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9)
2023(492)
2022(401)
2021(381)
2020(316)
2019(770)
2018(729)
2017(1204)
2016(674)
2015(918)
2014(1011)
2013(846)
2012(773)
2011(735)
2010(812)
2009(730)
2008(698)
2007(726)
2006(664)
2005(675)
作者
(2028)
(1689)
(1648)
(1568)
(1003)
(801)
(734)
(645)
(630)
(612)
(578)
(569)
(564)
(563)
(504)
(492)
(479)
(473)
(466)
(444)
(436)
(411)
(400)
(385)
(369)
(367)
(341)
(338)
(335)
(335)
学科
管理(3293)
(2518)
经济(2516)
(1710)
(1626)
企业(1626)
教育(1038)
心理(822)
理学(820)
(800)
理论(759)
教学(755)
人事(749)
人事管理(749)
心理学(690)
(664)
地方(636)
中国(624)
(600)
(570)
方法(566)
业经(543)
(540)
财务(539)
财务管理(535)
企业财务(485)
(480)
(478)
学校(433)
地方经济(430)
机构
学院(9947)
大学(9571)
管理(3657)
(3202)
经济(3053)
理学(2966)
理学院(2844)
管理学(2725)
管理学院(2706)
研究(2678)
中国(2335)
(2079)
科学(1993)
(1957)
(1870)
(1751)
师范(1740)
(1670)
中心(1471)
职业(1460)
技术(1458)
(1374)
北京(1337)
师范大学(1278)
(1271)
财经(1228)
教育(1214)
研究所(1202)
(1059)
技术学院(1052)
基金
项目(4834)
研究(4183)
科学(3752)
基金(2938)
社会(2318)
教育(2300)
(2279)
国家(2233)
(2159)
社会科(2154)
社会科学(2152)
编号(2116)
科学基金(2004)
成果(1902)
(1673)
基金项目(1581)
课题(1571)
(1411)
项目编号(1293)
资助(1286)
自然(1203)
自然科(1175)
自然科学(1175)
大学(1174)
(1172)
自然科学基金(1146)
规划(1124)
研究成果(1062)
人文(1047)
重点(1037)
期刊
(5396)
经济(5396)
研究(3210)
中国(3184)
教育(2791)
(1920)
管理(1899)
科学(1265)
技术(1218)
学报(1096)
图书(980)
大学(940)
(939)
业经(927)
职业(798)
学学(785)
(754)
金融(754)
财会(739)
书馆(733)
图书馆(733)
(694)
经济研究(687)
财经(666)
(630)
论坛(630)
通讯(614)
会通(611)
现代(610)
经济师(608)
共检索到179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冯倩  
我国地方本科院校正处于提升质量、增加价值、转型发展的阶段中,高校国有资产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提高能为其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对促进高校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顺利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地方本科院校有许多是刚组建,成立时间短、资历浅,对国有资产管理的经验不足,管理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和优化。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亚明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国家与族群的关系去定位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冲突抑或共生共存的理论认识。此种研究路径注重发掘认同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联互动,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认同是心理现象这一本质问题,从而影响到相关理论的解释力度。心理学中内外群体、自我归类、认同威胁等概念和模型不仅可以为传统意义上的认同冲突论、认同共生论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将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关系探讨扩展至复杂机制的层面。引入心理学视角可以增进对两种认同关系的理论认识,亦能为两种认同关系调谐提供诸多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娟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心理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校心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亟待创新与变革。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学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我国企业并购重组市场价值效应研究黄中文曹丽马瑞等著2013年10月出版/45.00元本书以沪深股市数据为基础,详细研究了不同并购主体、不同并购方式以及不同行业并购事件所获得的市场价值效应,对于了解我国并购现祝和提出决策有重要参考价值。人力资本与技术选择适配性研究姜雨著2013年10月出版/49.00元本书以人力资本与技术选择的适配性为研究主题,分析了两者的动态适配机理,回答了"技术选择为何要与人力资本适配、如何适配"等问题。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方强  海韵  曼达  晓蒙  
十年来,人们深深感到,十一亿人口的大国进行如此广泛深刻的改革实践,如果没有比较完整和达到相应水平的科学理论作指导,将难免遭遇挫折和蒙受损失。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如此广泛和深刻,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单枪匹马地担负起适应这场改革并指导这场改革的历史使命。因此,能够适应并指导我国这场改革的科学理论就必须是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南的、包括不少新开拓的学科在内的一系列相关学科的配套组合,而且,迫切要求它们做出崭新的研究。笔者不揣浅陋,为了给这座理论大厦添砖加瓦,愿就创建能够适应并参与指导我国改革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观兵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也得到相应提升。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线上线下各种各样的购物节促销活动不断推陈出新,刺激消费者需求,使商品销售额实现跨越式增长。2018年,仅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的销售额就高达2135亿元。而所有促销方案的制定都需要基于对消费心理的分析。为此,学界近年来对消费心理学的研究文献颇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钦  
本文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方法3个层面对心理学方法进行了全面解析,基于此,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学方法与企业管理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心理学方法不仅对企业管理科学发展的整体进程做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贡献,同时还对企业管理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和研究的规范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对企业管理科学的未来发展做出了展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鑫茹  郭辉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卫  霍涌泉  
师范教育的兴起为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条件。教师教育体制与使命的有效实现对心理学科提出了新需求。在教师教育体制下,需重新认识并遵循心理学科的性质与发展规律,巩固以怎样培养人为根基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向,继续发挥心理学科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寻求教师教育与心理学科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新路径,提高心理学科服务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用水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石国进  
科学传播自身和科学传播的内容在应急事件处理过程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应急条件下,科学传播的构成要素呈现多元性与交叉性的特点,传播内容直接涉及安全和健康,线性传播模式、系统论传播模式、控制论传播模式等三种运行机制并存,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和科学传播三个过程共存,交流的不对称性与单向的科学普及表现尤为突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中文  
我国企业家因不堪心理重负而自杀或因心理压力拖垮身体的现象,近年来也日趋严重,甚至到了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企业家为社会创造出了巨大的财富,他们自然成为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而对于这一切,企业家的身心健康无疑是其根本和基础。作为一个合格的企业家,要身体好,最重要的还要心理健康。因此,关心企业家的心理健康和生存环境,亦成为一个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俊丽  
本文根据十余年的高职教育经验及调查研究成果,解析当前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寻新时期高职大学生心理维护的有效策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志国  
高职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展定型的关键阶段。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和心理需求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高职院校坚持以生为本理念,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动态及其成因的基础上,从办学质量、管理、服务、素质教育四个方面对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进行了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