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6)
- 2023(11788)
- 2022(9866)
- 2021(9225)
- 2020(7491)
- 2019(17134)
- 2018(16941)
- 2017(31017)
- 2016(16166)
- 2015(18334)
- 2014(18237)
- 2013(18063)
- 2012(17185)
- 2011(15820)
- 2010(15968)
- 2009(14842)
- 2008(14520)
- 2007(13371)
- 2006(12172)
- 2005(11190)
- 学科
- 济(89484)
- 经济(89317)
- 管理(50512)
- 业(46416)
- 企(39897)
- 企业(39897)
- 方法(31307)
- 中国(26068)
- 数学(25567)
- 数学方法(25397)
- 地方(19982)
- 业经(18945)
- 农(18863)
- 贸(18721)
- 贸易(18706)
- 易(18281)
- 财(18161)
- 技术(17477)
- 制(15204)
- 学(14617)
- 地方经济(13471)
- 理论(13228)
- 出(13196)
- 和(13154)
- 技术管理(12478)
- 银(12450)
- 银行(12447)
- 农业(12290)
- 融(12204)
- 金融(12202)
- 机构
- 大学(238625)
- 学院(237441)
- 济(117013)
- 经济(114996)
- 管理(89660)
- 研究(84686)
- 理学(75775)
- 理学院(74952)
- 管理学(74057)
- 管理学院(73574)
- 中国(67238)
- 财(52877)
- 京(49997)
- 科学(44307)
- 财经(41339)
- 所(41093)
- 经济学(38739)
- 中心(37831)
- 经(37589)
- 江(37028)
- 研究所(36309)
- 经济学院(34673)
- 北京(32475)
- 范(31048)
- 师范(30858)
- 财经大学(30511)
- 院(30057)
- 州(28922)
- 农(28513)
- 业大(25915)
- 基金
- 项目(146136)
- 科学(117897)
- 研究(114211)
- 基金(108148)
- 家(91771)
- 国家(90980)
- 科学基金(79274)
- 社会(79123)
- 社会科(74257)
- 社会科学(74238)
- 基金项目(56116)
- 省(55074)
- 教育(52421)
- 自然(45488)
- 划(45467)
- 自然科(44522)
- 自然科学(44514)
- 编号(44432)
- 自然科学基金(43807)
- 资助(43436)
- 成果(37073)
- 创(35581)
- 部(34416)
- 国家社会(33827)
- 发(32858)
- 重点(32781)
- 创新(32375)
- 课题(31740)
- 教育部(30834)
- 人文(29945)
- 期刊
- 济(139483)
- 经济(139483)
- 研究(83514)
- 中国(56014)
- 财(41707)
- 管理(38373)
- 教育(29871)
- 科学(29720)
- 学报(28404)
- 农(26834)
- 融(24129)
- 金融(24129)
- 经济研究(23633)
- 大学(23378)
- 技术(22745)
- 财经(22386)
- 学学(21219)
- 经(19604)
- 业经(19055)
- 贸(18075)
- 农业(17978)
- 问题(17975)
- 国际(15602)
- 世界(15076)
- 技术经济(15041)
- 图书(12306)
- 统计(11920)
- 坛(11659)
- 论坛(11659)
- 策(11393)
共检索到389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支平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洪钰琳 何子沐
2021年是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0年前,傅衣凌先生被遴选为新中国第一批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也是在这一年,他倡导创办《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专业期刊。今天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傅先生的远见卓识。为纪念傅衣凌先生创建和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卓越贡献,并推进这一领域的学术深耕,
关键词:
傅衣凌 社会经济史学 经济史研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和平
傅衣凌先生是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家,对于他的学术贡献,历来见仁见智者颇多。通过对傅衣凌先生学术之路的背景分析,便不难发现,他一直都在致力于为中国历史找回它的"本来面目",不认可以历史的"一般"取代历史的"特殊"的做法,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学术格局的两大相互关联的进路。傅先生这一学术格局,对于当下的中国历史学研究具有多重现实意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秀生
四十年前,我有幸师从傅衣凌先生攻读明史。光阴易逝,至今先生逝世已三十周年,回想往事,先生的音容笑貌犹然在目,无限缅怀。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我国第一次招收研究生,我报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有幸被录取到明史专业。八月底报到时,社科院已经成立了研究生院,各研究所分别招收的研究生都归入研究生院这个大家庭。四百余学子,个个神采奕奕,对前途充满信心。他们给自己取了个名字"黄埔一期",其志大矣!其中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雅娟
著名历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的开拓者与奠基者之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建设的领军人物,在当代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带动了一个学派的形成,其思想和行为更影响了一代代学者。2021年适逢傅衣凌先生诞辰110周年,厦门大学举办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跨学科与国际化”学术研讨会,以缅怀和追忆他的业绩。2022年3月,杨国桢教授所著《傅衣凌学述》一书由浙江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面世。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喜峰
为不断提高发文水平,及时推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作品,《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杂志于2015年4月23日、25日分别在南京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两场"读者、作者、编者学术创作与品鉴恳谈会",邀请南京地区高校、上海地区高校部分学术骨干和研究生进行恳谈,我刊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东升 毛蕾 靳小龙
江南社会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长期以来作为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大量成果。2016年8月26—27日,厦门大学历史系举办了"唐代江南社会经济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3篇,对江南社会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东升 毛蕾 靳小龙
江南社会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长期以来作为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大量成果。2016年8月26—27日,厦门大学历史系举办了"唐代江南社会经济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3篇,对江南社会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周建明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刘冬青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自一九八二年创刊,迄今已整整十个年头了。这十年,是中国大地发生巨大变革、面貌一新的十年,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蓬勃发展、成果累累的十年。如果说十年以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还没有一块稳定的出版阵地的话,如今已拥有南方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和北方的《中国经济史研究》两家综合性的刊物,《平淮》、《海交史研究》、《中国农史》、《农业考古》、《盐业史研究》等多家部门经济史的刊物,还有一些学术杂志开辟了中国经济史研究专栏,一些大学或学术研究机关出版经济史的论丛或集刊、丛书,各地出版社也对出版经济史论著注以更大的兴趣,一批有份量的经济史论著纷纷面世。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中国社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日根
中国社会经济史,顾名思义就是要将社会与经济相互结合,研究经济制度要与研究经济制度的形成、运行与变化相结合(要自下而上,也要自上而下)。研究理性行为要与研究非理性行为相结合。一、应加强对社会与经济的结合的研究。简单的GDP衡量肯定是有偏颇的,衡量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指标是综合性的,既有经济性的指标如GDP等,也包括人的寿命、幸福指数等等。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国桢
2012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而立之年。值此创刊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编辑部与厦门大学历史学系邀请国内经济史研究重镇的代表和知名学者莅临厦门大学,于12月13日召开了"《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老中青三代学者共聚一堂,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历程和自己成长的经历,倾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瑶 张霞 万来志
2012年12月13日至14日,由《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与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共同主办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创刊三十周年暨中国经济史研究再出发"学术讨论会在厦门举行。社会经济史研究领域的40余位学界同仁共聚一堂,畅所欲言,结合自己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下文简称"本刊")的学术情缘,回顾了本刊在过去三十年里取得的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牟发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成立大会暨首届北大经济史学研讨会综述
“其命维新”:中国社会经济史学科的内在张力、发展轨辙与突破之前瞻
塞纳河畔两史家——法国当代著名中国社会经济史学家贾永吉与魏丕信及其研究成果简介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纪念创刊三十周年
重振经济史研究与中国传统经济社会若干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变化”研讨会综述
与时俱进;继往开来——祝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
培养经济学素养 探寻经济学规律——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经济学基础》
学习大家风范;开创经济史研究新局面——吴承明、汪敬虞先生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笔谈
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创获——清水江文书与中国地方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六朝社会经济史的新探索——“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成立20周年纪念暨六朝社会经济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