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74)
2023(13668)
2022(11337)
2021(10434)
2020(8842)
2019(20511)
2018(20489)
2017(39777)
2016(21765)
2015(24731)
2014(25205)
2013(24508)
2012(22375)
2011(19808)
2010(19741)
2009(18131)
2008(17899)
2007(16100)
2006(13827)
2005(12341)
作者
(62285)
(52324)
(52102)
(49913)
(33206)
(25243)
(24022)
(20475)
(19812)
(18755)
(17655)
(17638)
(16664)
(16356)
(16326)
(16122)
(16052)
(15509)
(15084)
(15048)
(12935)
(12864)
(12849)
(11999)
(11823)
(11747)
(11717)
(11575)
(10581)
(10461)
学科
(94860)
经济(94768)
管理(60716)
(59260)
(46809)
企业(46809)
方法(44541)
数学(39845)
数学方法(39362)
(26826)
中国(24445)
(23955)
地方(21196)
业经(20010)
农业(18273)
(17973)
(16481)
贸易(16472)
(16072)
(15976)
(15257)
财务(15201)
财务管理(15158)
企业财务(14316)
理论(14007)
环境(13247)
(13187)
(13173)
银行(13136)
(12720)
机构
学院(309129)
大学(307524)
(128376)
经济(125785)
管理(118238)
理学(102057)
理学院(100936)
研究(100704)
管理学(98995)
管理学院(98416)
中国(76090)
(64257)
科学(62335)
(58188)
(52253)
(50806)
中心(48071)
(47153)
财经(46834)
业大(46534)
研究所(46122)
(42436)
农业(40973)
经济学(40423)
(39942)
北京(39702)
师范(39498)
(37651)
经济学院(36821)
(36337)
基金
项目(207885)
科学(163232)
研究(150872)
基金(150542)
(131379)
国家(130317)
科学基金(111953)
社会(95620)
社会科(90637)
社会科学(90614)
(81897)
基金项目(79489)
自然(72509)
自然科(70848)
自然科学(70830)
教育(70636)
自然科学基金(69539)
(68478)
资助(62256)
编号(61839)
成果(49385)
重点(47189)
(46074)
(45450)
(42950)
课题(42362)
科研(40286)
创新(40234)
国家社会(40023)
教育部(39520)
期刊
(137811)
经济(137811)
研究(87099)
中国(57370)
学报(48098)
(47453)
(47096)
科学(43961)
管理(42296)
大学(36576)
学学(34507)
教育(32149)
农业(31531)
技术(29982)
(26104)
金融(26104)
业经(23259)
财经(22997)
经济研究(22248)
(19867)
问题(19099)
(17067)
技术经济(16249)
统计(16167)
(15140)
图书(14795)
(14357)
(14345)
商业(14140)
财会(14043)
共检索到4490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蔡翼飞  王业强  
通过对西部增长驱动力的考察发现,各种力量都有所弱化,说明此次增长减速是必然趋势而非周期性波动。西部地区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继续推进工业化仍是未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但在市场日趋融合的今天,西部地区也遇到了资本报酬下降的难题,加快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是延缓资本报酬下降的有效途径。根据预测,加快人力资本培育能够将西部地区潜在增长率提高约1个百分点。从政策导向上看,"十三五"时期西部大开发仍要以推动工业化为主线,但重点要从过去主要靠基础设施投资拉动转向更多依靠提升人力资本培育内生增长动力上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启才  
本文在对前人有关适度经济增长率研究基础上,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总结,并提出适度经济增长率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且实证探讨了福建经济的适度增长率。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安立仁  董联党  
在资本驱动的假设下,本文提出了由资本量决定的潜在增长率、自然就业率等概念。并在对奥肯定律重新修正之后,用中国的经济数据建立了相应的模型并加以验证。计算发现中国近年来的潜在增长率高于实际增长率,而模型结果显示实际增长率高于潜在增长率1%,实际就业率会上升1.47%,从而对我国高失业高增长的并存提供了有力的解释。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管晓明  
中国经济经历了30多年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明显提高,资本投资效率逐渐下降,在技术进步未显著改善的情况下,传统的依靠低成本、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下行压力增大。然而,随着中国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经济社会结构已步入深度转型期,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市化进程等结构性因素正经历着内生变化,结构性因素对未来中国潜在增长率走势将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海斌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GDP增速从2007年的14.2%大幅放缓到2013年的7.7%。经济放缓一部分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发达国家在危机后的经济调整导致全球最终需求放缓,迫使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出口推动转为内需主导。从国内因素来看,最近两三年的经济下滑有周期性因素的影响。继2008~2010年采取扩张性的经济政策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近两三年宏观经济政策逐步回到中性。同时,中国经济增速也出现了结构性的放缓。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巴曙松  杨现领  
从单个国家不同阶段的纵向来观察,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强弱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横向跨国对比来看,不同国家城市化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也不存在统一的范式,城市化既可能是经济增长的结果,也可能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速度将不可避免地放缓,人口结构也将逐步跨越老龄化的时间窗口,这会对潜在的经济增长能力产生负面冲击;同时,中国分散型的城市化抑制了创新、规模经济和专业分工带来的增长效应;中国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了较强的"中心偏向","中心—外围"式的城市化层级结构扩大了区域差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霍天翔  周岩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1年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经济总量或将突破110万亿元,名义GDP增速将在8%以上,两年平均增速5.1%左右,在世界经济中所占份额约为15%,与2020年基本持平,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方面保持了全球领先地位。虽然如期完成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6%以上经济增速预期目标已无悬念,但要使2022年经济增长回归至疫情前水平,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振宇  
利用1994年以来我国31个省份历史数据估算潜在增长率与发展水平间的数量关系,并进一步测算未来十年潜在增长率的变化情况。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不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各省份潜在增长率在不变价人均GDP达到8000元左右时会逐步走低;未来十年我国平均潜在增长率接近7%;当前全国潜在增长率略高于8%,未来两年达到高点8.5%后,随着更多省份越过转折点,全国潜在增长率会快速下降;2020年我国潜在增长率会下降到5%左右。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玲凛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996—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TFP增长率的分解,探讨了其增长的效率和源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的高增长主要源于要素投入的高增长,其经济增长效率并未显著提高;技术进步是影响西部地区TFP增长率的第一要素,但规模经济效率的持续恶化却弱化了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向玲凛  
文章通过构建基于超越对数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1996—2015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进行了测算,并通过TFP增长率的分解,探讨了其增长的效率和源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以后,西部地区的高增长主要源于要素投入的高增长,其经济增长效率并未显著提高;技术进步是影响西部地区TFP增长率的第一要素,但规模经济效率的持续恶化却弱化了其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思捷  
中国至今没有公布官方的经季节调整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这对准确把握农业经济的季节性特征有着一定阻碍。同时针对中国这样一个处于快速转型时期的国家,对农业经济的潜在增长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是科学制定农业政策的依据基础。文章对1992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2004年1季度至2014年3季度两类型时段的农业经济指标数据,采用X12季节调整法和HP滤波得出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季节、循环与趋势特征。并使用GM(1,3)模型考察了生产者支持(PSE)和一般性服务支持(GSSE)对农业潜在增长率的驱动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标  齐子豪  丁任重  
本文基于纳入制度变革、产业人力资本结构和能源投入绿色化的AK模型,计算1978—2049年中国的潜在GDP增长率,解答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跻身中等发达国家问题。在发现这三个因素对产出均存在积极作用后,计算的潜在GDP增长率结果表明,潜在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走势不对称。这有三方面表现:一是潜在GDP增长率下滑先于实际增长率。样本期内潜在GDP增长率于1985年首次显著下跌,实际GDP增长率的显著下滑滞后4年;最近一次潜在GDP增长率的持续下跌始于2005年,早于实际GDP增长率下跌6年。二是1993—2007年的实际GDP增长率出现"U型"特征时潜在增长率却缓慢爬升。三是实际GDP增长率的降幅大于潜在GDP增长率。2010—2016年GDP实际增速降低约3.9个百分点,潜在增速仅减少约0.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几年潜在GDP增长率趋于零的降幅表明"L型"经济近乎触底。未来的潜在GDP增长率显示:第一,在2043年前后中国经济趋于成熟稳定,潜在GDP增长率约4%。第二,不同情景与状态组合下,中国迈入高收入国家的时间不同,但均在2045年之前。第三,以韩国为参照,2050年前中国有较大概率跻身中等发达国家行列。模型中实现这两个目标以平稳释放制度与结构红利为前提,暗示中国需要有序稳步地推进改革。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佳根  崔日明  黄文军  
本文以2005~2015年浙江省市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依据劳动增强型的结构时变弹性模型,测算浙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发现,浙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三者变化的幅度不明显;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的资本存量产出弹性日渐高于东北部地区;浙江实际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增速变动不仅受潜在经济增速变动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需求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改革、需求管理优化和区域发展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俞佳根  崔日明  黄文军  
本文以20052015年浙江省市域面板数据为样本,依据劳动增强型的结构时变弹性模型,测算浙江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研究结果发现,浙江人力资本产出弹性明显低于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产出弹性,三者变化的幅度不明显;浙江东北部地区的劳动力和人力资本产出弹性高于西南部地区,西南部地区的资本存量产出弹性日渐高于东北部地区;浙江实际经济增长率总体呈现波动下滑态势,增速变动不仅受潜在经济增速变动等内在因素影响,也受需求管理等外在因素影响。最后,从教育体制改革、需求管理优化和区域发展协同等方面提出相关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