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31)
- 2023(7735)
- 2022(5968)
- 2021(5330)
- 2020(4398)
- 2019(10021)
- 2018(10045)
- 2017(18090)
- 2016(9972)
- 2015(11170)
- 2014(11470)
- 2013(10839)
- 2012(9498)
- 2011(8566)
- 2010(8757)
- 2009(7915)
- 2008(8099)
- 2007(7500)
- 2006(6894)
- 2005(6585)
- 学科
- 济(37898)
- 经济(37853)
- 管理(25727)
- 业(24330)
- 企(20106)
- 企业(20106)
- 中国(14233)
- 农(12607)
- 业经(11356)
- 方法(10629)
- 财(9475)
- 理论(9408)
- 地方(9307)
- 农业(8471)
- 制(8458)
- 学(8253)
- 教学(7959)
- 数学(7891)
- 数学方法(7625)
- 教育(7249)
- 发(7112)
- 银(6904)
- 银行(6892)
- 融(6627)
- 金融(6626)
- 行(6584)
- 体(6211)
- 策(5976)
- 和(5962)
- 发展(5923)
- 机构
- 学院(134474)
- 大学(134457)
- 济(49025)
- 经济(47662)
- 研究(46723)
- 管理(46070)
- 理学(38323)
- 理学院(37806)
- 管理学(36740)
- 中国(36682)
- 管理学院(36484)
- 京(30173)
- 科学(28658)
- 财(25230)
- 所(23656)
- 江(23316)
- 中心(22065)
- 范(21800)
- 师范(21597)
- 农(21011)
- 研究所(20966)
- 北京(19520)
- 州(18899)
- 财经(18685)
- 业大(17843)
- 技术(17347)
- 师范大学(17254)
- 院(17109)
- 经(16782)
- 农业(15982)
- 基金
- 项目(82336)
- 研究(64614)
- 科学(64196)
- 基金(56432)
- 家(48798)
- 国家(48319)
- 科学基金(41154)
- 社会(38623)
- 社会科(36325)
- 社会科学(36313)
- 省(33659)
- 教育(31471)
- 基金项目(28865)
- 编号(28750)
- 划(27919)
- 自然(25014)
- 成果(24881)
- 自然科(24446)
- 自然科学(24441)
- 自然科学基金(23975)
- 资助(22495)
- 课题(21074)
- 重点(19317)
- 发(18561)
- 年(17783)
- 项目编号(17341)
- 部(17075)
- 创(17064)
- 性(16577)
- 大学(16140)
共检索到223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帕特·阿特金斯 肖俊洪
本文介绍英国开放大学一项历时五年(2005-2010)的学习支持课题,该课题旨在建立一种为远程学习提供个性化综合支持模式。英国开放大学个性化综合学习支持教与学卓越中心在开放大学原来的学习支持实践基础上,以多学科团队形式,尝试对学习支持的设计和评价进行新的探索。个性化综合学习支持教与学卓越中心组织实际工作者采用各种方法、运用各种技术开展提高学习支持水平的研究和教学学术项目,其最终目标是把这些新经验推广到实际工作中,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不同课程模块的学习并获得学位/证书。本课题的很多研究成果正被融入开放大学的主流工作中。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姜斯宪
综合改革体现了"使命引领、内生驱动、问题导向、协同突破"等特征。要求综合改革遵循"坚持道路自信、注重制度激励、强化自律保障"的指导思想。将改革内容概括为:完善一项根本制度,深化三项关键领域改革。扎根中国大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是中央的战略部署,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攻坚阶段,也是国家继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时期。高水平大学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力量,要通过深化改革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华伟
教育行政部门对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高水平大学开展评估,可整合现有评估项目,从强化评估引领、细化评估分类、聚焦相关利益群体、合理使用评估结果等方面,深入推进综合评估改革,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综合评估 教育评价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董君武
本文着眼于人类自我超越的需要、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教育技术和环境的变化,通过对班级授课制优势和不足的分析,提出了构建个性化学习系统,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命题。在研究过程中,运用文献研究法对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和理论基础进行了综合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实证方法,筛选出个性化学习系统的10个要素,分别构成了个性化学习的动力子系统(包括动机与兴趣、规划与目标、反馈与评价三个要素)、实施子系统(包括学习课程、学习方式、学习时间和学习空间四个要素)和支持子系统(包括教师资源、制度与机制、环境与技术三个要素),并提出了由三个子系统整合而成的个性化学习系统的球形结构模型。同时,提出了构建个性化学习系...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徐超 李强 马永旭
残疾人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模式,是为不同种类和程度的残疾人克服学习障碍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服务。天津电大残疾人教育学院在充分利用电大资源平台的基础上,集中优秀的教师资源,发挥学生的互帮优势,构建"三对一"全程跟踪管理模式,并通过开展学科坐席辅导、心理咨询和兴趣培养等服务项目,为残疾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条件与学习环境。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学校开展个性化教育是对教育真谛的深刻领悟,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诉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必然要求。个性化教育立足"生本"教育,基于和谐教育,突出自我教育,体现渗透式教育。高等学校应通过培育学科专业特色,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计划,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实施针对性教学,设置"潜能导师",营造有利于个性化教育的环境氛围等途径,实施个性化教育。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个性化教育涉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学生和教师参与,只有形成了一定的模式,才能明确什么是个性化教育目标以及如何去达到这一目标。模式是主体行为的一般方式,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十分重要。个性化教育可以有多种模式,本文以文华学院"三九"个性化教育模式为例,阐述个性化教育模式的建立、内涵及探索的深化。
关键词:
个性化教育 模式 潜能 立志 空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嫣
一流大学构建个性化教育模式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环节,更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举措。当前,我国一流大学的个性化教育模式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方式不够合理、教学制度体系亟待健全、教学管理模式刚性过强、教学评价方式亟待改革等。为改革个性化教育模式,实现教育模式创新发展,一流大学还需要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方式,着眼大学生个性发展,健全教学制度体系,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创新教学管理模式,服务大学生个性发展。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个性化教育模式 教学改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宝存
世界一流大学是一个比较性的群体概念,大家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并不都是按照一种模式发展起来的,而是经历了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历程,它们探索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实现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发展模式 个性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范懋炜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我国许多高校建立了开放式的个性化综合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资源共享。但是,由于我国高校综合学习平台建设起步较晚,各种运行保障机制建设不完善,使得平台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资源交互的有效性较差、缺乏激励措施以及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阐述了高校开放式个性化综合学习平台的优点,分析了平台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探讨了平台运行保障机制构建的设计思路。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马文峰
阐述了个性化信息服务逐次递进的三种形式及其特征,介绍了“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推荐系统”的内容与功能,最后指出个性化信息服务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宋晓莉 刘凤娟
本文对图书馆辅助读者编制个性化图书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编制个性化图书的具体操作细节和重点服务对象进行了描述,说明图书馆辅助读者编制个性化图书工作大有可为。
关键词:
个性化图书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华博 林涵 饶晓盼
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资助模式是高校开展个性化资助育人工作、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成才给予帮助的一种新尝试。这种模式受学生发展理论和个性化教育思维的影响。通过跟踪了解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特点,发现这种模式有助于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动的正确引导,也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深度培养。高校教育注重在实践中探索大学全过程育人的对策,有助于丰富完善个性化资助教育理论内涵和实践经验,推进资助工作内涵式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韩玉洁
个性化教育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人格特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最合适的教育,通过优势潜能的开发与个性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面临社会认可度低、因材与施教不对称和职业性与个性化冲突等困境。唤醒学生的个性化、争取全社会的支持、促进学校的特色化建设是当前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的基本诉求。因此,高职院校需要不断探索四个"个性化"建设、个性化导师设置和科学化的个性化评价体系等个性化教育的可行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