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64)
2023(13286)
2022(11719)
2021(11382)
2020(9469)
2019(22251)
2018(22264)
2017(41858)
2016(23116)
2015(26546)
2014(26756)
2013(26401)
2012(24444)
2011(22179)
2010(22196)
2009(20172)
2008(19730)
2007(17223)
2006(15247)
2005(13873)
作者
(65354)
(53690)
(53450)
(51178)
(34411)
(25848)
(24494)
(21207)
(20563)
(19554)
(18542)
(18226)
(17155)
(17130)
(16574)
(16544)
(16023)
(15973)
(15470)
(15366)
(13576)
(13260)
(12824)
(12308)
(12155)
(12019)
(12014)
(11949)
(10857)
(10689)
学科
(90423)
经济(90309)
管理(64359)
(58928)
(48603)
企业(48603)
方法(40055)
数学(34414)
数学方法(34020)
中国(27848)
(24698)
(22709)
业经(19734)
(19636)
(18506)
贸易(18491)
(18295)
(18019)
地方(17965)
理论(16233)
农业(16212)
(15115)
(15056)
银行(15021)
教育(14435)
(14337)
环境(13962)
(13820)
财务(13747)
财务管理(13710)
机构
大学(324035)
学院(321527)
(128877)
经济(125970)
管理(125159)
研究(109484)
理学(106975)
理学院(105768)
管理学(104016)
管理学院(103439)
中国(84756)
(70563)
科学(66399)
(60083)
(54861)
中心(50167)
研究所(49555)
(48088)
(47614)
财经(47556)
北京(45768)
(44744)
业大(44421)
师范(44395)
(43144)
(39539)
(39448)
经济学(38736)
农业(36882)
师范大学(35787)
基金
项目(212043)
科学(165634)
研究(160567)
基金(152145)
(131337)
国家(130176)
科学基金(111105)
社会(99182)
社会科(93754)
社会科学(93731)
(80751)
基金项目(80282)
教育(74575)
自然(70506)
自然科(68823)
自然科学(68808)
(68493)
自然科学基金(67558)
编号(67343)
资助(63423)
成果(56849)
(47539)
重点(47114)
课题(46673)
(45021)
(43364)
项目编号(41282)
教育部(41105)
大学(40919)
创新(40395)
期刊
(146501)
经济(146501)
研究(103003)
中国(65766)
学报(48259)
管理(46276)
(45581)
科学(44972)
教育(44357)
(43956)
大学(36812)
学学(33615)
农业(30368)
(29434)
金融(29434)
技术(28791)
经济研究(22944)
财经(22864)
业经(22855)
图书(22140)
(19565)
问题(19030)
理论(16588)
(15991)
(15821)
书馆(15495)
图书馆(15495)
技术经济(15437)
实践(15106)
(15106)
共检索到490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王宪昭研究员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对中国多民族神话研究和神话母题理论进行了探索,至今学术著述颇丰。其研究重点为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理论、资料搜集、资料学建设体系以及母题方法的构建。他对于神话的思考和探索让深处神话研究迷雾之中的学人有拨开云雾之感,为中国神话学科建设的未来和研究范式的探究带来了新的启迪。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子贤  
在云南这个"神话王国"中,不仅有着神话存在形态的多样性,神话传承机制的历时性、完整性等特质,还以活形态神话为其主体。因此,如何从云南少数民族神话的实际出发,深化对活形态神话相关论题的探讨,考察活形态神话与文化语境乃至更大的文化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寻觅本土神话研究的最佳观察视阈,建构一个活形态神话研究的分析框架,便是云南本土神话研究的一种路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高健  
李子贤先生在大量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以活形态神话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活形态神话如果作为"主体",其他神话存在形态则是其"变体";活形态神话作为"活体",那它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系统则是"母体"。这个体系为我们展示了神话的整体性、综合性与动态性。在李子贤先生的比较神话学研究中,他突破了文本阐释的固有研究范式,以及单一民族、单一学科理论的限制,将神话还原到文化生态系统中进行立体的审视,将云南的神话放到东亚、东南亚文化格局中进行更广阔的比较,将神话学与民族史、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对接进行综合研究。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宪昭  
在传统神话研究与当代神话实践不断发生碰撞的背景下,杨利慧教授组织的"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大讨论,成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切入点。这不仅引发了研究者对以往神话研究学术史的回顾与再思考,同时也引出如何看待神话学发展走向的问题,即当今语境下如何定位神话作为文化资源的社会功能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夏楠  
在多元神话学视野和思维的映照下,徐华龙先生结合中国神话学的本土经验,成为民俗神话学的积极践行者。一方面,他着眼于神话观的探讨,将神话置于长时段的历史与具象的社会文化脉络之中;另一方面,他运用"同质相论、异质比较"的方法论,借由活态的神话遗存印证早期神话的潜藏因子。徐华龙先生以民俗神话学的视角,对诸多远古类型神话提出了深入透彻的见解。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宪昭  
那木吉拉作为少数民族神话研究专家,具有广阔的研究视野,以蒙古族神话比较研究为起点,逐渐扩大到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乃至中国各民族神话,在不断求索的学术历程中形成比较研究、母题研究、实证研究等多种不拘一格的研究方法,其丰硕的学术成果在中国少数民族神话研究学术史上必将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田兆元  
中国神话学自诞生以来,一直有两种价值取向。一种是秉承进化论的主张,认为神话不过是前朝遗留物,虽然对现在有影响,但是总体来说是往事,严格地说,那是原始社会的产物。最初在中国历史教科书中,夏曾佑就列出神话时代的标目,说黄帝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晓辉  
刘锡诚的神话学研究主要体现在神话的整体研究和神话学评论两个方面。刘锡诚既在理论上提出了"整体研究"的方法,又在自身的神话研究实践中对这一方法自觉应用;刘锡诚的神话学评论既有对中国百年神话学发展历程等宏大问题的宏观把握,又有对具体研究者的具体观点等细微问题的详尽阐述。刘锡诚执着、勤奋的学术精神,为后来者树立了典范。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斯颖  
中国南方神话作为一个独立的可研究的整体,有其独特的发展规律与共性。《神话与"诗"的演述——南方民族叙事艺术》一书所展示的研究方法,融合了中西方的神话研究理论并有所突破,自成一体。该专著探索了中国南方神话的独特之美,并启发了对神话研究终极意义的理解。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卞福荃  
开展学术研究工作的若干思考卞福荃(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150080)学术研究是图书馆的学术性的具体体现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这个馆的人员素质、业务水平和办馆水平。哈尔滨理工大学图书馆从1985年开始在专业刊物上发表第一篇论文到1996年,公开发表学...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多  
杨利慧是1990年代以来中国神话学领域的代表性学者之一,她20多年来致力于推进中国神话学的创新。从1990年代的女娲神话研究,到2000年以后译介域外学术理论并向外介绍中国神话;从开设相关课程并撰写神话学教材,到编纂中国神话母题索引;从现代口承神话的民族志研究,到当代语境下的神话主义探讨……杨利慧的学术实践不仅极大推动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也直接促进了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将其神话学思想置于中国民俗学转型的学术史语境中,就会看到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在神话研究领域的独特优势与魅力。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叶舒宪  
"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丛书(2009~2012)4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神话学文库"第一期(2011~2013)17种、"神话历史丛书"(2011~2015)9种,是笔者与学界共同推进的神话研究成果。这些成果表明,神话不是现代学科体制中的文学学科,而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性学科,而当代语境中神话学的冷落,与五千年神话大国的身份完全无法匹配。究其原因,和当下高等教育从业者自身的知识缺陷有直接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和更多的专业工作者应充分重视神话学这门新兴学科的人文基础性意义和知识创新潜力,在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采取有力措施,鼓励更多师资面向未来,开设出具有现实指导作用的神话创意课程。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丁华东  张燕  
档案记忆观的主要理论来源包括后现代主义、社会记忆理论、新史学理论;档案记忆观历经孕育期、形成期,正向成熟期发展。国内外研究主题从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两个层面展开,成果丰富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必要在意义探寻中深化理论向度,在比较框架中拓展研究题域,在研究方法中注重社会调查。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吴晓东  
杨利慧领衔的《当代中国的神话主义:以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的考察为中心》,将神话研究的目光瞄准了遗产旅游和电子媒介,考察了遗产旅游与电子媒介中神话的传播、变异等诸多问题。为了突出研究视角的转移,提出了"朝向当下"的口号。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郭佳  
刘宗迪先生的《失落的天书——〈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一书,仅是对《山海经》一个部分的研究。刘宗迪指出,《山海经》中《海经》与《山经》是两篇性质迥异并曾在战国时期独立流传的文本,故对《海经》与《山经》只能做区别的研究而非一概论之。本书正标题"失落的天书"指的是隐藏在《海经》文本背后、早已不为世人所知的一幅古月令图。这幅面目模糊不清的古图不是人们想当然认为的有关山川方国的地图,而是天文历法之图。从副标题"《山海经》与古代华夏世界观"以及本书目录所涉及的内容可以看出,他的研究不限于对《山海经》一书的解谜,而是通过《海经》文本析出古月令图,通过古月令图阐述古代的天文知识与历法制度,再通过天文历法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