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59)
- 2023(11142)
- 2022(9245)
- 2021(8487)
- 2020(6800)
- 2019(15230)
- 2018(14922)
- 2017(28252)
- 2016(14990)
- 2015(16545)
- 2014(16625)
- 2013(16278)
- 2012(15396)
- 2011(14009)
- 2010(14508)
- 2009(13750)
- 2008(13440)
- 2007(12771)
- 2006(11603)
- 2005(10603)
- 学科
- 济(82672)
- 经济(82520)
- 管理(47041)
- 业(42764)
- 企(38127)
- 企业(38127)
- 方法(27219)
- 中国(20675)
- 数学(20523)
- 数学方法(20316)
- 地方(20246)
- 业经(19145)
- 学(17903)
- 农(17433)
- 财(17030)
- 理论(15783)
- 制(14131)
- 技术(13923)
- 地方经济(13828)
- 和(13098)
- 农业(11780)
- 融(11380)
- 金融(11378)
- 银(11357)
- 银行(11337)
- 行(10881)
- 体(10851)
- 产业(10666)
- 环境(10193)
- 贸(9939)
- 机构
- 大学(222330)
- 学院(222239)
- 济(100982)
- 经济(98949)
- 管理(82152)
- 研究(78314)
- 理学(69475)
- 理学院(68653)
- 管理学(67570)
- 管理学院(67113)
- 中国(59408)
- 财(47475)
- 京(46889)
- 科学(44351)
- 所(38954)
- 财经(36877)
- 江(35809)
- 研究所(34635)
- 中心(34265)
- 经(33211)
- 经济学(32674)
- 范(30624)
- 师范(30388)
- 北京(30297)
- 农(29053)
- 经济学院(28971)
- 院(28753)
- 州(28036)
- 业大(27450)
- 财经大学(26936)
- 基金
- 项目(136150)
- 科学(108135)
- 研究(104300)
- 基金(97959)
- 家(84277)
- 国家(83521)
- 科学基金(71842)
- 社会(69925)
- 社会科(65272)
- 社会科学(65250)
- 省(53509)
- 基金项目(50907)
- 教育(47756)
- 划(43584)
- 自然(42532)
- 编号(41791)
- 自然科(41517)
- 自然科学(41509)
- 自然科学基金(40829)
- 资助(39046)
- 成果(35092)
- 重点(31244)
- 发(30702)
- 创(30192)
- 课题(29986)
- 部(29948)
- 国家社会(28956)
- 创新(28301)
- 性(26809)
- 教育部(26540)
- 期刊
- 济(126457)
- 经济(126457)
- 研究(76264)
- 中国(47505)
- 财(38885)
- 管理(34989)
- 学报(30924)
- 科学(30211)
- 教育(28618)
- 农(26347)
- 大学(24966)
- 学学(23231)
- 技术(21033)
- 融(20974)
- 金融(20974)
- 经济研究(20968)
- 财经(19870)
- 业经(19045)
- 经(17477)
- 农业(16675)
- 问题(16005)
- 技术经济(13352)
- 贸(11456)
- 科技(11012)
- 商业(10821)
- 统计(10555)
- 图书(10514)
- 经济问题(10472)
- 现代(10451)
- 世界(10386)
共检索到35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韦森
本文为林毅夫教授的三本"新结构经济学"新著的综合性评述。第一部分引言对部分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的宏旨做了简要评论。第二部分对林毅夫的理论进展和贡献进行了较细的探讨,发现这一框架强调市场应该成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明确提出现代经济增长的实质及其普遍特征事实是持续性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经济多样化和收入增长加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各国产业结构变迁中政府的"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作用,从而把他多年来所独创的经济发展从纯学术探讨推向了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可实际操作和具体实施阶段。第三部分讨论了这一新结构经济学存在的两个基本问题,主要发现这一新结构经济学实际上仍然是"制度缺位",还应把现代经济增长中从第一产业向...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简新华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仅经济发展成就巨大,而且经济学理论也有重大创新和发展。中国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实践来源,主要是中国的经济实践,也包括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必须继续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和指导,也需要学习借鉴西方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数学模型和计量分析是经济研究的重要方法,但是历史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是更重要的基本方法,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与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不可能有机结合;经济学如果在中国按照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经济学这两种不同路径发展,必然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不可能都
关键词:
中国经济学 创新 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松建
我使用"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远未完成"作为标题来评析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一书,是针对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罗伯特·卢卡斯在2003年美国经济学会年会上发表演讲时高调宣称"宏观经济学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的断语而言的。时间仅仅过去10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结构经济学》宣布:无论从理论层面、政策层面,还是从治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杨永华
近年,林毅夫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据说有可能是发展经济学继结构主义和华盛顿共识之后的第三波理论浪潮的重要流派。新结构经济学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经济结构内生于它的要素禀赋结构,持续的经济发展是由要素禀赋的变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推动的。新结构经济学得出了与旧结构经济学不同的理论结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核心作用,把进口替代看做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爬升产业阶梯的自然现象;政府发挥积极作用。新结构经济学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发展、外国资本、贸易政策、人类发展方面得出了一些新的政策启示,但是新结构经济学也存在着一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许国银
中国完成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全球工业制造大国转型之后,又开始向服务经济强国迈进。在此背景下,已经有部分著作从微观层面预测、规划、展望了中国迈向服务经济强国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动力阻力以及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从宏观层面研究服务经济的特征,将眼光放到世界经济发展史,又可将宏观经济发展做怎样的阶段划分、对服务经济性质进行怎样的定义呢?考察服务经济的衍生发展脉络,就要深入探究服务经济历史演化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具体特征(如经济因素与社会因素之关系,以及产品与生产特征、劳动力地位与作用、经济生活特征、社会关系特征等)。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永定
中国学者对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是比较熟悉的。但对什么是"结构经济学"则有些茫然。2009年,我不揣冒昧,对什么是结构经济学做了一番解释:"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子学科,结构经济学(Structural Economics)的出现是相当晚近的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我并未听到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洲木 王文平 张斌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阐释过往历史阶段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具有异质性的不同区域,其产业升级背后的产业政策干预机理和各种扭曲的诱因,进而聚焦于现阶段中国,剖析中国应如何实现低碳绿色型产业的发展。主要结论包括:(1)要素禀赋结构、产业政策、要素价格等是影响产业升级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各种扭曲的诱因是产业升级目标与要素禀赋结构不匹配;(2)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下中国,政府制定与能源技术禀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3)中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扶持低碳绿色型产业发展时,应遵循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扶持有度"是消除各种扭曲的抓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洲木 王文平 张斌
在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下,基于新古典生产函数和效用函数理论建立数学模型,阐释过往历史阶段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具有异质性的不同区域,其产业升级背后的产业政策干预机理和各种扭曲的诱因,进而聚焦于现阶段中国,剖析中国应如何实现低碳绿色型产业的发展。主要结论包括:(1)要素禀赋结构、产业政策、要素价格等是影响产业升级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各种扭曲的诱因是产业升级目标与要素禀赋结构不匹配;(2)秉持绿色发展理念的当下中国,政府制定与能源技术禀赋相匹配的产业政策,有利于社会总福利的增加;(3)中国在制定产业政策扶持低碳绿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曙光
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出版,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和《经济学(季刊)》请我评论。这是笔者第三次评论林毅夫的著作。第一次是评论《中国的奇迹》(1995),第二次是评论《充分信息与国有企业改革》(1997)。不过,我还是按照本人立下的规矩做事:一是先要看书,再决定是否评论,因此要求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朝尊
经济增长是人类社会一切社会形态存在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经济基础,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曹新的《社会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一书,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苏剑
经济快速发展是落后国家的梦想。自从二战结束以后,在经济上赶上发达国家就成为经济落后国家的主要目的。围绕经济发展,出现了两波理论。第一波理论二战后很流行,这个理论是典型的结构主义理论。那时,人们发现,发达国家的典型特征就是重工业发达,因此,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成为落后国家发展经济的战略,认为发展中国家所以重工业发展不起来是市场失灵所致,主张由政府主导直接动员、配置资源发展重工业。但这一思路失败了。原因很简单,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皇甫晓涛
在对发展经济学、结构主义经济学文明互鉴与后殖民经济国际分工三大定律等学科话语理论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千载以来"一带一路""中华六艺"主体共生禀赋与"丝路六通"主体共生优势新时代经济创新发展历史、逻辑原理、理论,提出中国特色新主体经济、新共生经济、新制度经济、新知识经济、新动能经济等新时代经济学学科话语共生优势理论框架、理论体系;揭示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40年的经济原理、创新原理、自主原理、主体原理、共生原理、自组织原理与跨越发展原理、科学发展原理,完成"一带一路"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新主体经济学全球话语体系建构及其新时代经济相关学术、理论话语体系建构,并以之破解全球后殖民经济话语体系的发展难题与新结构经济比较优势的理论困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彦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东升 毛蕾 靳小龙
江南社会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长期以来作为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大量成果。2016年8月26—27日,厦门大学历史系举办了"唐代江南社会经济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3篇,对江南社会经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徐东升 毛蕾 靳小龙
江南社会经济、海上丝绸之路等问题,长期以来作为唐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热点,取得了大量成果。2016年8月26—27日,厦门大学历史系举办了"唐代江南社会经济与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来自国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40多人参加了会议,提交论文23篇,对江南社会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要限制 二要引导——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谈保护耕地
贸易平衡目标下外贸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测度方法——林毅夫修正模型的拓展
“经济学理论和中国道路”研讨会——厉以宁教授八十华诞暨从教五十五周年庆典
杨国桢教授对海外学者的长期影响——以社会经济史研究为例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形态演进的生态化趋势——兼论生态化管理的创新发展方向
对金融经济学理论的全面阐述——陆家骝教授的《现代金融经济学》评介
论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基于空间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多区域物流系统效应分析
中国长期经济增长:“内生”的扭曲和“外生”的抑制——兼与林毅夫等商榷
与时俱进探索历史的特殊性——读钞晓鸿教授《生态环境与明清社会经济》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