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2)
- 2023(13126)
- 2022(10701)
- 2021(9957)
- 2020(7771)
- 2019(17748)
- 2018(17787)
- 2017(31727)
- 2016(18219)
- 2015(20997)
- 2014(21342)
- 2013(20206)
- 2012(18985)
- 2011(17579)
- 2010(17889)
- 2009(16037)
- 2008(16002)
- 2007(14581)
- 2006(13382)
- 2005(12805)
- 学科
- 济(76725)
- 经济(76645)
- 管理(41566)
- 业(39453)
- 中国(33302)
- 企(28549)
- 企业(28549)
- 农(23583)
- 方法(22875)
- 地方(21607)
- 教育(21596)
- 数学(19223)
- 数学方法(19050)
- 业经(18725)
- 发(16019)
- 贸(15892)
- 贸易(15872)
- 农业(15870)
- 学(15500)
- 易(15386)
- 财(15199)
- 制(15055)
- 银(14363)
- 银行(14347)
- 理论(14246)
- 行(13987)
- 融(13636)
- 金融(13635)
- 发展(12803)
- 展(12675)
- 机构
- 大学(252966)
- 学院(251551)
- 济(104950)
- 经济(102663)
- 研究(99131)
- 管理(82267)
- 中国(73359)
- 理学(67973)
- 理学院(66987)
- 管理学(65799)
- 管理学院(65290)
- 京(58012)
- 科学(56292)
- 所(50457)
- 财(48589)
- 研究所(45178)
- 范(44671)
- 师范(44349)
- 中心(43004)
- 江(41272)
- 北京(38865)
- 农(38541)
- 财经(37072)
- 师范大学(36016)
- 教育(35843)
- 院(35544)
- 经(33690)
- 经济学(33540)
- 州(33141)
- 业大(30875)
- 基金
- 项目(152164)
- 研究(123009)
- 科学(120426)
- 基金(105518)
- 家(90597)
- 国家(89653)
- 社会(76731)
- 科学基金(74957)
- 社会科(72423)
- 社会科学(72409)
- 教育(62273)
- 省(59451)
- 基金项目(53449)
- 编号(52513)
- 划(51601)
- 成果(46290)
- 资助(42907)
- 自然(42394)
- 自然科(41375)
- 自然科学(41367)
- 课题(40689)
- 自然科学基金(40628)
- 发(39741)
- 重点(36286)
- 部(35401)
- 年(33741)
- 发展(33161)
- 展(32574)
- 性(32387)
- 国家社会(31602)
共检索到423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继青 王孙禺 鄢一龙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内在对应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新中国成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在实践中探索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蕴含着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独特的历史逻辑。面向未来,本世纪中叶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中国高等教育面临发展模式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提出了更新发展理念,创新高等教育发展观;深刻把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打造发展模式的升级版;深化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理论的研究,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远清
在刚要进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八次全体会议发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这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我们应该把整个战线的思想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远清
今天,我们在杭州隆重召开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论坛组委会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本次论坛既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一年一度的学术盛会,又是学会正在组织开展的"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的一次中期学术研讨会。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田联进
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往往被其市场化、多样性、竞争性等丰富多彩的光环遮蔽了其历史生长逻辑的真实性。美国的政治、经济环境,美国人独特的文化特质及理性选择赋予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创造性、相对独立性、内生性的特征。考察高等教育的制度逻辑,借鉴是一个不可缺失的重要因素,但要与自身的内部环境相结合。对高等教育制度逻辑生长而言,理性选择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制度 历史 发展逻辑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天平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10余年的跨越式发展,正处于由大转强的战略机遇期。地方高等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发展目标,厘清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既量力而行、稳健有序,又尽力而为、开拓创新,深化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多元开放与特色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研究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地方高等教育 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晓军 夏建国
通过对技术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中地位和作用的分析,从院校、政府、企业和社区等不同角度开展对技术本科院校发展路径的探索。院校层面强调增强准确定位,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意识;紧密贴近地方要求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主动围绕地方要求开展技术研究;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建设提升服务社会能级。政府、企业与社区层面强调由政府牵头架构"共建共管"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架构"产学研合作"新机制;由社区领衔架构"区校联动"新机制。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技术本科院校 路径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庆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研究。进行这项课题研究,旨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探讨我国高等教育今后一段时期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及目标,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水平,集中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工作者、实践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为加速高等教育强国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课题组 胡建华
2008年,在时任会长周远清同志的领导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全国的高等教育研究力量,以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立项为契机,实施了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主题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2014年6月项目结题,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不仅回答了"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命题,而且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和进展,得到了学界的高度肯定,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重大项目研究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髙晓杰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使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快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强音。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于2008年初正式启动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并于2008年6月11日召开了"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重大研究项目开题报告会。在此之后,研究项目的各研究课题也陆续召开了开题报告会。各研究课题组在开题的过程中对"为什么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什么是高等教育强国"、"怎样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命题提出了初步的研...
关键词:
科学发展 高等教育强国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别敦荣 李家新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从小国、弱国发展成为世界级大国的转变,并正在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与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上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道路,主要由坚持党的领导、以改革开放驱动发展、以完善体系支撑发展、以多元投资保障发展、以质量保障促进协调发展五大内涵构成。这是一条探索之路,更是一条自强之路、创新之路。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越 李晓斌
如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高等教育领域内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前国内学者对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理念、制度与实践三个层面单独进行研究,然而,单从某一方面根本不能完全理解或解释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日本高等教育百年来的历程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强国的形成是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共同作用的结果。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是日本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观念基础,教育政策的变迁为不同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理念指导下的教育实践则是高等教育强国实现的重要手段。创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需要教育理念、教育政策与教育实践三维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高等教育强国 三维模式 日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孔钢城
围绕2008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改革开放与中国高等教育"这一主题,来自北京大学等14所大学的近50位博士生就改革开放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就和经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论题展开了研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永安
<正>研究型、应用型、职业型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三大类型。研究型高等教育发展历史相对较长,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发展体系;职业型高等教育作为一种新的类型教育,有了比较明确的政策导向与发展定位。应用型高等教育受应用型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缺失等影响,存在办学定位不准、定位定力缺乏、盲目往高攀升、与职业型高等教育边界模糊不清等问题。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定位成为理论与实践领域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为我国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导。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应用型高等教育要对标高质量发展,锚定“办好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设世界一流、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教育体系”的发展定位,将“应用型”类型定位与特质全方位、有机融入到办学治校、大学职能的各个体系中,构建包含思政工作、学科、专业、教学、教材、管理、质量保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以应用研究为主、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融人才培养、继续教育、科学研究、智库咨询、创新创业、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社会服务体系,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区域行业特点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构建突出区域性面向、在地国际化特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落实这些发展定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谢作栩
通过对美、英、日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道路的比较,得出任何国家的政府、团体与个人都无法单独承担该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其共同点是走从依靠社会某些力量办学向整个社会力量共同办学扩展的道路。分析了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动因、历程与经验教训。进而对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提出了若干对策:在规模上,以经济发展速度为参照,稳步发展;在办学形式上,除发展公立普通高教外,还须积极发展成人高教、民办高教和自学考试等多种办学模式;在区域上,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从城市向农村,分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