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5)
- 2023(14077)
- 2022(12389)
- 2021(11876)
- 2020(9931)
- 2019(23169)
- 2018(23225)
- 2017(44370)
- 2016(24424)
- 2015(27798)
- 2014(28328)
- 2013(27476)
- 2012(24716)
- 2011(22422)
- 2010(22529)
- 2009(20445)
- 2008(20044)
- 2007(17521)
- 2006(15338)
- 2005(13551)
- 学科
- 济(93652)
- 经济(93516)
- 管理(68720)
- 业(62854)
- 企(52954)
- 企业(52954)
- 方法(44151)
- 数学(38204)
- 数学方法(37466)
- 农(25197)
- 中国(24297)
- 财(22384)
- 学(21860)
- 地方(21076)
- 业经(20830)
- 制(18190)
- 理论(18165)
- 农业(16554)
- 贸(16118)
- 贸易(16102)
- 和(15564)
- 易(15564)
- 环境(14346)
- 技术(14185)
- 务(14048)
- 财务(13963)
- 财务管理(13922)
- 银(13486)
- 银行(13449)
- 教育(13406)
- 机构
- 学院(340304)
- 大学(340112)
- 管理(133620)
- 济(125243)
- 经济(122029)
- 理学(115440)
- 理学院(114083)
- 管理学(111584)
- 管理学院(110968)
- 研究(109692)
- 中国(81253)
- 京(73181)
- 科学(71110)
- 财(58524)
- 所(55259)
- 农(52437)
- 业大(51001)
- 江(50837)
- 研究所(50265)
- 中心(50257)
- 范(47554)
- 师范(47140)
- 财经(46666)
- 北京(46339)
- 经(42166)
- 州(42056)
- 农业(40744)
- 院(40514)
- 师范大学(37981)
- 技术(37978)
- 基金
- 项目(232428)
- 科学(181314)
- 研究(170192)
- 基金(165689)
- 家(144327)
- 国家(143124)
- 科学基金(122696)
- 社会(103819)
- 社会科(98078)
- 社会科学(98052)
- 省(91945)
- 基金项目(88278)
- 自然(81344)
- 教育(79508)
- 自然科(79378)
- 自然科学(79361)
- 自然科学基金(77847)
- 划(77540)
- 编号(71620)
- 资助(69014)
- 成果(58186)
- 重点(51951)
- 部(49880)
- 课题(49811)
- 发(48577)
- 创(47698)
- 创新(44399)
- 科研(44300)
- 项目编号(43535)
- 大学(43508)
- 期刊
- 济(140194)
- 经济(140194)
- 研究(97886)
- 中国(66811)
- 学报(53747)
- 科学(49608)
- 管理(48689)
- 农(47433)
- 教育(44363)
- 财(44309)
- 大学(40526)
- 学学(37642)
- 农业(32800)
- 技术(31563)
- 融(26036)
- 金融(26036)
- 业经(23937)
- 财经(21593)
- 经济研究(21189)
- 图书(21002)
- 经(18304)
- 问题(18167)
- 业(17121)
- 科技(16482)
- 理论(16470)
- 版(16108)
- 技术经济(15939)
- 资源(15843)
- 现代(15429)
- 实践(15329)
共检索到495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宏武
本文以城市社会地理学的"社会剥夺"和"空间正义"理念及原理为工具,以可持续性住区和绿色建筑的理论为背景,分析了高密度居住条件下社区休憩空间研究的进展,认为社区休憩空间的"体系配置"是提高珠三角住区生活空间质量的根本途径。论文从宏观尺度与政策层面、中观尺度与操作层面、实质空间生产的微观实施层面做分析,提出了珠三角高密度社区休憩空间的可持续布局模式。从建筑学视角分析了研究实质空间的方法与内容,倡导运用"整体思维"建立完整的研究框架。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任红波
高密度片区城市更新中,通过应用全过程咨询模式,实现片区的高水平开发,将会成为全国片区型城市更新的重要方向。基于上海在城市更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提出高密度片区城市更新应建立征收、规划设计、投资、施工、运营等五大总控为一体的全过程咨询模式,按照一个导则、一套总图、一个体系推进工作,形成高密度片区的全过程服务能力。在此基础上,城市更新应建立简政放权、两级联动、全程服务和CIM应用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更新能级和效益。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可石 崔翀
香港的铜锣湾商业中心区是世界上地价最高、建筑密度最大的城市商业中心之一;而位于同一地段的维多利亚公园则在这片高密度的混凝土森林中劈开一块绿洲,成为香港面积最大同时也最受市民欢迎的城市公园。两个组团占地规模相当,却一密一疏、一紧一弛、一商业一休闲、一资本一公共,无论在城市功能、还是空间形态等方面都完美地实现了互补。这种最初源于英国田园城市的理念,在香港的这片不足一平方公里的核心城区,率先开创了华人社区绿色高效活力动感的典范,成为亚洲拥挤文化背景下城市中心区空间设计的成功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舒 陈天
基于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特殊属性,重新梳理和探讨公共空间建设的多目标需求,引入"效能"理念,探讨公共空间效能的概念及研究意义,构建一个综合、弹性的框架来研究及评价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能,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公共空间规划建设的决策模型及技术体系,为设计方案比选及规划管理提供分析工具与参考依据。以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心区的广场规划设计为例,对评价及决策模型进行初步检验。
关键词:
高密度 公共空间 效能评价 决策模型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宏武
当前我国紧凑型城市住区的休憩空间日益呈现丰富多样的形态和结构变化,需对其基本模式和发展方向做前瞻性研究,尤其需要应对休憩空间"数量"、质量和整体空间协同效益不足带来的挑战,应对休憩空间设计缺乏理论数据支持和规划指标管控"失灵"的情况。论文提出应从反映休憩空间质量的功能指数的量化研究入手,结合可达性分析得出空间价值的折减系数,进而引入协同系数反映休憩空间分布的协同效益,提出住区休憩空间价值整体量化的方法与思路,强调居民行为心理测量与专家评价方法的综合研究与相互印证。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劳昕 沈体雁 温锋华
利用全国第一次和第二次经济普查的就业人口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统计方法,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就业密度分布情况。研究发现,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就业密度核心区均集中在三角洲沿岸的重要城市,由核心区往外就业密度分布呈圏层结构递减。此外,两大经济区相比,长三角呈现出以上海为中心的单中心就业空间结构,扩散效应强于集聚效应,就业密度核心区向西北方向扩展;珠三角则表现出以深圳、广州、东莞、珠海为中心的多中心就业空间结构,在空间收缩中呈现密集化,集聚效应明显。由此可见,长三角就业中心的辐射与带动效应强于珠三角。作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三角和珠三角分别呈现出"单中心扩散"和"多中心集聚"这...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臧亭 谭瑛
随着城市飞速发展,高密度城市中心区的绿化效应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多个城市高密度中心区选取不同空间模式的绿地,对绿地中心、边缘、周边观测点以及对照参考点连续三天温湿度测量,从人体舒适度角度出发,定量分析各类绿地对周边环境降温、增湿及综合的作用强度和作用范围,探索城市绿地生态效应以绿地为中心向周边扩散的规律。最终优选出适合高密度中心区的绿地空间格局生态高效模式和适宜规模,对规划实践提出指导意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王婷 曾坚
快速发展的全球化时代,基于亚洲国家人口众多且对城市空间诉求增大的紧迫性,分析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特征,结合东方自然观重新审视欧洲式"低密度宜居"的片面性,阐述亚洲都市形态应走高密度紧缩模式,协调人地关系,拒绝"摊大饼"式的低密度城市蔓延,探析高度昌盛的远东古老文明与西方现代主义如何发生碰撞,随之交融。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周子钧 简兴祥 邵昌盛 易永杰 姚锦鹏
面对复杂地质、地形条件时,高密度电阻率法野外实验教学勘探工作会受到诸多限制。目前的一些虚拟系统和技术不具备仿真功能,无法很好地模拟实际勘探情况。因此,以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理论和有限元正演计算方法为基础,同时结合Web技术、计算机图形学和三维地质建模与可视化交互技术,开发构建了一体化的三维仿真实验互动平台。在满足实验教学的同时,也可为工程勘探提供数值模拟和勘探辅助设计服务,最后通过水库大坝渗漏勘探的应用实例检验了该虚拟测量系统的应用效果。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新建 蔡珊珊 杨浩雄
为了凸显竞争优势和增加客户满意度,许多大型企业均建立起各自的物流网络,并使其网点向高密度方向发展。而这种趋势必将造成RDC的重复建设,增加企业的物流成本,同时也给社会带来资源浪费问题。为了提高科学性和合理性,文章提出了基于聚类分析的RDC选址法,并运用Matlab软件和逐次逼似算法进行求解。最后,结合实例,验证了该法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凤路 牛兴奎 张怡明 李少昆 谢瑞芝 刘鑫 修文雯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中国农科院公主岭试验站进行。以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ZD)和先玉335(XY)为材料,采用2种密度(52 500株/hm2(LD)和82 500株/hm2(HD))研究了不同处理单株和群体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通过田间根系挖掘的方法研究了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和根冠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高单株性状变劣而群体质量提高,群体的叶面积和干物量显著增加。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下根系分布呈现"横向紧缩、纵向扩展"的趋势。高密度下根长密度(RLD)显著增加,对各土层的水肥资源利用能力增强。根冠比是品种的特征性状,在同一时期不随密度改变而改变,不同品种有其...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根系性状 根冠关系 产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齐巨龙 赖铭勇 王茂元 田田
利用室内封闭式循环水养殖系统对欧洲鳗鲡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10 522尾平均体重为55.6 g(18P)的欧洲鳗鲡养殖159 d,成活率达99.7%,总重由584.6 kg增加到1478.0 kg,均重达143.2 g(7.0P),养殖密度从13.0 kg/m3提高到32.8 kg/m3,共投饵1 263.2 kg,鳗鲡增重893.4 kg,饵料效率达70.7%。采用添加营养液和低负载预培养生物膜,使鳗鲡进入系统后水质平稳变化,降低了养殖初期因水质变化剧烈而发生事故的风险。试验阶段养殖池水体氨氮0.03~1.28 mg/L、亚硝态氮0.02~0.75 mg/L、硝态氮1.21~99....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周辉宇
近年来,以北京为代表的国内各大城市高密度功能区(CBD、金融街等)发展蓬勃,社会经济活动进一步繁荣,使得城市交通总量以数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集聚式增长。机动化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交通问题。本文主要研究高密度功能区对城市形态和功能布局,尤其是交通系统的影响和要求。针对其产业结构与经济现状、容积率、就业密度、交通配套和社会政策文化支持等多个维度进行横向比较研究,最后总结出北京和东京在以上几个方面的异同,并对国内城市建设未来发展相关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高密度功能区 城市交通 比较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