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97)
2023(5656)
2022(4433)
2021(4616)
2020(3314)
2019(8103)
2018(8568)
2017(13253)
2016(8718)
2015(9690)
2014(10298)
2013(8809)
2012(8051)
2011(7258)
2010(7850)
2009(6762)
2008(6907)
2007(6256)
2006(5795)
2005(5534)
作者
(19948)
(16199)
(16180)
(15870)
(10366)
(7823)
(7766)
(6563)
(6258)
(6184)
(5588)
(5487)
(5366)
(5286)
(5210)
(5185)
(5161)
(4839)
(4792)
(4726)
(4474)
(4087)
(4054)
(3961)
(3886)
(3861)
(3726)
(3564)
(3376)
(3330)
学科
教育(20791)
(17515)
经济(17473)
管理(16431)
中国(13672)
(12066)
(10660)
企业(10660)
教学(10509)
理论(10312)
(8844)
(7254)
(7140)
(6510)
(6449)
学法(6081)
教学法(6081)
业经(5986)
体制(5397)
(5275)
学理(5045)
学理论(5045)
(4948)
银行(4945)
研究(4777)
(4735)
发展(4717)
(4593)
(4421)
农业(4347)
机构
大学(100902)
学院(98982)
研究(38417)
教育(30411)
(27653)
经济(26415)
管理(26384)
(25869)
师范(25735)
中国(25237)
(24148)
科学(21164)
师范大学(21013)
理学(20601)
理学院(20213)
(19902)
管理学(19625)
管理学院(19384)
职业(19149)
(19110)
(18302)
技术(17792)
北京(16884)
研究所(16632)
中心(16579)
(15753)
(14209)
职业技术(13293)
财经(12290)
技术学院(12274)
基金
项目(52681)
研究(52081)
科学(40910)
教育(33815)
基金(30254)
社会(27066)
编号(26745)
成果(26274)
社会科(24988)
社会科学(24984)
(24481)
国家(23988)
(23084)
课题(22840)
(20841)
(20519)
科学基金(19170)
项目编号(15578)
规划(15549)
(15424)
(14719)
研究成果(14384)
基金项目(14071)
(13850)
(13803)
阶段(13765)
重点(13748)
(12830)
(12705)
阶段性(12687)
期刊
教育(57250)
研究(46234)
(41097)
经济(41097)
中国(38781)
(16304)
职业(15669)
技术(15095)
(11510)
学报(11400)
管理(11271)
技术教育(10440)
职业技术(10440)
职业技术教育(10440)
大学(10421)
(10148)
金融(10148)
科学(9873)
(7929)
论坛(7929)
图书(7829)
学学(7414)
农业(7225)
高等(7045)
业经(6831)
(6608)
成人(6295)
成人教育(6295)
财经(6134)
书馆(6013)
共检索到185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稳东  
探究是人类教育之所以能够延绵不断的深层原因,亦是教育存在的基本方式和教育实践变革的内在逻辑。专业化的教育研究以确定性为逻辑,形成了以"输入—产出"为逻辑的技术理性的研究套路,遮蔽了教育的探究本性。回归原点的教育研究需要密切关注教育实践变革,彰显教育的探究本性;充分重视行动,关注个人化的教育知识;重新审视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变革中拓展教育空间。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盛永红  
在我国,审计监督具有鲜明的政治属性。高校内部审计监督政治属性的内涵表现为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从经济权力运行上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办学方向。高校内部审计监督的政治属性要求强化党对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在政治范畴下开展审计监督,在业务属性中彰显政治属性,在监督体系贯通融合中凸显政治属性,夯实高校内部审计队伍的政治根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邱卫东  
对资本社会的批判根本上是对资本文明景观所依附的资本逻辑的批判,这一经济哲学批判所呈现的公理,构成了全球化、市场化时代背景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前提。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看,人类社会应当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社会利益最大化和人的发展最大化三者目标间平衡发展的综合逻辑向度上,来全面认识和实践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和根本方向,这一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精神实质的社会发展综合逻辑,必将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也为和谐世界的深层推进与历史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永梅  许莉  周旭东  尹花  
研究型审计是新时代审计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发展,是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用研究的思维与方法开展审计项目,将审计实践上升到审计理论从而更好地指导审计实践。从审计特质到制度环境,从理论到实践均证明:寓研究于审计工作之中,可以增强审计人员宏观意识、大局意识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审计"全覆盖"的广度、提升揭示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审计建议的高度,从而实现"治已病、防未病"。研究不仅是方法更是一种意识,研究型审计既是要求与挑战,更是对审计工作的推动与促进,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及内在逻辑,应贯穿于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及审计报告的全过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石中英  
教育实践的逻辑是教育实践行为的一般形式、结构或生成原则,是各种教育实践样式得以可能并共同分享或遵循的内部法则。习性赋予教育实践以历史性,情境不断地改变着实践的意向,时间和空间的结构也与实践行为有内在关联。教育实践不是一种纯粹理性活动的过程,它有其自身独特的逻辑。基于这种实践逻辑的认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关系需要从多方面进行重新思考和定向。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郑磊  
联合审查,是《备案审查决定》新确立的第五类审查方式。借鉴其他职权行使中采行联合审查的实践素材,正好可回应已有四类审查方式的功能空缺,基于此实践渊源和生成逻辑,联合审查在整个审查方式体系中呈现出其结构属性:其实质在审查职权的联合,不同于作为工作机制的联合审查会议;其途径在关联审查对象,有限依托于人大主导;其功能特点在提高审查质效,目标重点在保障审查效力和实效,而核心关键在协同审查基准。这一方面为进一步论证建构联合审查的重点机制提供了规范原理基础,另一方面,诸如联合审查等“探索”型条款,引入了“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又一种重要的制度化路径,而且,在规范基础上建构规范机制、生成规范内涵,拓展了备案审查释义学的用武之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周翠俭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社会治理精细化是广东把社会治理创新落到实处必要的理念、思维、手段、方法、工具。本文从广东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谈起,深入领悟习近平关于精细治理、城乡社区的重要论述,从理论逻辑角度对"社会治理精细化"的现实依据与理论依据展开分析,以便深刻理解并精准把握社会治理精细化的要求,最终结合广东创新实践,从基层党建、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等维度探索广东城乡社区精细化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荀渊  
教师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源于大规模学校教育对教师的需要,即对这一从业人员规模庞大的职业的数量需求和一种基于证书、标准和评估等制度性措施的质量要求。基于教师教育变革的这一基本逻辑,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取向应着重于对教师教育体系、制度、结构进行重组或者重构,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开放化、专业化水平;发挥教师专业组织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教师教育制度建构的进程。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马永霞   王琳  
人工智能发展对经济社会与职业结构产生冲击,劳动力市场对人才的要求转向更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目标指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高度契合。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创业教育的变革逻辑体现在:人工智能的多主体共创效应要求培养目标转向高阶素养;人工智能的跨学科创新效应倒逼课程体系转向学科融合;人工智能的开放创新效应加速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此,应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构建人工智能+跨学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打造人机协同、虚实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空间,开发过程性、成长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工具。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柏略   刘衍峰  
职业教育是技术创新、传递与推广、应用的社会活动,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新质生产力与职业教育发展有着双向互构的内在逻辑,体现为技术创新与人才需求的循环驱动、产业与教育的互动合作、知识与技能的双向补充等。当前,职业教育在赋能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仍面临一些困境,包括教育内容更新滞后、产教融合浅层化、教育模式与方法更新不足以及教师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为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加速产教融合、加快更新教育内容、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从而以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生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程岭  王嘉毅  
教育学备受质疑的一个原因在于一些研究者对于教育研究的内在逻辑认识不清楚,在使用上随意而为。社会在进步,知识在发展,但教育研究的核心体系和基本功能一直没有变。教育研究具有描述、规范、解释和批判四种基本功能。它们形成了一个"超循环"的逻辑体系,所有的研究方法都可以在此循环中衍生出来,也可以在此循环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教育研究的发展方向是在把握传统方法的基础上继续向系统方法学习和迈进。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海燕  祁占勇  
于海燕、祁占勇在《职教通讯》2014年第19期中撰文,从满足社会和人发展需要的视角进行反思,得出职业教育具有务"实"的实践特点,同时也发现,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实践偏失。对此,作者结合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践逻辑理路提出对策建议。职业教育的实践问题是与情境相联系、与具体的时空有关的问题,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因而,务"实"成为职业教育实践中的重要特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吕寿伟  
实践在我国经历着庸俗化和神圣化两种截然相反的命运,但却制造了相同的结果,即实践和理论的脱离,这种脱离使得日常的教育实践不得不遵照实践者自身的经验逻辑。实践性是教育博士的首要特征,教育博士来自于实践,同时也为了改造当下的实践。教育博士要进行的教育实践绝不意味着经验的行动化或技术的操作化,而是遵从理论的逻辑、价值的逻辑和行动的逻辑,通过赋予实践以价值性和理论性而实现教育领域的创造性行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建华  
学科是大学的基础。大学的变革就是从大学到学科,再从学科到大学交互作用的过程。无论是在知识还是在制度层面上,学科的逻辑永远是分裂主义的,大学的逻辑则是多科主义的。学科分裂的逻辑导致了分科的大学,大学的多科主义则导致了学科的松散联合。今天大学变革的目标应是在跨学科学科与跨学科大学的制度框架下,使学科成为大学的学科,而不仅是在大学里的学科;使大学成为基于学科的大学,而不只是拥有某些学科的大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徐梦周  
所谓赋能指个体或组织对客观环境与条件拥有更强的控制能力来取代无力感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对变幻莫测的外部自然,人类充满了无力感,化解不确定性成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内在动力。从纸张、电报、电话到互联网、物联网,从文字、图片、影像到数据,得益于现代科技,人类信息交流的载体、形态日益多元,信息传输的体量、受众也呈现指数式增长,促发形成了数字赋能这一新的理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