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60)
2023(19307)
2022(16418)
2021(15593)
2020(12874)
2019(29402)
2018(29449)
2017(55372)
2016(30479)
2015(34702)
2014(35192)
2013(34531)
2012(32230)
2011(29187)
2010(29952)
2009(27838)
2008(27968)
2007(25548)
2006(23078)
2005(21257)
作者
(90254)
(74382)
(74214)
(70624)
(47829)
(35742)
(34141)
(29240)
(28564)
(27435)
(25497)
(25412)
(24044)
(23969)
(23071)
(22883)
(22076)
(22008)
(21579)
(21432)
(19044)
(18418)
(18240)
(17147)
(16954)
(16783)
(16732)
(16686)
(15276)
(14663)
学科
(132599)
经济(132460)
管理(94028)
(86396)
(72784)
企业(72784)
方法(51385)
数学(42095)
数学方法(41483)
中国(38034)
(34023)
(32521)
地方(31207)
业经(30707)
(29896)
(26640)
理论(25521)
(24118)
银行(24071)
(22886)
(22265)
财务(22169)
财务管理(22107)
(21996)
金融(21992)
农业(21932)
(21256)
(21136)
贸易(21118)
企业财务(20987)
机构
大学(439282)
学院(438207)
(172219)
管理(167935)
经济(167916)
研究(148738)
理学(140307)
理学院(138643)
管理学(136170)
管理学院(135327)
中国(118927)
(96703)
科学(91426)
(85865)
(76406)
(70335)
中心(68994)
研究所(68230)
(67652)
财经(65674)
北京(62506)
(60554)
业大(60476)
师范(59985)
(59184)
(57593)
(53653)
农业(52144)
经济学(51185)
财经大学(48258)
基金
项目(274933)
科学(213659)
研究(206037)
基金(194468)
(167776)
国家(166236)
科学基金(141895)
社会(126572)
社会科(119576)
社会科学(119543)
(108448)
基金项目(101749)
教育(95695)
(90352)
自然(90214)
自然科(88003)
自然科学(87984)
编号(86845)
自然科学基金(86389)
资助(81410)
成果(73450)
重点(61322)
课题(60909)
(60562)
(59531)
(55928)
项目编号(53852)
创新(52064)
大学(51858)
科研(51416)
期刊
(210409)
经济(210409)
研究(139685)
中国(98078)
(69762)
学报(67538)
管理(67154)
(62175)
科学(61105)
教育(59145)
大学(51076)
(48388)
金融(48388)
学学(47063)
农业(42109)
技术(41606)
财经(33255)
业经(32784)
经济研究(32051)
图书(29738)
(28516)
问题(25874)
(23197)
理论(22651)
技术经济(22516)
书馆(20894)
图书馆(20894)
实践(20528)
(20528)
现代(20465)
共检索到700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左志刚  谢芳  
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信用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历程,指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两个根本不足基础理论缺失和技术方法存在根本缺陷。由于信用风险的非对称性、主观性和借贷市场的配给性,使MPT、CAPM等传统理论在创建信用风险管理理论方面难以有所作为,因此本文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信息经济学作为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理论工具的适应性和优势,继而本文在第三部分给出了应用信息经济学创新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一个研究框架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星  郭璐  
I~2模型是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最新发展,它放松了传统信用模型的完全信息假设,在不完全信息的框架下研究公司的违约概率、信用敏感性资产价格以及短期信用风险溢价。这一研究成果提高了信用风险预测的精度,并使得信用风险模型更富有经济意义。本文介绍了I~2模型的基本理念,并简要分析了它对传统模型的发展与贡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海洪  王颖琦  郭俊祥  王永  
信用风险是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准确评价信用风险是银行实现风险有效管理的关键环节,对金融业的稳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丽莉  丁东洋  
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一种手段,信用风险转移市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有很大的发展,信用风险转移工具的范围不断扩大。在次贷危机之下,信用风险转移行为面临许多风险管理的挑战。文章分析了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最新发展动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的风险管理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旭鸣  
随着公司破产事件发生越来越频繁,金融机构对其面临的信用风险加强了管理。文章根据信用风险计量的三个层次,比较全面的分析了每个层次中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信用风险评估模型,阐述了这些模型的基本操作原理和优缺点,最后分析了信用风险模型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淳  史旭  
信用风险是我国商业银行长期以来面临的主要风险,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在推进信用风险管理的历程中,整体上面临着方法论和实现路径两大课题。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演进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并最终成为新型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普遍实施路径。当前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处在向模型化转型的关键时期,信息技术体系也正处于重构的重要阶段,在同步升级信用风险管理与重新构建信息技术体系的过程中,信用风险管理技术的应用范围要从传统产品扩充到衍生产品、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资产组合风险管理功能、实现信用风险管理在资本层面应用,最终完成新型管理技术的内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文凤华  马超群  
本文对行为金融的风险管理理论与投资决策模型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行为金融的风险度量方法在本质上与标准金融的风险测量VaR方法一致 ,并指出了行为金融学的投资决策模型并不与标准金融理论的模型相对立。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陈哲  刘延平  张榕  
本文按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作用和目标将相关文献分为:对可贷资金量和货币政策操作、金融监管、金融市场、金融系统稳定及社会效益的影响四类,进而对"信用风险转移市场宏观作用及影响"进行综述分析。从而发现,学术界普遍认为信用风险转移市场的快速发展必将对金融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信用风险转移市场改变了金融领域信用风险管理思路。最后,结合所综述的文献,提出一些关于信用风险转移的观点。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梁琪  
信用风险度量和管理的研究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由于受到社会环境的变迁和各种经济因素的影响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同时它也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金融的稳定。从宏观经济的角度来讲,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与收缩是影响经济健康发展、金融持续稳定的一把双刃剑。具体来说,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玉明  
一、引言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一体化,一方面,通过向那些财富随全球总需求发生波动的公司发放商业贷款,银行最终暴露在全球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之下;另一方面,银行也在它们本国之外寻求贷款机会,资产负债表一般包含着跨越多国的资产,这使得这些银行更多地暴露在全球风险之下。这种风险部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涂永红  赵雪情  程鹏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是中国金融体系通过金融创新、以市场手段管理信用风险的重要里程碑。与欧美国家的同类产品CDS相比,CRM有其独特性。本文首先介绍CRM及其交易,然后从金融创新、银行稳健性、债券市场发展、信用共担体系完善等方面阐述了CRM在推动中国金融市场深化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本文针对CRM市场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市场主体同质化、产品设计单一、定价机制不健全、监管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本峰  
信用风险一直是金融市场风险管理的焦点之一,也是银行机构最密切注意的课题,风险计量模型和有效的风险管理模式必将为我国金融监管机构的风险监管和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管理提供有效的工具,本文根据KMV公司信用评估模型,介绍如何使用实值期权理论来评估信用风险。这种实值期权的应用确是种突破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