出发,提出发展模式始终是中国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认为发展模式既不同于发展道路,也不同于经济发展模式,而是指现代化模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发展以及对外关系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从而初步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框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晶  王庆  
本文通过考察中西方千年金融发展,从国家治理逻辑角度提出了中西方金融大分流的新假说。该假说认为金融大分流的本质在于能否建立起可持续的公共信用体系,根源则在于中西方政治目标与治理模式的分野以及由此带来的公共信用供求的差异。该假说强调“目标函数”决定“行为方程”,揭示了政治目标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治理模式选择在各国金融制度长期演进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为分析金融大分流提供了更为完整的逻辑链条和更有说服力的理论机制。基于大历史视域下的国家治理逻辑假说,以及近代以来中国为现代化融资所进行的艰难探索和成功实践,本文认为,超越金融大分流所暗含的“从分流到合流”的逻辑,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道路,是金融助力现代化的必然之选:既要深刻总结各国金融发展所呈现的规律性认识,又要找准并坚持中国特色,真正做到“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归根到底,中国特色金融发展的逻辑内嵌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逻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萍  康世瀛  
在对我国当前经济高速增长的要求与有限资源和环境支持能力之间的矛盾进行描述后,文章对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实际障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解决对策。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从建  张晓东  钱声源  
基于国内外特色小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分析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功能定位、建设运营、特色产业和文化传承等方面问题和原则,提出特色小镇发展的四种模式和经典案例,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诸大建  钱斌华  
本文通过对中国到2020年发展的三种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适合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同时指出,实现C模式的发展,要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现代化三方面来进行,这其中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宏图  
<正>自2013年“发展普惠金融”首次被写入党的决议之中,中国普惠金融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项指标居于全球前列,为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这一世界性难题贡献了“中国方案”。在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新征程上,银行业对于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信心坚定、目标清晰,积极支持实体经济、服务小微企业,与此同时,不同类型的银行业机构需要动态调整定位、打造差异化的服务模式,提升小微金融高质量服务质效。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道法  
应急响应是由国家建立的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而设立的制度安排,目的是使损失减到最小。我国应急响应机制的强度由一级至四级依次减弱。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各种社会活动与金融密切相关,金融应急响应机制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在武汉新型肺炎疫情中,金融应急响应机制在疫情防控、支持经济恢复发展、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国外金融应急响应机制经验借鉴美国1979年成立了联邦应急管理局,标志着其现代应急管理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