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2)
- 2023(11103)
- 2022(9025)
- 2021(8519)
- 2020(6469)
- 2019(14905)
- 2018(14897)
- 2017(25936)
- 2016(15319)
- 2015(17449)
- 2014(17946)
- 2013(16726)
- 2012(15901)
- 2011(14632)
- 2010(15136)
- 2009(13418)
- 2008(13454)
- 2007(12518)
- 2006(11279)
- 2005(10625)
- 学科
- 济(53474)
- 经济(53425)
- 管理(34820)
- 业(33516)
- 中国(25262)
- 企(22951)
- 企业(22951)
- 教育(21987)
- 地方(19133)
- 农(17756)
- 业经(14759)
- 方法(13698)
- 理论(13626)
- 学(13005)
- 发(12803)
- 农业(12305)
- 制(11483)
- 教学(11358)
- 银(11162)
- 银行(11150)
- 财(11066)
- 行(10820)
- 数学(10698)
- 融(10392)
- 金融(10389)
- 数学方法(10363)
- 地方经济(10304)
- 发展(10115)
- 贸(10038)
- 贸易(10023)
- 机构
- 学院(203821)
- 大学(202412)
- 研究(75943)
- 济(69706)
- 经济(67335)
- 管理(66020)
- 理学(53994)
- 中国(53740)
- 理学院(53083)
- 管理学(51755)
- 管理学院(51315)
- 京(47651)
- 科学(46093)
- 范(41655)
- 师范(41354)
- 所(38939)
- 教育(37609)
- 江(36545)
- 研究所(34580)
- 财(34323)
- 中心(34240)
- 师范大学(33151)
- 北京(32211)
- 农(30520)
- 州(30206)
- 技术(29700)
- 院(27860)
- 职业(26546)
- 业大(25536)
- 财经(25132)
- 基金
- 项目(121148)
- 研究(102575)
- 科学(94470)
- 基金(77517)
- 家(65490)
- 国家(64599)
- 社会(58849)
- 社会科(55303)
- 社会科学(55292)
- 教育(54588)
- 科学基金(53784)
- 省(52281)
- 编号(48032)
- 划(44481)
- 成果(43529)
- 基金项目(39180)
- 课题(37526)
- 发(33457)
- 年(32356)
- 资助(31102)
- 自然(29830)
- 自然科(29058)
- 自然科学(29054)
- 重点(28936)
- 项目编号(28634)
- 自然科学基金(28453)
- 规划(27592)
- 发展(27508)
- 展(26955)
- 性(26633)
- 期刊
- 济(94297)
- 经济(94297)
- 研究(75002)
- 教育(66640)
- 中国(62027)
- 农(29853)
- 学报(27331)
- 财(26799)
- 管理(26129)
- 科学(24926)
- 技术(24503)
- 大学(21983)
- 融(20645)
- 金融(20645)
- 农业(20537)
- 学学(18159)
- 图书(17980)
- 职业(17751)
- 业经(17674)
- 经济研究(13875)
- 坛(13350)
- 论坛(13350)
- 书馆(13314)
- 图书馆(13314)
- 财经(11625)
- 技术教育(11579)
- 职业技术(11579)
- 职业技术教育(11579)
- 发(11517)
- 问题(11168)
共检索到3511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朱金卫 霍涌泉
师范教育的兴起为中国心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创造了条件。教师教育体制与使命的有效实现对心理学科提出了新需求。在教师教育体制下,需重新认识并遵循心理学科的性质与发展规律,巩固以怎样培养人为根基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向,继续发挥心理学科在教师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功能和作用,运用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强化教师教育特色,进一步寻求教师教育与心理学科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新路径,提高心理学科服务于教师教育发展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
师范教育 心理学科 教师教育 变革转型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娟
随着新时代的来临,高校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心理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的关键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传统的高校心理学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当下学生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亟待创新与变革。文章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分析当前高校心理学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措施。
关键词:
新时代视角 高校心理学 教育教学 多元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郎奥博 张海庆
音乐教育心理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性学科,既包含了音乐的乐理、韵律、节奏,又融合了情绪、情感等心理学知识,同时还涉及教育学的具体实践,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教学已逐渐改变了长久以来的边缘化问题,在现代中小学课堂上占据了一席之地。但如何发挥音乐教育的深层作用,在教授学生基本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音乐认知与感知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教育中感受到美的存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晶
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影响我国大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对于将终身献给教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的广大大学教师而言,贯彻和实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大学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路径和方法是每一个关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关人员应该积极思考的。
关键词:
大学教师 专业发展 教学艺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水卿梅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重大成就,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不断提升。同时,由工作、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压力、焦虑、烦躁、抑郁也与日俱增,导致近年来学生患心理疾病的概率不断增长,本该阳光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群体成为存在心理问题的主要群体。学生群体不仅是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国家及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希望。作为教书育人的教育活动,从小学到大学的心理课程的教育必不可少,没有心理教育课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跃文
新建本科院校建设千头万绪,其中青年教师队伍的建设乃重中之重。然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底子薄,任务重,缺乏完备的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保障机制,严重制约了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文章从教师教育一体化视角提出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激发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精神,做好生涯规划,建立有效的评价考核机制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完善青年教师职前职后教育制度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青年教师 专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也刚 唐继卫 朱瑞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采取措施,调动培养单位及导师的积极性;改革培养模式,办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改革学位授权审核办法,加快专业学位授权体系建设;以需求为牵引,稳步扩大招生规模;规范管理,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法勇 华婷 刘艳桃
从影响远程教育发展的技术、体制、文化和思维等4个方面来研究我国远程教育60年来的发展路径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远程教育发展方向应该服务于全民学习、服务于终身学习和服务于学习型社会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远程教育 发展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志勇
上海教科院梅仲荪老师主编的国家教委“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成果、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爱国情感教育心理学初探》(以下简称《初探》),是我国情感教育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反映了我国情感教育研究成果的新进展。 《初探》在情感教育心理结构研究方面有了新的突破。作者认为,爱国情感作为高层次的社会性情感,它的心理成份是由三个维度所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整合的心理组织,它显现为一种动态的彼此交叉、互为联系的网络体系。第一维度是爱国情感的对象维,即引起爱国情感的客体。包括祖国的自然实体、人文实体、经济和政治实体。第二维度是爱国情感形式维,即主体爱国情感的表现形式。包...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勤
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内容及研究方法,根据青岛艺术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建构了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爱"的教育模式,并从建构该模式的必要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方法和途径上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 中职生 爱的教育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迟希新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德育论专业委员会会议再次提出“德育专业化”命题,引发了与会者的热烈研讨。这一命题事关教师专业化和德育实效的提高,是一个十分重要且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理论话题。会后,我们约请相关研究者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心得进行了梳理,形成了本次笔谈。虽然他们的思考角度、学术观点不尽相同,但是都会从特定视角给我们以启发。我们希望以此推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亚明
国内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国家与族群的关系去定位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立冲突抑或共生共存的理论认识。此种研究路径注重发掘认同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联互动,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认同是心理现象这一本质问题,从而影响到相关理论的解释力度。心理学中内外群体、自我归类、认同威胁等概念和模型不仅可以为传统意义上的认同冲突论、认同共生论提供理论支撑,还可以将国家认同与族群认同关系探讨扩展至复杂机制的层面。引入心理学视角可以增进对两种认同关系的理论认识,亦能为两种认同关系调谐提供诸多政策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若岚
<正>教育是促进人的发展的重要活动,与人的心理发展保持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教育的发展基础是人的心理发展,人的心理发展又受限于教育的成效。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教育与心理之间关系的学科,是从相对冷门的附属性学科逐步发展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侯淑萍、焦丽英两位著的《科学发展视域下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6月版)以科学发展观为研究依据,详细研究探讨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学成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型经济发展,服务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基于当前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实践、相关研究以及存在问题,通过对服务价值链的形成机理和三大类型服务业的发展动力、内容及特点分析,进一步研究了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性三大类型服务业的价值链及发展特征。基于此,对三大类型服务业的发展路径进行设计与讨论,并从以政府为主的宏观层面和以企业为主的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
服务价值链 服务业 多元化 发展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