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4)
- 2023(11445)
- 2022(9472)
- 2021(8695)
- 2020(7356)
- 2019(16324)
- 2018(16187)
- 2017(30709)
- 2016(16522)
- 2015(18427)
- 2014(17855)
- 2013(17464)
- 2012(15827)
- 2011(13943)
- 2010(14409)
- 2009(13480)
- 2008(13577)
- 2007(12739)
- 2006(11299)
- 2005(10417)
- 学科
- 业(82861)
- 企(77989)
- 企业(77989)
- 管理(70483)
- 济(69700)
- 经济(69607)
- 业经(28266)
- 方法(25730)
- 财(25051)
- 农(23743)
- 技术(20494)
- 务(20174)
- 财务(20144)
- 财务管理(20114)
- 企业财务(19046)
- 农业(17383)
- 中国(17104)
- 数学(17025)
- 数学方法(16811)
- 理论(16419)
- 制(16395)
- 划(16085)
- 策(14601)
- 和(14481)
- 环境(13780)
- 技术管理(13715)
- 体(13516)
- 企业经济(12559)
- 地方(12279)
- 经营(12232)
- 机构
- 学院(233733)
- 大学(224998)
- 管理(97119)
- 济(96973)
- 经济(94938)
- 理学(82643)
- 理学院(81887)
- 管理学(80800)
- 管理学院(80375)
- 研究(69412)
- 中国(57335)
- 京(46908)
- 财(46785)
- 科学(39624)
- 江(38503)
- 财经(35982)
- 农(35838)
- 所(33760)
- 中心(32546)
- 经(32431)
- 业大(30731)
- 州(30418)
- 研究所(29704)
- 北京(29376)
- 商学(28007)
- 商学院(27769)
- 范(27473)
- 农业(27449)
- 经济学(27366)
- 师范(27219)
- 基金
- 项目(145112)
- 科学(116972)
- 研究(113055)
- 基金(104089)
- 家(87809)
- 国家(86878)
- 科学基金(77979)
- 社会(72773)
- 社会科(68825)
- 社会科学(68806)
- 省(60614)
- 基金项目(55531)
- 教育(51464)
- 自然(48698)
- 划(47621)
- 自然科(47592)
- 自然科学(47581)
- 编号(46841)
- 自然科学基金(46835)
- 资助(40391)
- 创(37375)
- 成果(36822)
- 业(35195)
- 创新(33714)
- 课题(32222)
- 发(32136)
- 重点(32018)
- 部(31381)
- 制(30395)
- 国家社会(29294)
- 期刊
- 济(119182)
- 经济(119182)
- 研究(69162)
- 中国(53144)
- 管理(43782)
- 财(41878)
- 农(34353)
- 教育(29077)
- 科学(28613)
- 学报(26698)
- 技术(25306)
- 农业(23265)
- 业经(22967)
- 大学(21912)
- 融(21808)
- 金融(21808)
- 学学(20422)
- 财经(17923)
- 经济研究(17389)
- 经(15636)
- 业(14929)
- 技术经济(14788)
- 问题(14487)
- 财会(14144)
- 现代(12792)
- 科技(12623)
- 商业(12484)
- 会计(11925)
- 贸(11284)
- 坛(11115)
共检索到365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震宁 侯一凡
生存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企业盈利的前提,支撑企业存续和不断成长的根本动力来自于自主创新和企业自身的资源禀赋。本文使用2008年国家统计局“40城市制造业企业跟踪调查问卷”数据,并匹配了截至2021年底各样本企业的存续情况,形成了一套跨13年期的企业存续断点追踪数据,检验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核心能力、行业创新环境与企业存续之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第一,将企业自主创新意愿分为技术创新战略及知识产权保护两种类型,技术创新战略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第二,企业核心能力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不同类型的企业核心能力对于企业存续作用的效果和强度存在差异,其中研究开发能力、吸收能力和创新投入能力均与企业存续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创新投入能力对企业存续的影响最大也最明显,而创新管理能力对企业存续的作用不明显;第三,行业创新环境在企业自主创新意愿、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存续之间起到异质性调节作用;第四,技术密集型制造企业相比于非技术密集型企业来说,受知识产权保护主动性的影响较大,而受技术创新战略主动性影响较小。研究结论对构建“企业-行业”跨层次、企业内外部资源相结合、企业主客观因素相交织的企业存续研究模型进行了理论探索,也对中国制造企业如何更好提升市场竞争力从而延长存续时限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金凤 岳俊举 冯立杰
如何通过挖掘我国后发企业赶超领先企业过程中政府支持的行为方式,探索政府支持影响后发企业创新绩效提升的具体路径已经成为事关我国创新型国家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课题。该研究在分析政府支持相关文献基础上,将政府支持划分为资金支持与创新环境建设两个维度,根据对189家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重点分析了创新意愿的中介作用。其结果不仅对政府支持与后发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启示,同时为我国政府的政策制定与推行提供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政府支持 后发企业 创新绩效 创新意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娟茹 李苹
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不仅要搜索外部知识,还应具备知识协奏能力。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资源协奏理论,将外部知识搜索分为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两个维度,探讨二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研究知识协奏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创新意愿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均对知识协奏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协奏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协奏能力分别在搜索宽度、搜索深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创新意愿在知识协奏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揭示了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可为制造企业知识协奏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辛本禄 代佳琳
从计划行为理论视角,探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间的作用机制,并采用来自国内知识密集型服务业426名员工的调查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①组织创新氛围对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②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员工创新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③进一步通过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发现,工作—能力匹配度高的员工更倾向于在组织创新氛围的感召下形成积极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进而激发其创新意愿。该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拓展了计划行为理论在服务创新领域的应用,还为管理者有效激发员工创新意愿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飞 许政
互动导向是一种新的战略导向,它反映了一家企业同它的个体顾客进行互动,并通过持续的互动从顾客那里获取信息,从而建立有利可图的顾客关系的能力。互动导向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绩效,而且能够促进企业创新。然而对互动导向和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却鲜有研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能够丰富互动导向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导向能够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企业创新。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企业应该采取互动导向,积极提高自身的创新意愿与创新能力。
关键词:
企业 互动导向 创新意愿 创新能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高文亮 曾永良
以2009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是否存在“落差”这一问题展开研究,结果显示:国有企业创新的意愿显著高于非国有企业,但创新高水平投入的概率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却无显著差异;国有企业创新真实投入水平显著低于非国有企业。由此证实国有企业创新存在理论与现实的“落差”。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创新意愿、CEO薪酬激励、CEO年龄与CEO变更是形成“落差”的重要原因。该结论意味着解决国有企业创新效率损失问题,必须针对导致“落差”出现的因素进行必要的改革。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付子顺
创新是现代企业进步的原动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管理者,必须把握管理创新的发展趋势和新要求。应认真分析激发组织创新力的影响因素,不断进行创新实践,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获得跨越式发展,实现持续成长。
关键词:
创新 管理创新 创新实践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志锋 曹爱家 刘梦瑶 王康
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其创新产出水平的机理部分在于拓宽创新信息获取渠道,即开展合作创新的服务业企业因能够从更多渠道获得创新信息而促进其创新产出水平提高。笔者以中关村海淀科技园服务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对接了2014年企业创新调查数据与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倾向得分匹配法及工具变量法检验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对包含产品创新、服务创新、流程创新在内的企业创新产出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创新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在此影响过程中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提升了企业自身的创新产出水平,且创新信息获取渠道数量增加部分中介了服务业企业开展合作创新对其创新产出水平的正向影响。本研究探讨了合作创新如何影响服务业企业创新产出水平,在理论上揭示出二者内在联系的机理,所得结论拓展了合作创新、创新信息来源的研究边际,为服务业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提升创新产出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桂黄宝 王梦蕾 李文静 张志昊
为破解创新资源约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引进外部创新资源是一项重大策略。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型经济的核心构成,拥有创新DNA,是创新要素的集聚载体,对于打破创新资源约束、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意义重大。基于匹配理论,采用SEM与fs QCA方法对创新型企业根植意愿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区域基础条件与体制环境对创新型企业根植意愿发挥正向作用,其中,体制环境的正向作用更显著;(2)企地协同在区域基础条件、体制环境与创新型企业根植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3)基于组态视角,得出促进创新型企业“落地生根”的6种前因构型。其中,区域基础条件、体制环境、产业关联度、产学研联动作为核心条件,分别在不同条件组态中发挥关键作用,共同促进高根植意愿产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冯兵 徐阳 张庆
创新激励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实现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基于湖北省197家新三板企业调查数据,结合我国中小企业现状对现有创新意愿量表进行修订,并对创新意愿形成机理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社会资本能够显著改善中小企业创新态度,并有效强化其创新动机;社会资本对提升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具有积极作用;企业风险承担能力有助于激发创新意愿,并在社会资本与创新意愿之间发挥中介作用;高管权力正向调节社会资本与创新态度、创新动机的关系;相较于传统企业与成立较早的企业,社会资本对科创型企业以及年轻企业的创新激励作用更显著。上述结论有助于拓展和丰富企业创新意愿形成机理研究,同时,为激励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中小企业 社会资本 风险承担 创新意愿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彭小宝 张佳 刘国芳 刘娇娇
立足于制度理论和企业领导力风格,研究了制度压力如何驱动中小企业接受双元性创新战略以及如何被企业领导力风格调节。通过对247家中小企业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制度压力的3个维度,即规范性压力、模仿性压力和强制性压力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均有积极影响。此外,领导力风格,即变革型领导力风格和事务型领导力风格在制度压力影响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过程中发挥不同调节作用。其中,变革型领导力风格消极调节规范性压力和模仿性压力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积极调节强制性压力对企业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事务型领导力风格积极调节规范性压力和强制性压力对双元性创新意愿的影响。该研究从制度理论视角丰富了现有双元性创新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作为理性实体,在追求经济效率的同时也必须接受制度环境的有效制约。其中,企业领导力风格赋予了其在制度压力下的能动性。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华
创新创业浪潮下,组织创业导向与员工创新问题已成为学术界探讨的前沿论题,是提升组织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基于以往文献回顾,从社会认知视角,探讨组织创业导向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机理,并分析个体创新意愿在作用过程中的调节效应。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湖南省9家企业264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21.0和AMO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验证假设。结果显示:创业导向与员工创新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与员工创新意愿具有正向关系;员工创新意愿与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员工创新意愿在创业导向与创新行为关系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创业导向 创新意愿 创新行为 组织氛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合英 孙文博 陈宜保 陈宏 张慧云 张留碗
结合清华大学近代物理实验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自主探究实验的教学组织方法和对学生综合素养、创新思维、独立精神培养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自主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质疑精神,激发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热情,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教学方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建三 张利 崔萍
企业创新能力的大小关系到其在竞争环境中的成败,在创新能力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领导风格受到广泛关注。与以往学者研究角度不同,本文主要从员工角度探讨领导风格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即从权力距离的视角分析领导风格与企业创新能力的关系,并得出相关结论,认为领导风格只有与员工的权力距离匹配,才能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权力距离 领导风格 创新能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婷炜 杜建国 姜琼琼
通过对企业家创新的相关文献的梳理,界定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内涵,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影响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模型,从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三个方面全方位的分析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创新意愿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各因素的分析结果基础上提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产生积极创新意愿的引导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