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3)
- 2023(11438)
- 2022(10351)
- 2021(9804)
- 2020(8613)
- 2019(19353)
- 2018(19187)
- 2017(36747)
- 2016(20432)
- 2015(23070)
- 2014(23019)
- 2013(22945)
- 2012(20978)
- 2011(18912)
- 2010(18939)
- 2009(17228)
- 2008(16489)
- 2007(14328)
- 2006(12436)
- 2005(10831)
- 学科
- 济(79931)
- 经济(79845)
- 管理(56592)
- 业(53299)
- 企(45439)
- 企业(45439)
- 方法(41337)
- 数学(36070)
- 数学方法(35506)
- 学(21042)
- 中国(19502)
- 农(19486)
- 财(18381)
- 业经(16870)
- 地方(15705)
- 理论(14360)
- 贸(13651)
- 贸易(13641)
- 和(13273)
- 易(13222)
- 农业(13100)
- 制(12758)
- 技术(12284)
- 环境(12187)
- 务(11704)
- 财务(11631)
- 财务管理(11610)
- 划(11197)
- 企业财务(11001)
- 银(10581)
- 机构
- 大学(291454)
- 学院(288386)
- 管理(114218)
- 济(107125)
- 经济(104642)
- 研究(100201)
- 理学(99934)
- 理学院(98773)
- 管理学(96561)
- 管理学院(96075)
- 中国(71441)
- 科学(68025)
- 京(62946)
- 农(55044)
- 所(52802)
- 业大(49430)
- 研究所(48843)
- 财(46603)
- 农业(43966)
- 中心(43957)
- 江(41868)
- 北京(39507)
- 财经(37948)
- 范(37679)
- 师范(37136)
- 院(36851)
- 经(34598)
- 州(33970)
- 技术(32639)
- 经济学(30847)
- 基金
- 项目(206740)
- 科学(160268)
- 基金(148926)
- 研究(143578)
- 家(133131)
- 国家(132072)
- 科学基金(111440)
- 社会(86861)
- 社会科(82170)
- 省(82159)
- 社会科学(82144)
- 基金项目(78894)
- 自然(77033)
- 自然科(75233)
- 自然科学(75206)
- 自然科学基金(73814)
- 划(70141)
- 教育(66001)
- 资助(63616)
- 编号(57557)
- 重点(46774)
- 成果(46179)
- 部(44388)
- 发(43472)
- 创(42639)
- 计划(40895)
- 科研(40605)
- 课题(40406)
- 创新(39708)
- 大学(37564)
- 期刊
- 济(112569)
- 经济(112569)
- 研究(80177)
- 学报(55459)
- 中国(53592)
- 农(48508)
- 科学(48337)
- 管理(41743)
- 大学(39946)
- 学学(37778)
- 农业(34243)
- 财(33552)
- 教育(31723)
- 技术(24800)
- 融(20068)
- 金融(20068)
- 业(18107)
- 业经(17864)
- 经济研究(17817)
- 财经(17642)
- 图书(16067)
- 科技(15307)
- 业大(15211)
- 经(14906)
- 问题(14588)
- 版(14458)
- 理论(14056)
- 技术经济(14044)
- 实践(13116)
- 践(13116)
共检索到4108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波 龚龙英 刘翔 陆家云
规定了掘氏疫霉有性后代单卵孢株的交配型及其遗传稳定性和致病力分化.结果表明,A2和A1A2;型在遗传上不稳定,在单卵孢株保藏过程中可以发生变异,部分A2菌株改变为A1A2型,而A1A2菌株改变为A2交配型,但有部分A1A2菌株可以稳定保持其自孕能力.掘氏疫霉有性生殖后代发生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来自同一亲本的单卵孢后代对黄瓜、瓠子、笋瓜的致病力有明显差异,说明有性生殖对掘氏疫霉致病力变异可能起主要作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小波 陆家云 方中达
以抗药性为标记,采用双标记菌株为亲本,研究了掘氏疫霉有性生殖行为。配对亲本 Phy607(A_1)、Phy64(A_2)抗放线菌酮对新霉素敏感,Phy115(A_1)、Phy112(A_2)抗新霉素对放线菌酮敏感。在配对组合 Phy607x Phy112、Phy115x Phy64 F_1代单卵孢株群体中,均出现同时抗放线菌酮和新霉素的个体,分别占群体的37%和50%.这种双重抗药性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可稳定遗传,在自交后代发生分离。上述4个亲本在相对交配型产生的激素刺激下均可自交产生卵孢子。因此认为,掘氏疫霉种内菌株配对有性生殖可能以配对亲本杂交和各自自交等3种方式产生卵孢子,以双亲杂交为...
关键词:
掘氏疫霉 有性生殖行为 杂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营 周永春 郑小波
以化学农药氯唑灵诱变苎麻疫霉(PhytophthoraboehmeriaeSawada)的野生型菌株Ec-8获得异宗配合变异株,氯唑灵的有效诱变浓度为10~30μg/mL,以20μg/mL处理3~8周效果最好。异宗配合变异株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或单菌丝片段后代均发生分离,出现了疫霉菌已知的全部5种交配型的个体。各交配型在单游动孢子无性系后代持续分离:A1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0和A1,A2交配型,A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1A2和A0交配型,A1,A2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2、A1A2、A0和A1,A2交配型,A0交配型菌株后代出现了A1、A1A2、A0和A1,A...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秀 张修国
从辣椒疫病病土和病株上分离鉴定辣椒疫霉菌(Phytophthora capsici),得到11个致病性和11个非致病性菌株。利用RAPD分子标记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其中3个非致病性菌株与致病性菌株聚为1个组。ITS序列分析发现,受试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株分别聚为1个组,但是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的遗传多样性比致病性的高,这说明致病性菌株可能是单系群起源。此外,在辣椒疫霉菌的遗传表型和地理来源方面,致病性和非致病性辣椒疫霉菌之间不存在任何关系,这表明辣椒疫霉菌的起源并不单独依赖其地理来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海健 伊华林
以HB柚为母本,与江西无核椪柑杂交,获得380株杂交后代。筛选出5对SSR引物对其中的90株后代进行检测,杂种率为97.8%;杂种后代中出现了部分条带缺失和新条带。采用UPGMA聚类分析法分析后代群体和亲本的遗传关系,相似系数为0.720时,可将杂种后代分为4类,而与父母本聚在一起的杂种植株占少数。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姝 于舒怡 刘长远 赵奎华 王平 赵达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生产中最为严重的病害,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及遗传多样性,采用叶盘接种法测定采自19个省(市)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力,并使用SRAP标记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区的菌株间存在一定致病力分化现象,供试的69株病原菌中55%属于弱致病力菌株,36%属于中等致病力菌株,经接种后,3个寄主品种病情指数范围为0.56~88.89。根据病原菌对不同寄主的致病力,将菌株划分为弱、中、强、最强致病力4类,东北、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弱致病力菌株占总数比例58%以上,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中等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病原群体,华北和华中地区未出现强致病力菌株。对供试的69株葡萄霜霉病菌进行遗传多样分析,分析结果表明:SRAP标记扩增共得到条带269条,其中多态性条带267条,多态性比率达99.1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现象,在相似性系数0.622处,69个菌株被聚类为5个类群,但未发现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具有明显相关性。通过对全国19个省(市)的葡萄霜霉病菌的致病性和遗传变异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变异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并不是互相对应的关系,有关葡萄霜霉病菌致病力与遗传分化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敏 刘勇 李梅云 姬广海 李永平
为了解云南省烟草上青枯雷尔氏菌的多样性,对分离自云南省6个县烟草病株的菌株进行了致病力、生化型和致病型测定。烤烟品种K326的离体叶片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165个青枯雷尔氏菌株可划分为强、中、弱3种致病力类群,分别占45.4%、46.7%和7.9%,强、中致病力菌株占优势。对其中具代表性的81个菌株的生化型测定结果表明,43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占53.1%;32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1,占39.5%;6个菌株分别属于生化型Ⅲ-2,占7.4%。对其中55个来自不同采集地点和不同致病力菌株的致病型测定结果表明,弱毒力(Ⅰ)型菌株的比例最高,占63.6%,中毒力(Ⅱ)型菌株的比例其次,占27....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凡 郑小波 王法明 张文荟 刘永锋 范永坚
报道了两个田间水稻稻瘟病菌菌株杂交后代在 13个已知抗性基因品种上的致病性分离及遗传学分析结果。 10 0个子囊孢子菌株中呈现显著的致病性分离 ,共出现 5 4种致病类型 ,在不同的品种上分别出现 1∶1,1∶3 ,3∶1,7∶9和 9∶7的无毒性 /毒性分离 ,表明供试菌株对不同品种的无毒性 /毒性是受不同基因控制的。遗传学分析结果表明 ,亲本菌株对品种新 2号和露明的无毒性 /毒性是受单基因控制的 ,对品种藤坂 5号、K6 0和K5 9的无毒性 /毒性是由 2个基因控制的 ,对品种爱知旭和草笛的无毒性 /毒性是由 4个基因控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志坚 曹继芬 李灿辉 孙道旺 杨明英 王军
【目的】对致病疫霉群体特征的认识,是控制晚疫病危害的必要前提。【方法】对云南32个马铃薯和番茄产区的致病疫霉群体的交配型、甲霜灵敏感性、mtDNA单倍型进行了研究。【结果】云南马铃薯致病疫霉群体主要由A1交配型组成,番茄致病疫霉全部为A1交配型。A2交配型和自育型菌株总体发生频率较低,分别为3.4%和4.4%。自从2002年以后,致病疫霉的群体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没有检测到A2交配型或自育型菌株。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敏感性的离体测定显示马铃薯和番茄上均存在抗性、中抗和敏感菌株。甲霜灵抗性、中抗、敏感菌株分别占测定菌株的13.2%、9.4%和77.4%。分离自番茄的甲霜灵抗性菌株比例高于分离自马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冉鸿昌 肖炎农 姜道宏 李国庆
测定了源于湖北省棉区的15个棉黄萎病菌单孢菌株(简称湖北菌株)和2个落叶型棉黄萎病菌菌株T9和V991对4个棉花品种上的致病力。采用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RAPD)技术分析了这些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17个棉黄萎病菌之间的致病力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各个棉花品种上,15个湖北菌株中都有致病力与T9或V991的致病力差异不显著的菌株。综合分析表明:菌株T9的致病力最强,6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相当或强于菌株V991,7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中等,2个湖北菌株的致病力较弱。4个供试棉花品种中中棉12较耐黄萎病。RAPD分析表明供试的27个随机引物(10碱基)中10个可以从17个菌株的...
关键词:
黄萎病菌 棉花 致病力分化 遗传多样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琳 蔺瑞明 王凤涛 庞云星 李雪 赵爱平 张艳霞 张金玲 李文兴 何苏琴 冯晶 李赟 文才艺 徐世昌
【背景】在青藏高原及周边高海拔地区,青稞是当地唯一的小禾谷类粮食作物,也是主要饲草来源。穗腐病是近年来仅在青藏高原青稞种植区发现的一种新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它能侵染多种麦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给青稞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挑战。【目的】研究禾生指葡孢霉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以及对寄主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该病原菌的流行传播、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以及初侵染菌源,为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病害流行区采集病株标本,并从典型病穗组织分离禾生指葡孢霉菌株27个,依据无性世代形态特征加以鉴定,分离获得菌株的单孢培养物,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禾生指葡孢霉的全基因组多态性,获得菌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LSU和Rpb2保守遗传位点比较禾生指葡孢霉与其近缘种属的进化关系;将禾生指葡孢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未萌发或发芽后的青稞种子共培养,分析其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结果】选用14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穗腐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一对引物扩增产生90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穗腐病菌株1.4个特异分子性标记,分离自小麦的菌株Z 13008特异性标记最多(7个),而对照菌株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20个特异性标记。禾生指葡孢霉的地域分布与其遗传多样性缺乏明显相关性。在鉴定的菌株中,仅有分离自小麦(Z13008)、黑麦(Z 13024)和2个分离自青稞的菌株(Z 13013和Z 13006)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菌株差异较大,说明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利用20个分子标记编制DNA指纹二叉式分类检索表,可鉴定21个禾指葡孢霉菌株。系统进化分析揭示禾生指葡孢霉与丛赤壳属真菌遗传距离较近。青稞种子萌发前接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萌发后共培养处理能明显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导致根系变为浅褐色,但对幼苗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与近缘种禾谷镰孢相比,禾生指葡孢霉群体内基因组DNA多态性较低,而且其遗传变异与寄主种类密切相关。禾生指葡孢霉致病性较弱,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洪波 艾尼江 赵建军 陈天子 杨郁文 刘蔼民 张保龙
从新疆北部石河子棉区分离纯化得到15个棉花黄萎病菌菌系,对其生物学培养特征、致病力、致病类型以及ISSR遗传变异进行了分析。菌株培养特征表明,在供试15个菌株中,菌丝型菌株最多,其次是菌核型,中间型最少,3种类型分别占60%,26.7%,13.3%。以2个棉花品种为寄主,室温人工接种鉴定菌株的致病力,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按照平均病情指数将供试菌株划分为强、中、弱3个类型,分别占73.3%,26.7%,0%。特异性引物(ND1/ND2和D1/D2)PCR检测结果显示,供试菌系中落叶型菌系有5个,占33.3%,非落叶型菌系有10个,占66.7%,其中落叶型菌株的平均致病力高于非...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杜宜新 杨秀娟 阮宏椿 石妞妞 朱春雨 陈福如
采用rep-PCR技术对福建省189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DNA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在58%相似水平上可以将供试菌株分为15个遗传谱系,表明该菌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其中谱系FJL04出现频率为35.98%,为优势谱系.利用全国统一生理小种鉴别体系和LTH-NILs鉴别体系从供试的189个稻瘟病菌株中分别鉴别出15和21个致病型(生理小种),优势型分别为ZB13和J76.2,出现频率分别为58.72%和28.57%.采用这2套鉴别体系鉴别的致病型与DNA指纹图谱之间无明显的对应关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龚龙英 郑小波 刘翔 耿济国 陆家云
将分离自东北、华东等11种寄主植物上的20个烟草疫霉(Phylophthora nicotianae,等于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菌株接种6个烟草品种。测定了烟草疫霉对烟草的致病性及其生理分化.指出来自烟草的烟草疫霉菌株对烟草具较强的侵染能力,亦可以侵染黄瓜、茄子和番茄的果实,但大多数非烟草寄主来源的菌株经伤口接种亦可以侵染烟草,引起典型的症状.本研究还比较了不同的接种方法对测定烟草疫霉致病性及烟草品种抗病性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烟草疫霉 致病性 烟草 生理分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长江 胡伯里 鲁国东 王宗华
为了解水稻纹枯病菌群体遗传结构,对福建省三明、龙岩、福州三地区以及广东、黑龙江和辽宁等省的35个水稻纹枯病菌菌株生长速率、致病力进行了比较并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水稻纹枯病菌群体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RAPD分析将不同地理来源的菌株聚为遗传相近的一类;分析还发现,在群体水平菌丝生长速率与致病力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生长速率快,其群体致病力强;对福建省内稻区间的分析发现,来自三明的纹枯病菌群体生长速率和致病力最高,龙岩次之,福州最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