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93)
2023(4740)
2022(4114)
2021(3956)
2020(3303)
2019(7462)
2018(7637)
2017(13863)
2016(7831)
2015(9107)
2014(9470)
2013(8913)
2012(8433)
2011(7488)
2010(7889)
2009(7400)
2008(7792)
2007(7416)
2006(6502)
2005(5966)
作者
(22605)
(18566)
(18339)
(17745)
(11956)
(8909)
(8623)
(7103)
(7102)
(6974)
(6462)
(6238)
(6030)
(5930)
(5764)
(5733)
(5549)
(5545)
(5421)
(5371)
(4703)
(4549)
(4538)
(4491)
(4326)
(4251)
(4186)
(4106)
(3838)
(3838)
学科
管理(27817)
(27254)
经济(27210)
(23881)
(23685)
企业(23685)
方法(11601)
(10535)
理论(9462)
(9137)
业经(8955)
(7969)
财务(7952)
财务管理(7921)
中国(7584)
企业财务(7460)
(7249)
银行(7239)
数学(7086)
(6903)
数学方法(6891)
(6835)
(6794)
(6659)
(6193)
(6017)
金融(6016)
教育(5863)
教学(5186)
体制(5161)
机构
学院(110479)
大学(108903)
管理(38627)
(36419)
经济(35249)
研究(32944)
理学(31678)
理学院(31302)
管理学(30586)
管理学院(30384)
中国(28877)
(23839)
(22035)
科学(20637)
(19596)
(17320)
财经(16524)
中心(16359)
(16036)
(15716)
(15540)
师范(15369)
北京(15250)
研究所(14942)
(14786)
业大(14126)
技术(13920)
(12716)
农业(12112)
(12054)
基金
项目(62013)
研究(48021)
科学(47119)
基金(42288)
(36034)
国家(35625)
科学基金(30301)
社会(27976)
社会科(25950)
社会科学(25944)
(25107)
教育(23724)
基金项目(21901)
编号(21663)
(20516)
自然(19424)
成果(19289)
自然科(18947)
自然科学(18943)
自然科学基金(18605)
资助(17859)
课题(15356)
重点(13840)
项目编号(13747)
(13416)
(13397)
(13211)
(12570)
大学(12500)
(12099)
期刊
(48743)
经济(48743)
研究(34441)
中国(28149)
(21596)
教育(19669)
学报(17350)
管理(16391)
(14694)
科学(14593)
(13547)
金融(13547)
大学(13403)
学学(12245)
技术(10860)
农业(9433)
财经(8680)
业经(8309)
财会(7960)
图书(7630)
(7451)
经济研究(6683)
会计(6611)
(6194)
职业(5908)
书馆(5766)
图书馆(5766)
问题(5655)
通讯(5589)
会通(5561)
共检索到1825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璋  贺浩淼  
公允价值自被我国会计准则引入后,其"决策有用性"一直备受强调。而本文检验公允价值对另一财务报告目标的反映,即回归"受托责任",强调"契约有用"。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评定中薪酬业绩敏感系数及薪酬粘性的影响为视角,探究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是否能够有效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及企业所有者评价企业的经营管理责任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基于2007-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发现,国有企业的薪酬考评机制以纳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但其较强的薪酬粘性特征有损对"受托责任"的反映。而我国民营企业尚未明显发挥其在高管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邹海峰  辛清泉  张金若  
本文选取2007-2008年受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的公司作为样本,考察企业财务业绩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关系。研究发现,总体而言,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总经理、董事长不需要为短期投资性资产(或负债)的损益承担责任,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财务总监负责企业资金运作,其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财务总监货币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间的敏感性要小于与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间的相关性。上述发现表明,中国上市公司高管的薪酬制定区分了不同岗位高管的职责范围,以及财务业绩中不同组成部分的信息含量,这一发现与委托代理理论相一致,表明了薪...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虹  谢垚  
文章选取2009—2016年受新会计准则及CAS39中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的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金融业高管薪酬契约角度,考察财务业绩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契约有效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以及独立董事机制对上述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行业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呈负相关关系,当正常经营活动营业利润为负时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金融行业高管薪酬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间的敏感性小于与正常经营活动间的敏感性,但不显著,金融业上市公司高管具有利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增加薪酬的动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吴峰宇  王景斌  张瑞琛  
财务会计提供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管理者薪酬契约作为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更需要会计信息系统能为其签订、监督和履行提供有利于保护契约签订双方各自权利的"公允"信息。为此,本文以"年度报酬总额"、"前三名董事报酬总额"、"前三名高管报酬总额"三个变量对管理者薪酬契约与公允价值计量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徐经长  曾雪云  
本文以2007、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收益、公允价值损失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敏感系数。研究结果表明,A股上市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现象。"重奖轻罚"现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激励有效而约束乏力的薪酬不对称特征也存在于盈余分项目层面,这将会助长管理层的机会主义行为,放大企业风险。本文还发现,公允价值"持有收益"并不必然增加股东财富,委托人不能辨别新增财富的可实现性与现实性的差异,也不能辨别市场优势地位与管理层努力程度对业绩的影响,常见的公司治理机制在该问题上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控制作用,表明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仍有待完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步丹璐  张晨宇  李华  
薪酬契约是公司治理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已有研究大都集中在高管薪酬对企业整体业绩敏感性方面,而对不同风险性质业绩与高管薪酬的关系却鲜有研究。文章以2007年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为背景,以中金岭南为例来研究检验高管薪酬与不同风险性质业绩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要小于对正常营业利润的敏感性,且高管薪酬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敏感性存在粘性,这说明上市公司对高管薪酬的考核存在"重奖轻罚"现象,因此建议上市公司改进现有薪酬契约,建立综合业绩考核指标,增加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的敏感性,以此避免管理层的过度投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玉贵  李昀泽  
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对公允价值盈余与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其公允价值收益与高管薪酬正相关,损失与高管薪酬负相关,相较于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重奖轻罚"问题得到缓解,薪酬契约的有效性得到提高。同时对CAS 39实施前后公允价值对薪酬契约的影响进行对比,发现CAS 39实施前公允价值与高管薪酬不存在显著相关性,在实施后表现出了一定的相关性,而在未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中仍然存在"重奖轻罚"的问题。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宝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上市公司高管报酬对分红的影响机理,进而以2003-201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高管报酬与公司分红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货币薪酬、高管持股对公司分红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二者对分红的影响具有"替代效应"。相比于国有企业,这种"报酬-分红"敏感性关系在民营上市公司中更为突出;另外,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契约并不能对高管"效率"进行有效识别,高管激励与分红优化,需要从"高管报酬契约设计"这一源头抓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永建  姜龙  蒋德权  钱蓓蓓  
以会计业绩为基础的薪酬契约无法真正衡量管理层的努力程度,在不完备的薪酬契约执行过程中,管理层薪酬决定者执行薪酬契约的方式决定了高管的努力方向和努力程度。研究发现,在薪酬契约执行过程中,薪酬决定者在考核管理层时,不仅考虑会计业绩,同时也考虑企业价值创造指标,薪酬决定者对管理层的隐性考核可以激励管理层在未来进行更多的价值创造。与会计业绩相类似,高管薪酬与经济增加值的相关性也体现出不对称性特征。此外还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更多地采用价值创造指标来考核管理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俊秋  
本文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为例,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动机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对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诱发了管理层的私利动机和机会主义行为,管理层通过择时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达到避免业绩下滑的目的;业绩下滑越严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越高;同时,管理层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中获得了薪酬激励,尤其在业绩下滑的公司,高管薪酬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收益的敏感系数显著大于对其他盈余项目的敏感系数。本研究从契约有用性视角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研究结果有助于强化对上市公司机会主义会计行为的监管,改善薪酬契约这一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连晓姝  张建平  
本文基于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以及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选取2009-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比研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考虑公允价值转回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尤其是董事长薪酬、总经理薪酬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与财务总监薪酬的相关关系不太显著。说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仍存在过度集权的问题,分权管理模式不完善。而不论是否考虑转回,扣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其他盈余与高管薪酬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也表明影响高管薪酬的主要还是企业的真实盈余,而非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晖  杨静  
新会计准则实施背景下,公允价值信息成为高管薪酬考评中不容忽视的新因素。以利润表中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公允价值的替代变量,研究我国上市公司公允价值计量对高管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与高管薪酬显著正相关(不相关);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高管薪酬存在差异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整体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影响不显著,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开焰  刘建伟  
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一直是理论和实务界关注的热点,现有研究多为探析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较少涉及公允价值的契约有用性。在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2年间的高管薪酬和业绩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检验了银行持有的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及其变动损益对银行家薪酬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银行家薪酬与利润表的会计业绩并没有显著正相关,银行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头寸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薪酬—业绩敏感度都没有增量解释作用,但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头寸其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其他综合收益对薪酬—业绩敏感度有显著增进作用,并且体现出不对称性。这些结论增进了对公允价值契约有用性的理解,深化扩展了薪酬激励研究的视野,对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宗彦  覃予  
文章考察了2008年前后宏观经济剧烈波动的环境下,我国企业为实现预期高管薪酬而实施的盈余管理策略变化情况。基于2003-2014年499家A股公司平衡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企业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提升了高管薪酬,而真实盈余管理则明显抑制了高管薪酬增长。在金融危机后,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提升作用减弱,真实盈余管理对高管薪酬的阻滞作用也减弱。其中,私营企业高管薪酬对两种盈余管理敏感性的减弱程度最大,地方国企次之,中央国企最小。进一步研究发现,私营企业在金融危机后即转变了盈余管理策略,而国有企业则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完全退出后才出现这一变化。文章结果表明,宏观经济不景气降低了企业高...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潘婷  宋玉  
以20112015年我国沪深两市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履行度对高管薪酬水平的影响,并从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社会责任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真实作用。结果表明:高管会因履行社会责任而获得更高的薪酬,而社会责任很可能作为高管薪酬辩护的工具,成为高管薪酬契约中的新型代理因素。此外,国有企业高管利用社会责任进行薪酬辩护的行为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督,而非国有企业高管更多地受到来自企业外部的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