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
2023(769)
2022(647)
2021(576)
2020(456)
2019(911)
2018(868)
2017(1681)
2016(911)
2015(1116)
2014(1207)
2013(1114)
2012(1119)
2011(814)
2010(774)
2009(731)
2008(790)
2007(713)
2006(526)
2005(494)
作者
(2214)
(1719)
(1707)
(1582)
(1114)
(886)
(823)
(668)
(666)
(645)
(603)
(593)
(546)
(541)
(538)
(520)
(509)
(503)
(440)
(431)
(430)
(429)
(423)
(410)
(390)
(385)
(383)
(383)
(364)
(355)
学科
文化(3667)
(2450)
经济(2447)
理论(2058)
(2020)
企业(2020)
教育(1943)
产业(1819)
市场(1792)
文化产业(1763)
文化市场(1763)
方法(1649)
业经(1608)
(1578)
经济理论(1392)
企业经济(1298)
政治(1291)
思想(1277)
管理(1271)
中国(1262)
思想政治(1243)
政治教育(1243)
治教(1243)
德育(1224)
研究(1142)
(1100)
地方(904)
专题(877)
专题研究(876)
事业(761)
机构
学院(12475)
大学(12078)
管理(3659)
研究(3287)
(3066)
理学(3060)
师范(3057)
理学院(2978)
管理学(2889)
管理学院(2847)
(2741)
(2613)
经济(2606)
师范大学(2381)
中国(2120)
科学(2065)
(2040)
(1755)
教育(1720)
北京(1608)
职业(1608)
(1503)
中心(1485)
技术(1456)
(1451)
研究所(1275)
财经(1195)
图书(1154)
书馆(1122)
图书馆(1122)
基金
项目(7373)
研究(6555)
科学(5628)
基金(4575)
社会(4158)
社会科(3861)
社会科学(3861)
(3600)
国家(3520)
编号(3244)
成果(3204)
(3201)
教育(3115)
文化(3034)
科学基金(2951)
(2538)
基金项目(2355)
课题(2190)
(2172)
项目编号(2166)
规划(1813)
(1732)
(1694)
(1685)
重点(1662)
研究成果(1649)
资助(1605)
(1565)
(1559)
阶段(1556)
期刊
(4364)
经济(4364)
研究(4282)
教育(3966)
中国(2826)
学报(2186)
图书(1982)
管理(1904)
大学(1848)
科学(1770)
书馆(1696)
图书馆(1696)
学学(1617)
(1361)
(1111)
(1099)
(1007)
(1000)
论坛(1000)
社会(915)
社会科(862)
社会科学(862)
财经(858)
业经(841)
职业(817)
(799)
技术(766)
高等(760)
科技(755)
农业(740)
共检索到1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芳  
文学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流传下来,通过虚构和想象的方式,表达思想情感的艺术,又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构建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多数高校都设置了中国语言与文学课程。探析国内外高校教育中的文学研究和人文关系,有利于学科间取长补短,获得进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新  
大学文化对高职院校强化办学思路与目标,明确办学方向,加强内部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办学质量,向社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推手作用。高职院校只有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形成彰显高职教育独有的精神、理念、特色等内容的大学文化,才能建成特色鲜明的一流的高等职业院校。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感受到建设大学文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然而,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易淑琼  
华文文学是中国内地30余年来新兴又蓬勃发展的学科。内地学界通过有计划、成规模的选集、丛书、大系等形式组织和留存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成果,体现了华文文学文献整理出版的自觉意识。但华文文学文献在内地高校图书馆的公共收藏体系中呈现为散点、随机的自发状态,这影响华文文学的大众与学术传播,制约华文文学学科建设,加强华文文学文献资源建设成为当务之急。文章并提出构建完善的华文文学文献资源体系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振秋  
文化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与文化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高等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关系是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对于推进彼此的深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顾明远  
听了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十分振奋,十分鼓舞。总书记在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以后指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讲话为今后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过去我们总是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中月  蔡红生  
中国特色大学文化由大学道德、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等核心内容构成。彰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优势,对于推动"双一流"建设,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彰显中国特色大学文化优势,要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守正与创新相统一。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郝立新  
<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具有坚固的实践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这一文化主体性的最有力体现。”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提供了科学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高尚阳  
20世纪纪下半期,人们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在这种反思的影响下,"新人文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它与启蒙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想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将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抛在一边,对片面追求技术性、工具性、物质性和实用性的观点予以唾弃。由刘磊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一书对现代主义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而细致的剖析。一、简述《英美文学中人文情结的嬗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马文保   李轶媛  
<正>文化贸易的持续繁荣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还有助于加深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尊重,进而推动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包容性。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代表了他们在文化领域的坚定信仰与自豪之情。文化贸易深植于丰富的文化传统和时代创新,为文化发展提供核心动力。在文化贸易中,国家的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提高该国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还有助于吸引更多全球消费者,从而扩大国家文化在国际领域的影响力。
关键词: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于泽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现代文化和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文化产业中的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深入理解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目标及其相互关系,能更加有效地进行文化与科技融合,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高效、持续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商雨虹  孟庆枢  
对死亡的关注以及"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是一条时粗时细的线,贯穿了川端整个的文学创作。川端早期作品中对死亡的抵抗意识的流露、新感觉派时期的"万物一如、轮回转生"思想的提出、战争期间作品中对人类生命价值的纯粹的追求、战后的"回归传统"与"进入魔界"以及获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对日本文化的宣扬,这一切都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川端的"超越死亡"的文学理念。正是透过川端的这一文学理念,我们发现表面上对现实与人生毫不关心的川端文学,实际上对现实和人生乃至对社会有着强烈的关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武超群  
本文以财经类高校为例,探究新时代大学文化的价值内涵和主要矛盾等问题,并运用SWOT理论分析大学文化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重点探究构建基于中国特色经济学科发展的大学文化创新路径,以实现价值引领,为切实、全面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许杰  
大学本质上是文化组织,对文化的传承和积淀成就了大学的经久不衰。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全球化的严峻挑战,大学从外围进入政府的中心议程,成为公共机构和公共政策框架的一部分。各国公共政策取向上普遍呈现强化的趋势,大学被看作影响世界经济的关键因素和高额利益的源头。公共政策对大学的经济市场定位,引发了大学生态环境的巨变,导致大学本真文化的丟失。大学要走出和摆脱政策偏离带来的困境,必须坚守大学传统,处理好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关系。高等教育公共政策必须实行重心转移,彰显大学的文化特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张应强  
当前,华文教育在海外日益受到重视,其原因在于华文教育通过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弘扬与创造,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现代价值的彰显;另一方面,中华优秀文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华文教育得以受重视的直接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