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4)
- 2023(12766)
- 2022(10908)
- 2021(9934)
- 2020(8153)
- 2019(19291)
- 2018(19048)
- 2017(36008)
- 2016(20046)
- 2015(22894)
- 2014(23482)
- 2013(23345)
- 2012(22291)
- 2011(20535)
- 2010(21245)
- 2009(19604)
- 2008(19778)
- 2007(18118)
- 2006(16044)
- 2005(14649)
- 学科
- 济(94602)
- 经济(94520)
- 管理(56292)
- 业(51597)
- 企(39826)
- 企业(39826)
- 方法(38797)
- 数学(34219)
- 数学方法(33721)
- 中国(28830)
- 地方(25929)
- 农(25245)
- 业经(19390)
- 学(19362)
- 财(19025)
- 农业(17147)
- 环境(16446)
- 贸(15582)
- 贸易(15569)
- 制(15561)
- 易(14948)
- 和(14845)
- 银(14589)
- 银行(14556)
- 理论(14543)
- 发(14526)
- 融(14236)
- 金融(14234)
- 行(13998)
- 地方经济(13658)
- 机构
- 学院(299456)
- 大学(296340)
- 济(120088)
- 经济(117142)
- 管理(110392)
- 研究(105803)
- 理学(93324)
- 理学院(92132)
- 管理学(90127)
- 管理学院(89556)
- 中国(80349)
- 科学(67635)
- 京(65767)
- 所(55935)
- 农(54412)
- 财(54375)
- 研究所(50379)
- 中心(48850)
- 江(48532)
- 业大(45706)
- 农业(42678)
- 北京(42264)
- 财经(42238)
- 范(41887)
- 师范(41452)
- 州(39525)
- 院(37937)
- 经(37934)
- 经济学(36148)
- 省(34817)
- 基金
- 项目(190956)
- 科学(148266)
- 研究(138406)
- 基金(134074)
- 家(117134)
- 国家(116118)
- 科学基金(98346)
- 社会(85161)
- 社会科(80647)
- 社会科学(80620)
- 省(77595)
- 基金项目(70499)
- 划(64597)
- 教育(64058)
- 自然(63619)
- 自然科(62028)
- 自然科学(62010)
- 自然科学基金(60816)
- 编号(57730)
- 资助(56154)
- 成果(47129)
- 发(46259)
- 重点(43374)
- 课题(41256)
- 部(40877)
- 创(38893)
- 发展(36714)
- 创新(36398)
- 科研(36178)
- 展(36108)
共检索到464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颜淑婧
为摆脱资源约束带来的发展困境,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依托资源优势坚持绿色发展,探索出各具特色、可供借鉴的城市转型之路,并预示了坚持绿色化发展能为未来城市发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油气资源城市 转型 可持续发展 绿色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闫鹏飞 刘晓明
“双碳”目标对资源型地区绿色低碳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以资源型产业为核心的传统产业必须加快绿色低碳发展步伐。文章明确了绿色低碳发展的内涵和基本要求,分析了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提出了促进资源型地区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地区 绿色低碳 传统产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文林
<正>甘肃省白银市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多品种有色金属工业基地、西部重要的新型化工能源基地和甘肃省重要的复合型能源基地,但白银市工矿业长期粗放式发展,造成了辖内水土流失、工矿业污染等生态环境问题。作为甘肃省生态屏障的“北大门”,在资源型城市亟须转型的背景下,白银市启动黄河流域生态修复、碳汇林建设、风电光伏项目等一系列绿色工程,助力资源型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路丽
在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当今时代,绿色经济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而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社会以及绿色文化是绿色发展的支柱与保障。如果说绿色政治是绿色发展的向导,绿色社会是绿色发展的后盾,绿色文明是绿色发展的根本,那么绿色经济就是绿色发展的最强源动力。在计划经济和经济短缺时代,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长期采取粗放型经济模式发展,作为工业发展的主力军,在我国发展初期快速提高经济水平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但同时也遗留下了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随着现在产能效率的提高,很多地区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资源供给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这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严重下滑,城市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制约。长此以往,这些城市的发展将极大地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扶持引导,促进城市区域间均衡共同发展。因此为了我国长久的可持续绿色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资源型经济向绿色经济的转型迫在眉睫。本文对绿色经济的现状及发展进行简要分析后,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推进绿色经济转型的措施,进行简要分析与预测。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经济转型 绿色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窦睿音 焦贝贝 张文洁 张鹏飞
绿色发展是资源型城市高质量转型的重要体现。通过构建绿色发展效率评价体系,基于MinDs模型、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测算2001—2019年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时空分异特征,分析其驱动因素。结论如下:(1)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以2015年为界,呈“先升后降”变化,西北、广西的资源型城市整体上升,西南和内蒙古的资源型城市近年呈下降趋势,成长型城市发展较为稳定,成熟型和再生型城市2017年后下降明显,衰退型城市呈上升趋势;(2)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表现为极低和极高区间数量少、中间得分数量多的正态分布特征;(3)绿色发展效率空间非均衡的问题较为严重,其中,西北与西南地区的成熟型城市的变化是导致绿色发展效率差异扩大的主要原因;(4)经济发展、城市化、城市规模和技术创新能够显著提升西部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不同空间范围和不同生命周期下的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驱动因素各有特点。研究对提升西部各类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效率有实际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洋
中国资源型城市在长期的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资源依赖,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弱化,绿色转型是实现中国资源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近20年以来,对转型目标实现程度与发展阶段划分一直是学界探讨的重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程度差异,基于绿色转型的视角将中国资源型城市划分为未转型、初级转型、中级转型、高级转型、转型成功五个阶段。在此基础上,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熵值法、AHP层次分析法予指标赋权,对中国2006—2017年110个地级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目标实现程度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中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趋势明显、速度加快,但多数资源型城市仍处于绿色转型的初级阶段和中级阶段,尚未有资源型城市实现成功转型,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 耦合协调 阶段划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徐杰芳 田淑英
煤炭产量对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效率有显著影响,在中国绿色发展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文章选取中国27个煤炭资源型城市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及图形拟合验证,得出煤炭产量与生态效率间存在U型关系,据此提出CP-EE曲线和临界产量。根据临界产量,结合城市类型分析应选择何种产量策略。结果显示,大部分城市应选取减产策略,验证了当前中国煤炭资源去产能政策的合理性。最后对煤炭产量优化调控的手段提出建议:可通过市场机制作用、调控煤企成本、改革煤炭资源税、建立并完善相关调控机制等途径来实现,为中国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文棋 刘兆德 陈有川
新时期,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发力点。在系统回顾我国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历程基础上,凝练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四大内涵特征:保护资源环境、开发绿色产品、健全法规制度、培养绿色习惯;以目标为导向,提出“规划、产业、文化、城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绿色发展路径体系。最后,以资源型城市舞钢九龙茶乡AAA景区成功创建为实证案例,从绿色运营前置、优化景区规划,产业联动融合、赋能绿色发展,创新文化内容、打造形象IP,顺应乡旅趋势、融入区域格局四个层面,为乡村旅游绿色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洪群 王凤 南剑飞 何彬
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借鉴转型成功的大庆等城市的发展经验,对我国油气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纯彬 张晨
通过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与一般经济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的比较,对绿色转型内涵进行了理论阐述,并在该内涵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发展能力进行考察。研究表明:绿色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直接关系着城市绿色发展能力的提升。太原市正在积极进行绿色转型实践的探索与创新,太原市绿色发展能力已得到逐步提升,但在社会和谐与稳定、产业与就业结构、企业污染治理能力、能源消耗等方面有待在绿色转型中继续改进和转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纯彬 张晨
科学发展观要求资源型城市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实现绿色转型。本文构建了绿色转型三维结构模型,在比较分析一般经济转型与绿色转型差异的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内涵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绿色转型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企业、产业、政府七方面与一般经济转型存在显著不同。相较而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强调绿色经济的实现而非仅为避免"矿竭城衰";强调产业内劳动力质量的挖掘提升而非产业间劳动力数量的转移安置;强调资源的高效利用而非脱资源化发展;强调生产过程对环境的保护而非生产过后对污染的治理;绿色转型注重企业绿色运营制度和绿色创新体系的构建;注重资源型产业的绿色改造及产业体系整体的绿色重构;注...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杨达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它表现为人与自然和谐程度的进步和人们生态文明观念的增强。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不论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还是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都至关重要。资源型城市作为生态文明的一种具体形式,面临着既要求生存又要求发展,既要开发资源又要保护资源,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护环境的困境。怎样从发展循环经济起步,走出一条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探讨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资源型城市寻求突破发展制约、实现发展转型的方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绿色磷都 资源型城市 循环经济 生态文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中国是矿产资源大国,依托矿产资源开发,形成了大量矿业城市,这些矿业城市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推进了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随着矿业资源开采的日渐枯竭,城市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那么,对于资源型城市,该如何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可持续发展?同时,在资源型城市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晨 刘纯彬
转型成本分析与转型时机选择意义重大,它直接决定着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的难度及转型后的发展潜力。本文在把握绿色转型内涵基础上,研究了绿色转型的成本及最佳转型时机,认为,生态环境保护成本与人力资本提升成本是绿色转型特有的内化成本,绿色转型应选择在资源型产业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前期进行。
关键词:
资源型城市 绿色转型 内化成本 最佳时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潇尹
面对世界范围内能源危机、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推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转型发展,成为我国资源型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将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切入点,分析得出减物质化及产业共生为我国资源型区域实现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并以此路径为基础构建了减物质共生的绿色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