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09)
2023(11411)
2022(9656)
2021(8633)
2020(7606)
2019(17458)
2018(17412)
2017(33743)
2016(18651)
2015(21140)
2014(21546)
2013(21608)
2012(19959)
2011(17845)
2010(18305)
2009(17316)
2008(17898)
2007(16539)
2006(14231)
2005(13167)
作者
(55362)
(46533)
(46093)
(44085)
(29713)
(22252)
(21205)
(18010)
(17355)
(16888)
(15657)
(15625)
(15026)
(14684)
(14596)
(14287)
(14244)
(13757)
(13714)
(13390)
(11588)
(11465)
(11418)
(10680)
(10627)
(10453)
(10435)
(10374)
(9520)
(9259)
学科
(86186)
经济(86088)
(84781)
(77462)
企业(77462)
管理(70181)
方法(41703)
数学(32812)
数学方法(32412)
(29119)
业经(28388)
(27540)
(22307)
财务(22275)
财务管理(22232)
企业财务(21015)
农业(19658)
中国(17926)
技术(17632)
(17499)
理论(16755)
(16081)
(15557)
贸易(15548)
(15340)
(15100)
(14922)
(13626)
地方(13479)
(12901)
机构
学院(280783)
大学(274477)
(118501)
经济(116049)
管理(111757)
理学(95018)
理学院(94095)
管理学(92579)
管理学院(92071)
研究(86300)
中国(71054)
(57658)
(57512)
科学(51861)
(49198)
财经(45295)
(45058)
(44728)
中心(41082)
(40789)
业大(40754)
研究所(39735)
农业(38822)
北京(36285)
经济学(35872)
(35655)
财经大学(33016)
经济学院(32660)
(31820)
师范(31499)
基金
项目(173114)
科学(136359)
研究(127708)
基金(124992)
(107275)
国家(106273)
科学基金(92585)
社会(80069)
社会科(75924)
社会科学(75900)
(69669)
基金项目(65738)
自然(60161)
自然科(58780)
自然科学(58762)
教育(58582)
自然科学基金(57753)
(56591)
编号(52838)
资助(52510)
成果(42073)
(38634)
重点(38528)
(38504)
(38248)
(37150)
课题(35782)
创新(35307)
科研(33415)
(32763)
期刊
(135822)
经济(135822)
研究(81438)
中国(53443)
(50707)
(45325)
管理(44821)
学报(38950)
科学(36676)
农业(30492)
大学(29613)
技术(28360)
(28254)
金融(28254)
学学(28120)
教育(25311)
业经(24290)
财经(22954)
经济研究(20968)
(19803)
(18902)
问题(17840)
技术经济(17693)
财会(16364)
统计(15663)
(14465)
商业(14369)
(14332)
现代(13749)
理论(13250)
共检索到424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兵  
存货作为企业最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与之相关的会计核算对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决策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对存货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的后续计量的规定较为笼统,尤其针对"继续再加工存货"的后续计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大大降低了相关会计信息的质量。文章针对"继续再加工存货"期末计量中的问题,利用相关价值理论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现行规定下会计信息质量存在的各种不足,最后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实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孟凡芳  
一、税法相关规定(一)《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对照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区分和判断正常损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  
实务中对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分析了采用单项和组合相结合测试、仅采用单项测试,两种方法的法理基础;然后分析了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在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企业、公开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得出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应同时采用单项和组合相结合的测试方法,而不能仅采用单项测试;最后提出了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参考模板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  
实务中对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存在争议。本文首先分析了采用单项和组合相结合测试、仅采用单项测试,两种方法的法理基础;然后分析了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在国务院国资委所属企业、公开发行证券的上市公司的实际应用情况,得出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减值测试应同时采用单项和组合相结合的测试方法,而不能仅采用单项测试;最后提出了应收款项减值测试方法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参考模板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孙红侠  
企业总部资产包括企业集团或其事业部的办公楼、电子数据处理设备、研发中心等资产。其显著特征是难以脱离其他资产或者资产组而产生独立的现金流入,而且其账面价值难以完全归属于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瑛  罗广艳  尤丽丽  
由于无形资产减值准则只有原则性规定,而无统一的计算方法,所以无形资产减值计量可能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工具。为了改进这种状况,更好地指导实践,下面在依据新会计准规定的基础上,基于收益现值法的无形资产使用价值测度方法,在经济性标准前提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自连  
近年来,我国并购市场在经济政策与环境的影响下快速发展,并购成为企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途径,然而大多数企业在并购中可能面临商誉减值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并购企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以蓝色光标并购博杰广告为案例,对其防范商誉减值风险的具体措施及存在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以期为其他企业的并购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孟荣芳  
并购对上市公司业绩提升以及业务转型越来越重要,但并购重组形成的大额商誉,给上市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商誉减值成为上市公司的主要风险。因此,防范与研究商誉减值风险是上市公司面临的重要任务。文章对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形成的商誉进行分析,发现上市公司并购"轻"资产公司形成巨额商誉已成为普遍现象,资产质量风险问题突出。在剖析商誉构成及实质、现行商誉存在减值风险的基础上,提出了净化商誉确认、改进估值方法、对并购重组差额后续计量采用"在一定年限内摊销+减值测试"等相关设想与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赵艳丽  
《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规定,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检查,有确凿证据表明由于遭受自然灾害、病虫害、动物疫病侵袭或市场需求变化等原因,使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或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生物资产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准则还规定,消耗性生物资产减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吴辉  
并购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型公司转型的捷径。*ST三泰高溢价并购烟台伟岸的原因在于烟台伟岸的互联网特性符合*ST三泰转型需要,且烟台伟岸的市盈率低及签订了业绩承诺与补偿,但*ST三泰第二年就计提了大量减值准备,这与烟台伟岸的盈利模式具有单一客户依赖的风险,以及公司的研发能力等相关。建议传统企业在并购互联网型公司时应充分分析互联网公司的盈利能力,交易价格应更多考虑非财务因素,在并购方式上可以选择先参股再控股最后全部持股,在支付并购款时可以选择分期支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琴  
一、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与贷款减值核算的异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资产负债表日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高榴  袁诗淼  
商誉是溢价并购重组的产物。受市场竞争及政策的支持,近年来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持续升温,商誉资产在"高估值、高业绩承诺"的催化下飞速增长,背后积聚的潜在减值风险不容小觑。本文分析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的产生及其成因、会计处理及其减值风险,阐述了上市公司巨额商誉及其减值风险可能引发的问题,如增大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空间,造成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失真,加剧上市公司未来业绩不确定性,损害上市公司及其中小投资者利益。进而,本文提出了加强并购重组"双高"监管、强化信息披露、改进商誉后续计量方法、严查违法违规行为等防范和化解上市公司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江寒  
并购是企业快速实现规模扩张、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常见手段之一,而其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大额并购商誉,其商誉减值问题日益成为审计师关注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以A上市网游企业为例,分析和解读其并购交易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商誉减值盈余管理问题,助力审计师困惑解读,以进一步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丰富网游业企业商誉减值盈余管理问题的研究成果。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范爱理  胡勇  
介绍了盘点管理的要点,主要包括明确仓库盘点的目的、全面认识盘点方法、进行仓库整理、召开盘点会议、现场盘点、盘点结果处理,并提出了为保证盘点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所必需的仓库盘点管理方法与技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