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41)
2023(6067)
2022(5319)
2021(4933)
2020(3999)
2019(8715)
2018(8877)
2017(15627)
2016(8835)
2015(9708)
2014(9497)
2013(8816)
2012(7852)
2011(6902)
2010(7001)
2009(6460)
2008(6242)
2007(5680)
2006(4828)
2005(4291)
作者
(23794)
(19468)
(19170)
(18372)
(12284)
(9510)
(9015)
(7513)
(7330)
(7280)
(6575)
(6503)
(6352)
(6196)
(5919)
(5905)
(5814)
(5791)
(5772)
(5518)
(4994)
(4817)
(4680)
(4568)
(4531)
(4410)
(4405)
(4254)
(4045)
(3953)
学科
(23129)
经济(23097)
管理(21636)
(18617)
(16798)
企业(16798)
(8510)
中国(8251)
理论(8195)
方法(8166)
业经(7843)
(7216)
教育(6814)
(6743)
(5801)
教学(5682)
(5654)
(5631)
贸易(5627)
农业(5462)
(5439)
地方(5386)
数学(5124)
数学方法(4958)
(4858)
财务(4840)
财务管理(4818)
企业财务(4434)
(4325)
银行(4306)
机构
学院(112662)
大学(107272)
管理(36293)
研究(35478)
(33526)
经济(32391)
理学(30142)
理学院(29670)
管理学(28785)
管理学院(28571)
中国(26359)
科学(24036)
(23114)
(19237)
(18834)
(18491)
(18453)
师范(18282)
(17716)
中心(16711)
研究所(16469)
业大(16416)
技术(16207)
(16175)
农业(14784)
北京(14374)
师范大学(14118)
职业(14092)
财经(13420)
(13153)
基金
项目(70827)
研究(54931)
科学(53348)
基金(46069)
(40479)
国家(40016)
科学基金(33109)
社会(31137)
(30795)
社会科(29148)
社会科学(29143)
教育(26760)
编号(25868)
(25146)
基金项目(23876)
成果(21896)
自然(21007)
自然科(20477)
自然科学(20471)
自然科学基金(20047)
资助(18475)
课题(18434)
(16720)
重点(16463)
(15930)
项目编号(15890)
(15040)
(14418)
创新(13769)
(13653)
期刊
(45532)
经济(45532)
研究(32097)
中国(26080)
教育(22937)
学报(19646)
(18573)
科学(15675)
(15553)
大学(14015)
管理(13903)
学学(12731)
农业(12561)
技术(10424)
业经(10126)
图书(9700)
(8846)
金融(8846)
书馆(7395)
图书馆(7395)
职业(7348)
经济研究(6984)
(6733)
(6599)
财经(6051)
(6045)
论坛(6045)
商业(5775)
财会(5725)
科技(5390)
共检索到174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孙可平  
儿童的自然成长具有普遍一致的规律,而我们在寻求发展客观规律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文化教育的影响。本文从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角度,探讨儿童在父母教养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社会心理调整和学业努力的特征,以期建立适当的文化环境来促进青少年的发展。研究中,我们调查了中美两国儿童对其父母权威和父母教养实践的感知,并分析了儿童解释父母采取如此的实践的原因。基于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研究,理解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的社会心理与生活体验相互作用的意义,以进一步探索儿童在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自主与调节。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强海燕  托尼·布什  
本文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中国和英国的中小学管理进行了比较研究,分别就市场与办学、校长负责制和民主管理三个方面中英学校管理中的异同进行了深入分析。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生华  邬爱其  
本文通过构建创业特征跨文化比较的分析框架,利用国外研究成果和中国调查数据,对中国、美国和日本文化背景下的创业动机、创业企业成长因素、创业管理风险和创业基础设施等主要创业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业特征,以期为探索适合中国文化背景的创业模式和推进中国企业成功实施跨国创业提供参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颖洁  张楚廷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答辩时间2012年6月纵观教育发展的历史,其中无处不留有文化的深深烙印。文化制约教育,决定教育价值观取向,从而影响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传承、发展文化,作为文化的"传播过程",其价值观实质上就是文化价值观在教育上的反映。从历史的渊源来看,教育在文化中萌生。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在诸子百家"百家争鸣"过程中,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崔红娟  
分析了中美图书馆长期交流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方法的相同之处,以及管理思想、观念领域的各自特征和这些特征与各自的文化背景、社会历史环境的关系。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王学男  郑新蓉  
通过对云南省腾冲县少数民族聚居地方与北京市朝阳区城区的共计48名学生分层抽样,针对科学知识、科学概念及语言表达方面进行了半结构化的互动式访谈,并从民族、地区、城乡差异、文化背景等维度进行对比,发现小学四年级学段少数民族儿童的科学素养与汉族儿童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认知发展、语言输出、生活环境等多因素相互影响所致,进而揭示小学四年级学段少数民族儿童的思维过程与特点,并据此提出教学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文长  韩顺平  项志明  
服务补救已经被企业界和学者们认为是在服务失误后,弥补服务失误、修复顾客满意、获取顾客忠诚的必要手段。公正感知已经成为服务补救情景下探讨顾客满意的核心变量之一。本文在社会交换理论的框架下,研究了儒家文化背景下,服务补救行为对顾客感知公正的影响作用。通过文献回顾,我们概括地选择了儒家文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和谐意识,人本、人爱思想和群体观念;选择了补救起因、认知控制、原因解释和道歉等补救行为;把感知公正分为三个纬度,分别是分配公正、程序公正和互动公正。进而详细探讨儒家文化对其两者之间的影响作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孟凡丽  于海波  
当今社会,"所有的人都生活在一个多元文化的世界中"。为此,欧美国家对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与能力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结合这些新要求在教师培养中探索了单独学程模式、整合模式、三阶段模式。这些探索为我国多元文化背景下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建设等方面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李燕燕  
沿用稳定性偏好、理性选择模型和均衡分析的研究范式,得出文化作为经济组织最核心的要素,其内涵具有稳定性,而特定文化下经济组织的再生即组织演进,是一种资源利用效率方式替代另一种资源利用效率方式。因此,传统农耕社会与现代社会在处于嵌入关系的博弈中,随着传统农区开放程度的扩大,具有改革创新的人数所占比例增加,最终才能实现博弈均衡,促使经济转型取得成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国珍  韩乔明  
不同的管理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本质有所不同,而理解管理本质对管理者很重要,因此有必要研究各个管理学派对管理本质的认识,以及融合他们的观点,更好地为管理者所应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本文以海外实地调查材料为基础,论述了华人企业内部管理的两大要素——控制与效率,并探索其文化背景。指出这种控制的基础是家长式集权化的组织结构;其人事控制强调的是忠诚至上,生产控制注重的是现场指挥和刻意求精,销售控制营造的是应变能力与促销机制,财务控制策动的是少投入多产出、低库存快周转。这种独特的控制模式对企业效率的正面作用,具有局部见效快的显性特征。另一方面,这种带有保守倾向的控制模式对企业的负面作用,又具有制约全局的隐性特征。然而其正面作用并未被负面作用全部抵消。华人企业的控制一效率模式是家族利益至上这一传统文化的产物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碧琳  刘昕  
本文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中国文化背景,提出了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识别的5个特征变量假设。使用李克特五点量表法设计问卷,以天津地区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非正式组织识别的特征变量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假设,并针对我国企业非正式组织的识别管理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琼  吕改玲  
师生关系贯穿教育过程的始终,是社会文化特质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我国研究生教育更加注重专业教育和开展科学研究,教育主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后喻文化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平等对话、合作共享和情感交流来促使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玉梅  孙海法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法,在中国情境下对8支本土高技术团队的团队学习行为进行了两年的跟踪研究,对收集的质性资料进行扎根理论分析,确定了团队学习行为包括内部学习、间接学习和情境学习等三个维度。文章还结合中国文化的典型特征,如权威顺从、集体主义倾向、不确定性规避等,编制了中国情境下的团队学习行为问卷。在研究结果基础上,本文从组织、团队和个体三个层面提出促进团队学习的建议。文章丰富了团队学习的内涵和结构维度,为后续研究奠定了测量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