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37)
2023(6312)
2022(5259)
2021(5206)
2020(4208)
2019(10039)
2018(10211)
2017(17008)
2016(10628)
2015(11990)
2014(12403)
2013(11401)
2012(10455)
2011(9711)
2010(10183)
2009(8883)
2008(8865)
2007(8426)
2006(7673)
2005(7331)
作者
(27640)
(22612)
(22530)
(21634)
(14598)
(10912)
(10473)
(8982)
(8743)
(8653)
(7624)
(7618)
(7519)
(7359)
(7183)
(7080)
(7041)
(6835)
(6682)
(6643)
(6038)
(5647)
(5517)
(5440)
(5372)
(5219)
(5092)
(4995)
(4695)
(4656)
学科
(30365)
经济(30327)
管理(21618)
教育(21022)
(18895)
中国(15841)
(15068)
企业(15068)
理论(11750)
方法(11067)
教学(10639)
(9952)
(9919)
(8846)
数学(8801)
数学方法(8541)
农业(6563)
(6500)
(6397)
业经(6353)
地方(6118)
发展(5626)
(5502)
学法(5322)
教学法(5322)
(5222)
贸易(5215)
技术(5175)
(5129)
(5055)
机构
大学(139090)
学院(133622)
研究(50546)
(42128)
经济(40641)
管理(40510)
理学(33404)
教育(32953)
中国(32899)
(32840)
理学院(32832)
管理学(31818)
管理学院(31527)
(30719)
师范(30535)
科学(30131)
(26046)
师范大学(25042)
(24511)
研究所(23214)
(23104)
北京(22265)
中心(22075)
技术(20847)
(19326)
(19314)
职业(19053)
(18409)
财经(17222)
业大(17076)
基金
项目(78940)
研究(66870)
科学(61924)
基金(51248)
(43833)
国家(43275)
教育(40697)
社会(36964)
科学基金(35403)
社会科(34555)
社会科学(34542)
(32503)
编号(31621)
成果(30134)
(29352)
课题(25974)
基金项目(25317)
(22087)
资助(21846)
自然(20998)
自然科(20492)
自然科学(20487)
自然科学基金(20103)
重点(19548)
(18907)
项目编号(18896)
规划(18659)
(18562)
(17617)
教育部(16894)
期刊
教育(58462)
研究(53364)
(51751)
经济(51751)
中国(45661)
学报(20362)
(19319)
(17496)
科学(17322)
技术(16911)
大学(16796)
管理(15747)
职业(14645)
学学(13422)
农业(11568)
(10668)
金融(10668)
图书(10048)
技术教育(9809)
职业技术(9809)
职业技术教育(9809)
(8604)
论坛(8604)
财经(8478)
业经(8052)
经济研究(7898)
(7656)
书馆(7523)
图书馆(7523)
(7423)
共检索到230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海伦 ·法利  安吉拉·墨菲  彭一为  肖俊洪  
由于移动技术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因此必须探索相应的理论框架,为可持续使用移动技术开展有效的教与学活动提供坚实基础。本文回顾总结了2005年以来所出现的三种有影响却又明显不同的移动学习理论,并从两个方面对它们进行比较和对比,即它们所采用的移动学习定义的性质以及与作为其理论框架基础的现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念之间的关系。本文根据文献分析结果提出了创建一种实用的移动学习评估框架(Mobile Learning Evaluation Framework,简称MLEF)的方法,该框架适用于各种环境并具备足够灵活性以适应新兴移动技术的使用。这一课题已在进行中,预期2015年完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永泉  吴颜  
随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办学主体变化,其入学门槛不断降低,教学投入不足、学生学习困难、学历含金量不高等成为制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如果不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课堂教学进行改革重构,必将被普通高等教育和在线学历教育发展浪潮所湮没。基于移动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融合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翻转课堂等多种教学形式在内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乔美丽  
在建设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自学考试领域还未对移动学习这种新型学习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探索。针对移动学习的发展现状和特征,结合自学考试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探讨其在自学考试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国家考试三个层面的应用,以期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改革和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杨文阳  
知识经济带来了学习方式的变革,移动学习成为终身学习的重要方式。本文基于终身学习理念设计了一个支持移动学习的框架,涉及移动环境的四个方面:一般移动环境问题、学习情景、学习经验和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移动学习框架的理论基础、关键因素和设计要求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如何依据这些因素和要求设计适用于终身学习的移动学习应用程序。希望为未来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马丁·史密斯  艾格妮丝·库库尔斯卡-霍姆  侯松岩  
电子书、电子书阅读器和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流行和广泛使用,使得人们对教育中"书籍"的各种功能开始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而且,当新技术使得阅读成为更舒服、更友善、更能够被接受的一种经历时,电子书就成为移动学习生态学中更为凸显的元素之一。英国开放大学在2010年至2012年间实施了一项远程教育研究课题,它是"打造英国开放大学移动学习能力实施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题历时一年半,主要过程是把英国开放大学自己制作的互动电子书连同iPads介绍给一组辅导教师,并请他们对两者进行评估。本文对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做了简要报告。互动电子书和电子书籍的大量使用,使得需要对随之出现的教学目的进行检验。因此,该课题的一个重...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刘敏娜  张倩苇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高等教育已成为移动学习应用的主要领域。为了更好地开展移动学习研究,本研究查询了EBSCO及ElSEviEr数据库中高等教育领域移动学习的文献,并采用"滚雪球"方法最后得到83篇相关文献,然后从移动学习的定义、有效性、影响因素、系统设计开发以及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五方面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移动学习的定义不断变迁,呈现出三种类型的迭代发展,从以技术为中心、强调移动设备的应用,到关注学习者和学习过程的移动性,再到重视学习产生的原理、强调互动。未来高等教育移动学习研究应该加强对教师和管理者的研究、聚焦移动环境下教育教学理论研究、重视移动学习带来的混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祝凤云  
性格是图书馆的无形资产,体现了图书馆的独特价值,是图书馆核心能力与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是图书馆不断提升竞争力的源泉。本文对图书馆性格内涵进行阐述和分析,建立理论分析模型,探求个体层面的馆员人格到组织层面图书馆性格的具体表现形式及其演化过程,并围绕图书馆性格的六项核心特征从性格基础观视角探讨图书馆竞争力形成的路径。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萍  
以移动学习终端为依托的移动学习通过非教学性质的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传递及渗透知识,在非正式学习领域显现出强大的应用优势。将之与英语学习相结合,可以形成独特的移动英语学习模式,而学习成效的关键在于英语资源的合理优化设计。英语移动学习资源的选择与设计应遵循内容微型化、完整化和兴趣化的原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梦如  王小根  陈心仪  
移动学习已成为现代非正式学习、终身化学习的主流形式。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与普及,移动学习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设计、开发这种新型学习模式已成为目前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移动学习的应用模式和系统设计框架、移动学习概念的演变以及内涵的递进,提出了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结构概览功能图和以OSI为隐喻的移动学习系统设计框架以及影响移动学习系统设计的九个变量,并从上下层双向调用的路线阐明各个变量的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俊学  邓永宏  王小兵  
教育超市是以突出教育服务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为核心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相对于其他超市而言,教育超市在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收费方式、产品形态、产权特征等方面有其鲜明的特征。高等教育超市包含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类型是以网络为基础的高等教育服务超市;另一种类型就是校园超市。两种不同的教育超市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无论那种类型,它都是由资源、管理、环境和服务四大要素组成。教育超市符合高等教育服务理念的本质要求,是解决高等教育“质”与“量”矛盾冲突的一条现实途径。教育超市的建设要在政府指导下,整合现有资源,实施完全学分制,建立学分银行,按照市场机制进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魁鸿  
社区学院是指由区县级政府举办的、为所在社区成员提供高等职业教育和社区教育等服务、以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地方性高等教育机构。在现阶段,大力发展社区学院有利于缓解扩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和提高教育质量之间的矛盾、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以及推动终身教育的发展和学习型社会的建立。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郑洁琼  陈泽宇  王敏娟  杰森·吴  
近年来,基于移动通信技术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移动学习已经成为现代远程教育中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具有传统远程教育的优势,还兼备高度的移动性、交互性、个性化等特点,进一步实现了人们"随时、随地、随身"的学习愿望。3G技术的推出,使得在移动学习中高速传递学习资源成为可能,这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热点。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数字化学习实验室(E-Learning Lab)研发的移动学习网站为研究平台,开发了对应的手机客户端。通过Webservice服务实现网站与手机客户端之间的数据通信,用户在移动学习中若有问题,可直接编辑短信发送到指定号码,后台答疑库会自动回复相关答案,实现了移动学习的高度移动性、交互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胡蓉  赵宇翔  朱庆华  
用户跨屏行为是移动互联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嬗变的时代性标志,引发了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关注。目前关于用户跨屏行为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对跨屏行为机理的系统聚焦与整合性探讨。作为探索性研究,本文尝试通过质性的扎根理论方法,结合深度访谈与焦点小组资料,借鉴Strauss的三阶段分析法,构建"双层—四维"的UTIT整合分析框架,具体涵盖了9个主范畴,39个范畴和117个初始概念。研究从用户、任务、信息、技术四个维度,综合考察用户跨屏行为的外部表现与内部动因,提炼出表现、因果、中介、调节四类关系。该框架在理论上弥补了传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汤宗礼  张科丽  
基于学习成果的高职教育学分制以学习者实际获得的学习成果为衡量依据,强调学习者掌握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水平。该学分制由单元学习成果、职业资格描述、谅解备忘录和学习协议、确定学分四个要素构成,可以实现对不同学习背景、不同学习时间所获学习成果的认证、转换和积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