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3)
- 2023(9814)
- 2022(8013)
- 2021(7345)
- 2020(5925)
- 2019(13507)
- 2018(13498)
- 2017(25497)
- 2016(13481)
- 2015(15541)
- 2014(16025)
- 2013(15828)
- 2012(14592)
- 2011(13774)
- 2010(14564)
- 2009(13535)
- 2008(12943)
- 2007(11896)
- 2006(10852)
- 2005(9612)
- 学科
- 济(82704)
- 经济(82642)
- 管理(35440)
- 业(35077)
- 方法(28428)
- 农(27976)
- 数学(25555)
- 数学方法(25024)
- 企(24766)
- 企业(24766)
- 地方(21178)
- 农业(18679)
- 中国(18651)
- 业经(17882)
- 学(13720)
- 财(13183)
- 地方经济(13096)
- 制(12829)
- 理论(10861)
- 发(10825)
- 融(10055)
- 金融(10054)
- 银(9942)
- 银行(9934)
- 行(9553)
- 策(9529)
- 贸(9118)
- 贸易(9108)
- 环境(8948)
- 体(8873)
- 机构
- 学院(207538)
- 大学(202557)
- 济(92352)
- 经济(90309)
- 管理(76317)
- 研究(69517)
- 理学(64735)
- 理学院(64012)
- 管理学(62536)
- 管理学院(62144)
- 中国(54237)
- 京(41905)
- 财(40425)
- 科学(39824)
- 所(34581)
- 江(33434)
- 农(33141)
- 中心(32283)
- 财经(31397)
- 研究所(30687)
- 经济学(29344)
- 经(28156)
- 范(28006)
- 师范(27801)
- 业大(27686)
- 北京(26596)
- 州(26507)
- 经济学院(25937)
- 院(24360)
- 农业(24210)
- 基金
- 项目(127258)
- 科学(99852)
- 研究(96872)
- 基金(90400)
- 家(76777)
- 国家(76083)
- 科学基金(65624)
- 社会(62786)
- 社会科(59218)
- 社会科学(59202)
- 省(51497)
- 基金项目(46394)
- 教育(44975)
- 划(41336)
- 编号(40906)
- 自然(39378)
- 自然科(38452)
- 自然科学(38447)
- 资助(38122)
- 自然科学基金(37707)
- 成果(33725)
- 发(29049)
- 课题(28959)
- 重点(28436)
- 部(27294)
- 国家社会(25689)
- 创(25648)
- 大学(24277)
- 性(24095)
- 发展(23969)
- 期刊
- 济(118723)
- 经济(118723)
- 研究(65334)
- 中国(44834)
- 农(36532)
- 财(31273)
- 管理(29897)
- 学报(27592)
- 科学(27371)
- 教育(24182)
- 农业(23544)
- 大学(22504)
- 技术(21605)
- 融(21216)
- 金融(21216)
- 学学(21171)
- 业经(20568)
- 经济研究(18712)
- 财经(16142)
- 问题(14520)
- 经(14080)
- 统计(13356)
- 技术经济(12259)
- 策(11633)
- 决策(10774)
- 版(10470)
- 商业(10271)
- 经济问题(10037)
- 农村(9990)
- 村(9990)
共检索到3274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戴钢书 刘树龙 许秋晨
灾后重建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经济方面的重建是灾后建设的重中之重,它对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建构向峨特色乡村振兴的经济发展模式应分别从向峨乡震后重建中的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原则、办法,农业供给侧改革,乡镇产业建设,房屋重建等方面来着手。
关键词:
产业 统筹城乡 农业供给侧 房屋重建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兰兰 陈鉴 戴钢书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2018是5·12地震10周年,对都江堰市向峨乡震后建设的变革、经验与振兴进行概念阐述、理论研究既具有历史意义,又具有时代意义。都江堰市向峨乡乡村振兴战略链是向峨乡发展的谋划和指引,党建思想工作链、经济社会发展链和自治法治德治链三者彼此环环相扣,成为"乡村振兴"强有力且最稳定的三角形支撑结构,对"乡村振兴"产生稳定的内聚力。震后10周年的向峨乡在经济建设、乡村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以及生态文明建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意义 变革 经验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高怀璧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甘肃省白银市因厂矿而设立,以贵金属命名。2008年3月17日,白银市被列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城市。作为资源型工业城市,白银市产业结构单一,新时代下更要注重实现工业与绿色生态农业的共同发展,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实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寒
国家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构建,为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目标和方向。文章在简要概述乡村振兴背景的基础上,说明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分析当前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几点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优化建议及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潘坡 吉世虎 燕艳 李萌
发展创意农业等新业态可促进农村三次产业跨界融合发展,激活乡村产业活力,这是河北省实现乡村振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着重考虑的问题。基于河北省创意农业发展状况的SWOT分析和国内外有关创意农业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结论,指出跨界融合型发展模式是河北省创意农业发展路径的最优选择,并阐述了跨界融合型发展模式的实施目标、思路和SO策略,最后就实践路径从政府、企业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林亦平 魏艾
人口的流动方向与趋势是认识与把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窗口,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城归"人口则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点;结合乡村振兴的"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发展目标,依据农业人口在目标实现中的"缺位"分析,研究"城归"人口在战略实现中进行"补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探究其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发力"机制,确立其"补位"的有效途径,这是由农业经济发展的历史轨迹与理性回归的内在要求所决定,具有广泛的经济与政治意义。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城归”人口 返乡创业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珺 张峻琦
作为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在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方面责无旁贷。文章在总结公共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其面临服务形式单一、服务效能不高、人才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及缺乏规范性文件支持等现实问题,探析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路径,进而提出增强数字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能;构建多元服务模式,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把握文化需求,推进精准服务;完善立法,推动服务规范化发展等策略,以期能更好地助力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皖宁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作为一种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兼具公私融合属性,财政金融联合支农特点和稳增长、防风险多重职能,对于有效扩大农业农村投资、繁荣乡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当前,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存在规模较小、支农作用尚未得以充分发挥的现实问题,需要从优化健全发行机制层面予以解决。具体而言,应当强化发行规划论证,设立增信机制,完善信息披露标准,促进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发行实现安全高效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专项债券 发行 程序机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龙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是未来"三农"工作的核心和主线。乡村振兴战略是化解新时代主要矛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破现代化进程中乡村衰落铁律、深化城乡发展规律、破解城乡二元格局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内在机理,生态文明、四化协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庞大的农村人口和独特的二元体制等基础,决定了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和核心路径。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原则是生态立本、文化传承、创新驱动、改革引领、系统思维,核心路径是实施城镇化协同推进战略、乡村土地改革和乡村治理改革战略以及乡村教育振兴、产业振兴和文化振兴战略六位一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邓显石 王俊 谭晓明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通过阐述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将我国职业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联系,构建职业院校具体专业类别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探究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工学结合"新路径。
关键词: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服务 路径 探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孟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高职教育的社会服务职能需进一步延伸。高职院校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方面还面临院校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师""生"两侧的双重性薄弱、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办学模式与社会发展不适应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高职院校需改变院校供给侧结构以发展乡村教育,提升"师""生"侧吸引力以储备乡村人才资源,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以提升教育质量,改革办学模式以满足社会需求。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恩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我国破解"三农"问题提供了基本的遵循依据,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当下,党和国家在解决"三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都体现在了乡村振兴战略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性工程,为了更好地推动"三农"变革,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政部门都需要保持一致的步伐,确保各项战略贯彻落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决定着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推进。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的阶段,设定的一个新目标,这个战略的实施将会为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孙昊颖
“三农”是我国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基础支撑和关键变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三个必须”和“三个坚定不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融合。数字乡村建设为农村带来了新生产方式、新生活方式和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新动能,部分地区依托数字经济脱贫摘帽。本文回顾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我国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总结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从数字化建设、产业融合和普惠金融的角度对数字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关键词:
“三农” 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文林
<正>“保险+期货”是基于金融衍生品工具帮助农户、贸易商、加工企业等主体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一种新模式,其核心是风险转移。近年来,在人民银行白银市分行的指导下,甘肃省会宁县依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的定点帮扶,在中川镇、老君坡镇、柴家门镇等乡镇,开展了“保险+期货”模式运行工作,充分发挥证券公司、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的业务优势,取得良好效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玉华 谢雪竹 李娜
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未来的目标。当前,国家正通过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来解决三农短板问题。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在乡村治理、乡村文明等诸多方面发力,但最后都涉及资金支持问题。财政、金融是资金总闸门,财政投入应该起撬动作用,然后是金融跟进,金融机构融资是主渠道。
关键词:
四方合作 担保机构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