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35)
2023(9877)
2022(8697)
2021(8272)
2020(6926)
2019(16154)
2018(16361)
2017(29660)
2016(17377)
2015(19926)
2014(20325)
2013(19200)
2012(17692)
2011(16232)
2010(16878)
2009(15545)
2008(15455)
2007(14308)
2006(12379)
2005(11257)
作者
(47770)
(39851)
(39306)
(38039)
(25188)
(19167)
(18459)
(15453)
(15034)
(14490)
(13260)
(13132)
(12819)
(12563)
(12469)
(12380)
(12295)
(11691)
(11671)
(11454)
(9990)
(9930)
(9622)
(9351)
(9075)
(8951)
(8921)
(8868)
(8059)
(7993)
学科
(59530)
经济(59469)
管理(42781)
(39930)
(32668)
企业(32668)
方法(28190)
数学(24191)
数学方法(23902)
教育(21401)
中国(21264)
(18035)
(16552)
(14846)
理论(14718)
(13120)
贸易(13115)
业经(13101)
(12738)
(12099)
地方(11943)
农业(11558)
教学(10479)
(10223)
(10164)
财务(10133)
财务管理(10095)
(9537)
银行(9513)
企业财务(9405)
机构
大学(240175)
学院(238350)
(87204)
经济(84883)
管理(82986)
研究(80928)
理学(70471)
理学院(69559)
管理学(68108)
管理学院(67622)
中国(56102)
(52352)
科学(49429)
(41616)
(41601)
(41574)
师范(41305)
(39085)
(38395)
研究所(37434)
中心(36969)
教育(36323)
北京(33852)
业大(33743)
师范大学(33316)
财经(32673)
(31158)
技术(30798)
农业(30340)
(29346)
基金
项目(147496)
研究(116230)
科学(115018)
基金(100285)
(85527)
国家(84657)
科学基金(71082)
社会(68185)
社会科(64214)
社会科学(64195)
教育(61796)
(60691)
编号(52729)
(52195)
基金项目(52183)
成果(45779)
自然(43883)
自然科(42798)
自然科学(42784)
自然科学基金(41979)
资助(41401)
课题(39027)
重点(34649)
(33677)
(33096)
(32889)
项目编号(31562)
(30727)
(30583)
规划(29458)
期刊
(99228)
经济(99228)
研究(78992)
教育(60927)
中国(55031)
(35029)
学报(34749)
(34125)
科学(30520)
管理(27917)
大学(26831)
技术(25513)
农业(23760)
学学(23241)
(19206)
金融(19206)
业经(17929)
职业(16212)
经济研究(15761)
财经(15751)
图书(13797)
(13607)
(13135)
问题(12923)
(12265)
论坛(12265)
商业(11412)
(11329)
(11274)
技术经济(11036)
共检索到3658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婕  
本文在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市场供需现状的基础上,对美国营利性高校和非营利性高校的竞争策略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评述。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国新  
文章讨论了高等教育竞争的概念、特点、作用及其竞争规则和范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高等教育竞争的四点结论性意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琪  
中国与东盟成员国马来西亚、泰国同属中等竞争力水平国家,有着现实的合作基础。以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模型为研究框架,各项指标数据说明了马来西亚、泰国在高等教育发展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与马来西亚、泰国在高等教育的学科领域、层次、模式三方面的合作均有不同选择。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蒋凯  
本文对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涵义进行了辨析;简要回顾了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形成和出现的动力,对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有关分析,探讨了高等教育多样性对满足入学需求、促进教育质量提高和维持系统结构平衡的意义;最后,对美国高等教育多样性的当代发展进行了有关评述和归因。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反向转学"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近年来其发展非常迅速。本文在简要介绍美国高等教育中"反向转学"的基础上探析了其产生与发展的原因、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美国高等教育产生的影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振洪  应永祥  
我国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在质量意识与质量认证方面存在着与市场竞争相脱节的弊端。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成人高等教育在质量管理方面需要从企业领域借鉴成熟的质量管理理念与质量保证模式,树立以质量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理念。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第三方认证是成人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形成有序的竞争市场的有效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华桥  
《中国高教研究》自公开发行后,发展迅速,较快地形成了自己的学术影响力。发展高等教育类期刊,必须准确定位、办刊立场坚定,走特色发展道路,以展示高教最新研究成果、扶持高教青年后备力量为己任。今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应充分发挥编委会作用,着力培养高教学术共同体,办好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智库作用、传播高教"好声音",帮助高教实务工作的提高,促进高等教育学科发展及高等教育管理现代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涂丽华  
美国高等教育中达到4年制学院初级水平要求的"2/4转学"教育在经过百年历史后得到了始料不及的发展,在"2/4转学"教育的基础上日益出现了反向转学"、旋转"注册及中等后教育与高中教育相结合的基于学分的过渡计划等转学活动。这些转学教育共同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何振海  杨桂梅  
州级公立高等教育结构是美国高等教育的典型特征之一。根据美国学者的分类,美国州级公立高等教育结构大致有四种类型:以伊利诺伊等州为代表的联邦型系统、以佐治亚等州为代表的统一型系统、以密歇根等州为代表的同盟型院校和以加利福尼亚等州为代表的同盟型系统。从微观角度探讨美国州级公立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对全面理解美国高等教育的多样性特征将有所助益。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孙渝红  
美国高等院校少数族裔学生日益增加,种族问题演化成校园中新的族裔问题。美国高等教育中族裔问题的表象折射出美国教育及美国社会价值观的取向。本文主要探讨美国高等院校校园中少数族裔问题的现象及高等院校的态度,并就族裔问题给美国高等教育形成的挑战进行了分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姚云  
本文从一般的分权理论引发出美国高等教育立法权的分权实质,然后从高等教育立法权表现在联邦立法制度层面的分权以及在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之间的分权入手分析其运行机制,最后指出美国高等教育分权的立法机制的特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冯娟  
为提升其高等教育的质量,美国加强对高等教育的质量监管,其监管特征主要体现在:校外监督主体的独立性、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质量管理的竞争性等。美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监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借鉴美国高教管理的经验,本研究认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应受到关注;要明确并细化高教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健全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等。与此同时,还应建立适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情况校外监管机制,并建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智运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核心要义,应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个方面全面提高高等学校的质量。同时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高水平。高等教育质量是核心,高等教育水平是标志,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达到质量与水平的辩证统一。应建立多元质量观、内生性质量观、创新性质量观、人本质量观、精英质量观,同时要建立时代水平观、特色水平观和开放水平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程韡  
本文参照政策执行的"冲突性-模糊性"模型,分析了《美国竞争法》执行中受到阻滞的原因。认为阻滞的本质并非"钱的问题",而是法案形成过程中科技政策和教育政策"形式联盟"中所固有的张力。次贷危机触发了财政资源短缺的矛盾,进而将执行从试验性尝试推向了政治性博弈。在"意愿"层面的争夺中,科技政策系成功地利用总统换届顺利进入到话语和制度体系当中,并获得了额外的资源。而法案中原本作为重头戏的教育部分,则因失语而进入了象征性执行的阶段。然而,政策执行的阻滞并不会威胁到美国的竞争力,"人才危机"也只不过是政治修辞。《美国竞争法》的制定和执行,都为我国利用全球经济危机的机遇实现追赶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学习的范本。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阮建平  
虽然合作与竞争依然是美国对华战略的基本框架,但其近年来明显地加强了对中国的竞争压力。一些机构和专家甚至呼吁要重新激活冷战时期的对苏"成本强加战略",以应对中国崛起可能带来的挑战。从广泛意义上讲,成本强加是大国之间一种传统的和平竞争方式。其主要目标就是通过非战争方式增加对手的资源消耗,削弱其行动能力或加剧其资源分配压力,进而改变其具有挑战的行为。从美国关于"空海一体战"、"第三次抵消战略"的讨论到在南海上的行动,可以看到其日益明显的"成本强加"逻辑。美国对华"成本强加战略"无疑将给中国带来复杂的挑战,对其研究有助于中国深入理解美国对华竞争战略的逻辑、边界和目标,为保持战略定力,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有效整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竞争战略提供有益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