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2)
- 2023(12815)
- 2022(10749)
- 2021(10226)
- 2020(8087)
- 2019(18431)
- 2018(18276)
- 2017(34296)
- 2016(19106)
- 2015(21308)
- 2014(21184)
- 2013(20475)
- 2012(19153)
- 2011(17201)
- 2010(17708)
- 2009(16147)
- 2008(16077)
- 2007(14917)
- 2006(13583)
- 2005(12219)
- 学科
- 济(70943)
- 经济(70863)
- 业(59274)
- 农(51189)
- 管理(49411)
- 企(37920)
- 企业(37920)
- 农业(34130)
- 业经(23031)
- 中国(21783)
- 方法(20631)
- 地方(19487)
- 财(19175)
- 制(18345)
- 数学(16959)
- 数学方法(16631)
- 策(16117)
- 发(13468)
- 学(13118)
- 农业经济(12880)
- 理论(12767)
- 体(12611)
- 贸(12425)
- 贸易(12414)
- 易(12049)
- 银(12047)
- 银行(12036)
- 及其(11687)
- 行(11543)
- 技术(11065)
- 机构
- 学院(259832)
- 大学(249767)
- 济(101796)
- 经济(99097)
- 管理(97608)
- 研究(87970)
- 理学(82244)
- 理学院(81341)
- 管理学(79901)
- 管理学院(79383)
- 中国(70877)
- 农(58358)
- 京(53495)
- 科学(52089)
- 财(49229)
- 江(44647)
- 农业(43869)
- 所(43487)
- 中心(43139)
- 业大(41134)
- 研究所(38481)
- 范(37009)
- 师范(36695)
- 财经(36225)
- 州(35206)
- 北京(33326)
- 经(32586)
- 省(32007)
- 院(31720)
- 技术(29713)
- 基金
- 项目(163233)
- 研究(129191)
- 科学(127560)
- 基金(113376)
- 家(97113)
- 国家(95931)
- 科学基金(82160)
- 社会(78931)
- 社会科(73988)
- 社会科学(73965)
- 省(67446)
- 基金项目(59499)
- 教育(59371)
- 编号(57496)
- 划(54428)
- 自然(50086)
- 自然科(48818)
- 自然科学(48807)
- 成果(48008)
- 自然科学基金(47930)
- 资助(44892)
- 课题(40209)
- 发(37432)
- 重点(36402)
- 部(35375)
- 性(33915)
- 年(33826)
- 创(33782)
- 农(32852)
- 制(32236)
- 期刊
- 济(133018)
- 经济(133018)
- 研究(79215)
- 中国(65111)
- 农(63156)
- 农业(42573)
- 财(38858)
- 教育(38527)
- 学报(35697)
- 科学(35425)
- 管理(34788)
- 融(29920)
- 金融(29920)
- 大学(28952)
- 业经(28035)
- 学学(26876)
- 技术(25714)
- 业(20207)
- 问题(17893)
- 经济研究(16959)
- 财经(16688)
- 农村(16114)
- 村(16114)
- 农业经济(15660)
- 版(15195)
- 经(14416)
- 图书(13900)
- 世界(13292)
- 现代(12966)
- 经济问题(12717)
共检索到41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晗潇
乡村微治理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它是指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精准、细致、有效的治理实践。近年来,乡村微治理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横村开展的农居庭院美化项目为田野考察对象,研究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研究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两委采用了探寻契合点的策略:探寻国家发展战略与村民观念的契合点,并推动后者向前者趋同;探寻具体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的契合点,消解乡村微治理过程中的阻力;探寻工作目标与村民利益的契合点,达到利益均衡,实现合作共赢。可以概括为观念趋同策略、消解阻力策略和利益均衡策略。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体现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逻辑,呈现了乡村微治理的转型态势。
关键词:
微治理 乡村振兴 实践策略 农居庭院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晗潇
乡村微治理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它是指在乡村日常生活中开展的精准、细致、有效的治理实践。近年来,乡村微治理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成为乡村治理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县横村开展的农居庭院美化项目为田野考察对象,研究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研究发现,在项目推进过程中村两委采用了探寻契合点的策略:探寻国家发展战略与村民观念的契合点,并推动后者向前者趋同;探寻具体工作方式与文化本土性的契合点,消解乡村微治理过程中的阻力;探寻工作目标与村民利益的契合点,达到利益均衡,实现合作共赢。可以概括为观念趋同策略、消解阻力策略和利益均衡策略。乡村微治理的实践策略体现了多元治理主体的治理逻辑,呈现了乡村微治理的转型态势。
关键词:
微治理 乡村振兴 实践策略 农居庭院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冀佳 张鑫燚
<正>乡村聚落的形成是一个受多重因素长期影响的过程,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气候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风俗及生活习惯等。正因如此,不同地区的乡村聚落才会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形态。其中,作为乡村聚落重要构成的农村庭院,不仅承载着满足农民生活需求的重任,更是家庭副业生产不可或缺的场所。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当下,传统的乡村景观空间尺度和庭院规划设计已无法满足新的发展要求。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鹏 付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艳
数字乡村是释放乡村活力的重要举措,也是助力乡村发展的关键力量。面对数字乡村治理存在的数字依赖、信息失真等风险,应以数字赋权为导向,通过完善数字乡村治理规则,重构乡村治理“政社关系”,关注新的数字空间,重建乡村公共服务体系,进而实现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全方位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兴奇
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于各个领域,带来了经济发展方式、文化传播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模式的重要变革,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带来了发展方向。数字乡村治理,有助于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提升乡村治理效率,促进乡村产业振兴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主要从数字乡村治理发展的必要性与现实条件分析其实践逻辑,并对当前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进行简单剖析,据此提出发展策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芳
上海职业院校校企合作在组织管理、课程改革、技术研发、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但在校企合作中仍然存在政策与制度体制不健全,合作管理环节薄弱,教学成本与教学投入之间存在差距,校企双方"双赢"不明显等问题。在校企合作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健全校企合作政策和制度体系,加强项目实施的科学管理,完善配套的实习实训服务体系,构建市级层面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飞 邱尔发 王成 董建文 吴永曙 王荣芬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88个乡村的庭院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福建省乡村庭院林植物组成丰富,共计86科、186属、245种。按植物材料划分,种类和数量组成呈现乔木>草本>灌木>藤本的趋势;按村庄类型划分,种类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半山型>山区型,植株数量分布呈现沿海型>平地型>山区型>半山型,植物组成以林果和观赏用途植物为主。出现频率较高的庭院植物有桂花、龙眼、榕树、桃树、柿树、梨树、棕榈等。相似度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藤本,其中,平地型和沿海型乔木相似度最高。庭院林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植物仅占总体比重的16.17%,且以草本的比重最高,其次为乔木,而灌木和藤本比重相对较低。植物健康状况总...
关键词:
乡村人居林 庭院林 结构特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坚
学分互换是从欧美传来的一种新型学分管理制度,其核心理念是学习自由,价值目标是促进资源共享、学生流动和终身学习,行为主体是高校。目前,国内高校已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分互换合作,以同城教学共同体、大学联盟以及区域高等教育合作为主要平台,但除少数成功的案例之外,学分互换合作整体效果不佳。究其原因,与人才培养理念、高校主体功能以及政府角色行为密切相关。而要改进学分互换实践,需要系统认识学分互换的价值,系统推进学分互换的实施,系统保障学分互换的条件。
关键词:
学分互换 学习自由 学分制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静 张和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二者具有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当前,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嵌入理论,以社会工作在广东一个山村推动的社区减贫项目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及策略。积极介入生计是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介入生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经济嵌入生态—社会"的逻辑,通过识别生计资产、组织合作生产、构建扁平化市场、营造社区共同体等行动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社会协同发展。社会工作基于上述逻辑及策略的社区实践有助于防止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迈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社会工作 嵌入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尚静 张和清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二者具有内在联系和递进关系。当前,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本文在梳理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嵌入理论,以社会工作在广东一个山村推动的社区减贫项目为例,探讨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及策略。积极介入生计是社会工作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关键和着力点。在介入生计的过程中,社会工作需要遵循"经济嵌入生态—社会"的逻辑,通过识别生计资产、组织合作生产、构建扁平化市场、营造社区共同体等行动策略推动经济、生态、社会协同发展。社会工作基于上述逻辑及策略的社区实践有助于防止返贫和缓解相对贫困问题,迈向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的全面振兴。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社会工作 嵌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苗世亮 卢冀峰
数字经济既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提供了媒介载体,也为乡村治理向智治、善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智慧动力。为更好发挥数字经济对乡村治理“四治融合”的赋能作用,需要将其“有机嵌入”乡村治理体系,通过搭建乡村治理“四治融合”平台,营造“四治一体融合”的治理生态,助力乡村治理变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扬
多功能乡村理论为现代乡村治理的转型提供了一条明路,而且该理论和我国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战略,在目标和要求方面不谋而合。根据多功能乡村理论分析,我国在进行乡村治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行政化突出、村民参与意识不足、治理主体单一、乡村治理专业人才缺乏等系列问题,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多功能乡村理论 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晓夏 赵秀凤 张天然
数字乡村治理,对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数字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规划引导与政策支撑、价值认同与发展需求、技术驱动与方法调试三个方面全面分析数字乡村治理的实践基础,结合关键问题瓶颈分析,提出内容组成强统筹、政策体系全协调、技术升级新智慧、主体覆盖全参与、模式推进深融合的优化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邢磊 李少惠
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是福利多元主义的重要内涵和基本主张。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改革及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的发展赋予社会组织参与阅读推广的制度合法性和理论合理性。文章以“三加二读书荟”为例,聚焦四川省大邑县乡村阅读推广,运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社会组织参与乡村阅读推广的实践机制与策略选择。为契合群众需求并提高服务效能,社会组织在阅读推广实践中逐渐发展出资源整合、专业服务、供需调节、制度保障四种作用机制,以其独有的优势有效“补位”了政府和市场在阅读推广中的不足。但在实践中,社会组织在提供高质量服务过程中还存在着群众参与热情不高、人员专业性不足、数字化作用未发挥、资金保障不充分等多层面的困境。因此社会组织应在阅读推广中找准自己的定位与发展策略,充分提高阅读推广的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合作治理的实践、效能与生成逻辑——基于X乡S村“民俗博物馆”项目的经验观察
乡贤治村:主体角色、制度契合与实践机制——基于赣南农村乡贤治村实践的考察
以系统思维推进乡村数字治理:重要意义、运行逻辑与实践路径
从分化到分治:“多层竞争——合作”乡村治理体制的形成——以陕西乡村治理实践为例
乡村治理项目制的实践优势、多源风险及其规避路径
嵌入式治理:协商民主推进乡村治理有效的内在机理——以浙南H村“百家合议会”实践为例
组织学习理论视域下乡村教师公益培训项目的实践困境与反思
浅析乡村治理“三治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逻辑
乡村“微自治”的运行基础与实践机制——基于陕西关中村民小组治理的实践
乡村治理法治化的实践过程——基于P县砂石盗采治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