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89)
- 2023(11791)
- 2022(9612)
- 2021(8916)
- 2020(7378)
- 2019(16423)
- 2018(16232)
- 2017(30620)
- 2016(16537)
- 2015(18462)
- 2014(17890)
- 2013(17243)
- 2012(15692)
- 2011(13555)
- 2010(13878)
- 2009(12871)
- 2008(12933)
- 2007(12060)
- 2006(10507)
- 2005(9653)
- 学科
- 业(79631)
- 企(74083)
- 企业(74083)
- 济(67794)
- 经济(67700)
- 管理(64463)
- 业经(28697)
- 农(25317)
- 财(24764)
- 方法(24125)
- 技术(19268)
- 务(19201)
- 财务(19187)
- 财务管理(19157)
- 农业(18456)
- 企业财务(18043)
- 中国(17570)
- 数学(15925)
- 制(15894)
- 数学方法(15755)
- 理论(14965)
- 策(13863)
- 地方(13855)
- 划(13846)
- 和(13707)
- 技术管理(12733)
- 企业经济(12236)
- 体(12178)
- 经营(11718)
- 贸(11221)
- 机构
- 学院(226215)
- 大学(217085)
- 济(93036)
- 管理(91202)
- 经济(91129)
- 理学(76954)
- 理学院(76170)
- 管理学(75266)
- 管理学院(74799)
- 研究(68156)
- 中国(56412)
- 京(46146)
- 财(45550)
- 科学(38725)
- 江(37730)
- 财经(35030)
- 农(34143)
- 所(32727)
- 中心(32503)
- 经(31500)
- 州(30107)
- 业大(29138)
- 北京(28781)
- 研究所(28741)
- 范(28557)
- 师范(28370)
- 经济学(27175)
- 商学(26243)
- 农业(26156)
- 商学院(26002)
- 基金
- 项目(141474)
- 科学(113308)
- 研究(111902)
- 基金(100831)
- 家(85489)
- 国家(84292)
- 科学基金(74828)
- 社会(71505)
- 社会科(67570)
- 社会科学(67551)
- 省(58689)
- 基金项目(53845)
- 教育(50311)
- 编号(46936)
- 划(46296)
- 自然(45724)
- 自然科(44637)
- 自然科学(44626)
- 自然科学基金(43903)
- 资助(38486)
- 成果(37256)
- 创(35046)
- 业(33675)
- 课题(32149)
- 发(31867)
- 创新(31838)
- 重点(31058)
- 部(30091)
- 制(29653)
- 国家社会(29101)
- 期刊
- 济(115425)
- 经济(115425)
- 研究(69483)
- 中国(49638)
- 财(41247)
- 管理(40133)
- 农(33279)
- 教育(27908)
- 科学(27463)
- 学报(25522)
- 技术(23766)
- 农业(22694)
- 业经(22446)
- 融(22099)
- 金融(22099)
- 大学(20829)
- 学学(19283)
- 财经(17300)
- 经济研究(17057)
- 经(15166)
- 业(15039)
- 问题(14584)
- 财会(14076)
- 技术经济(13638)
- 现代(12841)
- 商业(11726)
- 会计(11671)
- 科技(11310)
- 世界(11163)
- 贸(10946)
共检索到355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朱超 李占国 周宏华
<正>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是中小企业群体的领头羊、佼佼者,是部分中小企业未来转型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发展阶段、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形势,中小企业加快迭代升级迫在眉睫。江苏省泰州市是江苏省传统制造业城市,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位居全省中游,本文以21家泰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研究对象,选取部分专精特新企业为典型案例,由点及面,以小见大,探寻企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哲远 白燕
本文通过对人才引进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中小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人才政策显著有利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且这一结果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策的实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低质量创新矫正效应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进程;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府对拥有较强营销能力、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水平股票流动性以及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中,运用门槛效应揭示了随着中小企业政企关系水平的上升,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丁永健 吴小萌
“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国家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提出的新政策,与原有科技创新政策相比,更注重提升产业链关键节点企业的创新活力,从而实现技术补链效果。为评估该政策的有效性,基于2014—2020年制造业中小企业面板数据,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测算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并运用Tobit模型检验“小巨人”企业培育对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1)“小巨人”企业培育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中小企业创新活力提升,这种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技术效率水平提升实现,而非技术进步率本身,这体现了政策设计的初衷;(2)政策对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的提升作用大于资本密集型。研究结论可为完善“小巨人”企业培育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刘勇
本文以16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提质增效作用尚不显著;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规模、成长周期、行业类别密切相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支持、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运营能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关键影响因素,且影响效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三大关键影响因素的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呈不同高低等级变化,外部支持因素中的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影响效应最高,而政府政策的影响效应较低;数字化生产要素中资金预算、组织管理影响最直接;数字化运营能力因素中数据要素获取和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是最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濛 刘嫦
如何引导和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要议题。以民营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视角,选取2009—2019年中小企业板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关注国有股权参股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股权参股显著促进了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并且这一影响是通过打破融资渠道约束、制度体系约束和人才体系约束充分发挥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行业为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利于全面认识民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经济后果,为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经验证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国际化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郭嫱 蔡双立
目前缺乏深入探讨体现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基于高阶理论和管理认知理论,利用中国14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2009—2020年的数据,采用控制企业和年份的双向固定模型,分别以创新投入和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实证检验企业家冒险倾向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持续创新的作用机制及其中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同时检验这一影响机制在不同区域环境间的异质性。结果发现:企业家冒险倾向通过创新投入来影响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持续创新,企业家冒险倾向越强则企业持续创新水平越高,并且在外部营商环境较好时这种正向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其中创新投入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会负向调节企业家冒险倾向与企业持续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基于此,建议企业家要敢于冒险,但也要提升对创新风险的识别和防范能力;此外,政府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更加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并避免过多的干预政策影响企业家的创新热情。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可发 陈颖康
逆全球化背景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实现迭代成长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本文基于案例分析探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如何通过资源编排行为形成适配能力推动自身迭代成长。研究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迭代成长路径包含核心领域专精产品供应、特色解决方案提供和高端系统创新集成3个阶段,在不同阶段的资源编排过程中,都存在“资源构建—资源捆绑—资源利用”管理流程。企业差异化资源编排方式会促使企业动态能力进行“聚焦产品质量的精进能力—聚焦技术突破的探索能力—聚焦创新进阶的双元能力”演变。因此,应从打造有力战略支撑、统筹有效资源分配和构建有为政府引导三个方面进一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陈武元 蔡庆丰 程章继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是实现我国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作为知识生产、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其知识溢出和科教融合对于所在区域培育“小巨人”企业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学校知识溢出能够显著促进所在地区“小巨人”企业培育,并对周边城市产生积极的溢出效应,有效促进非高等学校集聚城市的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内陆城市高等教育发展产生的边际贡献要大于沿海城市,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人文社科和理工科一样具有促进作用,高等教育发展在城市人才政策和大学科技园建设的配合下会产生更强的科教融合效应。应探索适宜中小企业科教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特别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支持,充分发挥人才引进和大学科技园创新孵化的作用,助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培育。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洪灵 彭瑶 刘强 金瑛
“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政策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专精特新”企业引领供应链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在作用却缺乏探索。为此,本文以2015~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焦点企业样本,以供应链溢出为视角考察了专精特新“小巨人”供应商/客户对焦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小巨人”供应商或客户能够显著提升焦点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且这一效应主要由“小巨人”客户的后向溢出驱动,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小巨人”客户主要通过提高焦点企业的产能利用率、提升焦点企业的商业信用与发挥信号传递作用来促进焦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此外,这种后向溢出效应在人力资本更高、国有产权、环境不确定性更大的焦点企业中更明显。本文为“专精特新”企业认定培育政策的有效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助力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可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胤
在当前创新发展战略成为国家重要战略的背景下,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可以通过争创“专精特新”企业来实现。文章以宁波伏龙同步带有限公司为例,分析阐述成为“专精特新”的具体路径,为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创新发展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毛凌翔
VUCA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组织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2013—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组织韧性越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组织韧性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二,组织韧性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三,组织韧性能够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进而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组织韧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组织韧性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从而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可丰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企业借助组织韧性提高创新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树民 宋敬波 周琼 于岚 郑江鹏 王汉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对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税收政策和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税收发挥了积极支持作用,但还存在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上市意愿不高等问题。从税收政策及服务角度,要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实施更精准的服务,从促进企业提升实力以符合相关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条件和激发企业上市意愿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实效。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岳辉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对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和“增效难、融通难、提档难”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深化改革三大方向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税收优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