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54)
2023(13137)
2022(11349)
2021(10382)
2020(8646)
2019(19820)
2018(19518)
2017(36531)
2016(20203)
2015(22903)
2014(23464)
2013(23115)
2012(22160)
2011(20262)
2010(20926)
2009(19322)
2008(19488)
2007(18011)
2006(15922)
2005(14641)
作者
(61958)
(51789)
(51517)
(49104)
(32815)
(25122)
(23697)
(20037)
(19512)
(18877)
(17673)
(17596)
(16878)
(16424)
(16171)
(16025)
(15908)
(15116)
(15066)
(15013)
(12995)
(12971)
(12584)
(11940)
(11734)
(11659)
(11653)
(11531)
(10520)
(10432)
学科
(89706)
经济(89622)
管理(56631)
(52386)
(40436)
企业(40436)
方法(33065)
数学(27586)
数学方法(27288)
(26783)
中国(26101)
地方(25898)
(21961)
业经(20283)
(20071)
农业(18278)
环境(17148)
(16773)
(16576)
贸易(16561)
(15946)
(15521)
银行(15487)
(14998)
金融(14996)
(14869)
理论(14440)
(14310)
(13964)
财务(13927)
机构
学院(297548)
大学(292000)
(116635)
经济(113752)
研究(107136)
管理(105140)
理学(87840)
理学院(86661)
管理学(85023)
管理学院(84454)
中国(82675)
科学(68195)
(64838)
(56703)
(55927)
(55013)
研究所(50937)
中心(49490)
(48964)
业大(44746)
(43008)
财经(42804)
农业(42800)
师范(42544)
北京(42123)
(39715)
(38779)
(38395)
(35639)
经济学(34845)
基金
项目(186231)
科学(143505)
研究(137443)
基金(129261)
(113464)
国家(112422)
科学基金(93882)
社会(83657)
社会科(79021)
社会科学(78998)
(76001)
基金项目(68778)
(63228)
教育(62640)
自然(59901)
自然科(58135)
自然科学(58114)
编号(57674)
自然科学基金(57008)
资助(53479)
成果(47478)
(46121)
重点(43163)
课题(41457)
(39517)
(37772)
发展(36608)
(35989)
创新(35327)
科研(35302)
期刊
(143980)
经济(143980)
研究(89490)
中国(66155)
(50963)
学报(47750)
(44926)
科学(43619)
管理(37778)
教育(36645)
大学(34998)
农业(34488)
学学(32786)
(30354)
金融(30354)
技术(26324)
业经(25569)
经济研究(22061)
财经(20635)
问题(19017)
(18966)
(17798)
资源(15981)
图书(15417)
(15026)
(14702)
商业(14408)
技术经济(14242)
理论(13402)
科技(13349)
共检索到4687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新向  丁圣彦  张明亮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目前自然保护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众多的景观生态问题。文章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景观生态问题提出了调控途径,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规划、旅游景观生态设计、旅游景观生态管理等三方面的内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健  李丰生  闫新禹  
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现状分析表明,广西开展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粗放式开发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和生态系统失衡,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和先进的科技手段,环境容量短板等问题。为此,对于广西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应建立兼顾约束与激励的具体机制,在立法约束机制、多元补偿机制、创新激励机制、评估监管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夯实广西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刘红  袁兴中  李瑞波  
论述了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现状及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对山东省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规划进行了初步研究,划分为四个生态旅游区,即山体森林生态旅游区、滨海生态旅游区、内陆湖泊生态旅游区和自然遗迹生态旅游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小勇  黄晓玲  谢志忠  
通过分析研究既能发展生态旅游业,又能加强自然保护区环境资源保护的理论与操作措施,提出通过宣传教育、确立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生态旅游产品开发与利用、全面实施绿色营销战略等对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若凝  何瑞珍  李喜梅  
旅游开发是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强的公益性,保护区旅游是一种有限制的、区别于其它旅游的特殊形式的活动,由于目前政府监管体制不健全,旅游开发已对保护区资源造成严重破坏,文章在对政府监管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阐述了制约保护区监管的主要因素,提出健全政府监管体系的主要对策。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传明  
依据可持续发展和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采用景观生态格局分析与景观生态适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福建省峨嵋峰自然保护区景观生态开发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该区域森林景观面积大,斑块数也多,是主导景观类型;但是,由于受到人类的干扰,森林景观出现一定程度的非连续性。居民点、农田景观破碎度较大,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物种的繁殖、扩散、迁移和保护。景观的类型面积多样性指数为0.817 25,类型斑块数多样性指数为0.922 34,类型周长多样性指数为0.962 58,该区域须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景观改造和利用,提高景观多样性。通过景观生态适宜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正华,于明坚,吴荣军,何都良  
介绍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资源概况,研究探讨了古田山开展生态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生态旅游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在此基础上根据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现状设计了生态旅游项目及旅游线路,并对本区的生态旅游活动提出一些建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崔国发  李俊清  蒋兆刚  王冬青  王建中  彭光强  彭明本  袁宝贵  
北京喇叭沟门自然保护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旅游资源 ,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应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 ,把自然保护区规划成具有保护、科研、教育、生产和旅游等多功能的“自然 -经济 -社会的实体” ,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维护自然保护区的持久稳定性 .发展生态旅游 ,应该保持当地的清新、自然、古朴、宁静 .为了避免开发旅游资源对自然环境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根据环境容量和旅游资源容量的分析结果 ,确定该区合理容量为 1 0 0 0人 /d ,合理年容量 6万人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晟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敏  
本文通过实例研究 ,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理论方法。认为通过对重要景观的识别、控制、屏蔽和恢复设计 ,可以在增加生物栖息地稳定性以及保护物种扩张所需求的空间的前提下 ,实现旅游活动空间的合理布局 ,达到自然景观的生态功能和利用方向从整体到细部的协调统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远水  陈钢华  
通过实地调研,并收集大量最新的资料,从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原则、产品类型、空间分布、市场现状、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我国森林公园与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作了全面的比较,分析了两者在这几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和共同点,希望为相关部门在旅游开发中提供借鉴。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梅燕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对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文章从公共管理视角,分析了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的多元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开发的主体所处的地位与作用不同,而创新性地提出生态旅游开发主体变化的"1+X"模式,并以海子山自然保护区为例,进行了实例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菲菲  宋平  
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保存较好的原始湿地生态环境之一。本文通过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分析,通过对社区的入户调查,探讨该地区开发湿地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并针对目前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科学的湿地生态旅游业的管理模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贵平  覃建雄  颜磊  
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石,旅游是保护区的重要发展方式。立足于景观尺度,基于3S技术和景观指数,研究了1975~2007年九寨沟自然保护区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背景下景观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近33 a来,保护区各类景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草地、疏林/灌丛、耕地为净减少,而林地、冰雪/裸岩、建设用地、水域为净增加;从转出的比例上看,建设用地最大(132.07%),其次是耕地(100%)、草地(6.06%)、疏林/灌丛(5.35%)、林地(4.47%)、冰雪/裸岩(3.21%)、水域最小(2.07%);在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共同作用下,到1997年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增加,到2007年则有所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