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0)
- 2023(14614)
- 2022(12477)
- 2021(11591)
- 2020(10086)
- 2019(22818)
- 2018(22419)
- 2017(42731)
- 2016(23928)
- 2015(26780)
- 2014(27169)
- 2013(26764)
- 2012(25114)
- 2011(22641)
- 2010(23066)
- 2009(21508)
- 2008(22158)
- 2007(20339)
- 2006(17734)
- 2005(16233)
- 学科
- 济(90673)
- 经济(90543)
- 业(68503)
- 管理(68298)
- 企(54929)
- 企业(54929)
- 方法(43790)
- 数学(38319)
- 数学方法(37873)
- 财(28505)
- 中国(26131)
- 制(26110)
- 农(25510)
- 银(25099)
- 银行(24952)
- 行(23436)
- 学(22378)
- 业经(19628)
- 融(19328)
- 金融(19325)
- 贸(18345)
- 务(18334)
- 贸易(18332)
- 财务(18300)
- 财务管理(18246)
- 易(17797)
- 企业财务(17321)
- 地方(16969)
- 农业(16917)
- 理论(15600)
- 机构
- 大学(347595)
- 学院(344961)
- 济(134744)
- 经济(131597)
- 管理(127695)
- 研究(117550)
- 理学(108761)
- 理学院(107420)
- 管理学(105297)
- 管理学院(104639)
- 中国(97196)
- 科学(75812)
- 京(74053)
- 农(70838)
- 财(68475)
- 所(62447)
- 研究所(56816)
- 业大(56491)
- 农业(56407)
- 中心(56291)
- 江(55933)
- 财经(53475)
- 经(48316)
- 北京(46315)
- 州(44618)
- 范(44196)
- 师范(43572)
- 经济学(41679)
- 院(41355)
- 省(40262)
- 基金
- 项目(225448)
- 科学(174685)
- 基金(163501)
- 研究(155861)
- 家(145950)
- 国家(144691)
- 科学基金(121518)
- 社会(97445)
- 社会科(92187)
- 社会科学(92159)
- 省(88417)
- 基金项目(86471)
- 自然(82108)
- 自然科(80248)
- 自然科学(80214)
- 自然科学基金(78840)
- 划(75530)
- 教育(72836)
- 资助(68216)
- 编号(61732)
- 重点(51685)
- 成果(51080)
- 部(49581)
- 发(46719)
- 创(46435)
- 科研(44564)
- 计划(43676)
- 课题(43622)
- 创新(43594)
- 教育部(41643)
- 期刊
- 济(146694)
- 经济(146694)
- 研究(103709)
- 中国(70460)
- 学报(64879)
- 农(62744)
- 财(55895)
- 科学(55559)
- 融(48149)
- 金融(48149)
- 大学(47056)
- 学学(44556)
- 管理(44075)
- 农业(39695)
- 教育(34963)
- 技术(27364)
- 财经(26798)
- 业经(23462)
- 经济研究(23407)
- 经(22748)
- 业(21647)
- 问题(19642)
- 版(19368)
- 理论(17077)
- 技术经济(16655)
- 图书(16385)
- 业大(16350)
- 贸(16272)
- 统计(16176)
- 财会(15900)
共检索到5262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文戈 陈柄池 乔海涛
商业银行以盈利和控险为经营目标,并建立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的效益导向推动了存款规模的内在扩张,以及贷款投向倾向大中型企业和中长期贷款;同时效益导向加剧了银行资产负债期限错配,加快了非信贷业务发展,从而带来潜在的流动性风险。金融管理部门应从监管资本、考核机制、数据统计口径、强化监管等方面引导和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商业银行自身应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平衡好流动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关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磊 付杰华
国有商业银行要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保证整体机构的运作有序高效,必须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及薪酬制度,强化绩效考评与薪酬制度的联动性,确立绩效考评在全行业务经营和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绩效考核 预算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涛 廖建桥
基于Markóczy的复合式合作模型及知识共享的个人内在动机研究,本文从情境、信念、动机三方面探讨了团队性绩效考核对成员知识共享影响过程中的作用因素及相互间的作用关系,并构建了相应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研究,验证了该模型在管理实践中的有效性。
关键词:
知识共享 团队 绩效考核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雷博雯 时波
绿色信贷是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金融推动力之一,也是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选择之一,绿色信贷公益性与营利性兼具的特点与商业可持续之间存在一定矛盾,信贷的阶段性与绿色产业发展长期性之间存在一定矛盾。通过研究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与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效果可知,短期来看,绿色信贷对商业银行绩效为正向效应,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的影响相对较弱;而长期来看,绿色信贷不仅有助于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也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控能力,抑制风险。因此,进一步提高市场对绿色信贷项目的认定规范性,建立市场为主导的绿色信贷发展方式,丰富绿色资金供给渠道,对未来我国绿色信贷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绿色金融 绿色信贷 银行绩效 流动性风险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桂华 刘飞
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对金融、实体经济及货币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放大了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遭受的流动性冲击,另一方面阻塞了货币政策的流动性传导机制,导致大量中央银行救援资金滞留银行内部。中央银行应重视银行流动性囤积行为所造成的资金转移效应、冲击放大效应,做好流动性管理以及把握好流动性救援时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息 王伟红 王伟鹏
由于绩效考核结果的利益相关性、公司利益资源的非公共性和不相容性以及绩效考核主体和制度建设的局限性等原因,绩效考核结果可能背离员工的期望值,主要表现为高评或者是低评,文章提出制度建设、业绩档案制、绩效投诉和申诉制以及二次评议制度等有效对策。
关键词:
绩效考核 典型事件法 绩效投诉 绩效申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肖茜 武振业
本文认为 ,绩效考核是定期考查和评价个人或小组工作业绩的一种正式制度 ,其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组织的效力。为此 ,绩效考核工作应尽量避免受主观性因素的影响 ,加强考核的客观性、规范性、精确性和可操作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牟怡楠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流动性过剩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意识和管理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各种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解决流动性过剩与加强风险管理结合起来。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风险管理 内在联系 金融创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牟怡楠
流动性过剩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金融稳定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流动性过剩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一方面银行风险意识和管理的变迁影响了其流动性状况;另一方面流动性过剩增加了各种风险的暴露程度,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难度。商业银行可以金融创新为核心,通过资产负债主动管理能力的提升,将解决流动性过剩与加强风险管理结合起来。
关键词:
流动性过剩 风险管理 金融创新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丹尼斯·黄
美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续)丹尼斯·黄(三)综上所述,美国银行的流动性既可以储存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又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到。一般而言,衡量储存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性较为容易,因为它不像从货币市场购买资金那样涉及到信心等心理因素。运用负债管理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京华
随着经济货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越来越成为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现状及特征 ,并提出了关于构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的具体设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 防范 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丹尼斯·黄
美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其管理(一)丹尼斯·黄(一)流动性风险是美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当我们说一个银行具有流动性,通常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需求。在实际过程中,银行的上述流动性往...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书松 廖建桥
认为如何通过组织管理策略有效激发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是学术界和实践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以社会交换理论、组织认同理论和动机理论为基础,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技术,研究团队性绩效考核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性绩效反馈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规则服从、集体情感与责任动机的完全中介作用间接促进员工知识共享行为;没有发现个体工作控制源对团队性绩效考核、知识共享动机和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调节效应。最后讨论研究结果的理论价值和管理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海涛 张建军 青国霞 陈晋
高校教师作为科研创新的骨干,对其进行绩效考核是激发创新的主要方式之一。对研究型高校绩效考核导向作用于教师创新行为的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发展性绩效考核利用内部动机(中介作用)促进教师的突破性创新行为,也能促进其渐进性创新行为;评估性绩效考核通过外部动机(中介作用)促进教师的渐进性创新行为;工作自主性正向调节发展性绩效考核与内部动机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负向调节评估性绩效考核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工作自主性调节内部动机在发展性绩效考核与突破性创新行为及渐进性创新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工作自主性调节外部动机在评估性绩效考核与渐进性创新行为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由此建议研究型高校采取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措施促进教师的突破性创新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